隨著社交網站的發展,有一種擔心是隨著人們在虛擬社交上耗費時間的增加,人們之間的真實交流會被擠壓,但是一些新型社交網站的出現顛覆了這種擔心,它們的邏輯是以線上的交流激活、增進線下的交流。Nextdoor就是其中之一。
Nextdoor的理念很簡單,如果說Facebook中都是你的同學、朋友,Nextdoor上就是你的鄰居。從另一個維度,Nextdoor也是一個LBS網站,但是和Foursquare不同,它瞄準的是固態的、易于形成社區的地理位置,而不是Foursquare這類移動地理位置,重在實時信息傳播。總體來說,Nextdoor和Facebook更為接近,重在一個關系圈的打造和維護。
從去年10月推出后,Nextdoor目前已經在全美建立了2000多個社區,每個社區大約包含500至750戶人家,這些社區將呈現為Nextdoor地圖上一個個具體的坐標,用戶可自行選擇是否在住址邊上添加姓名等私人信息,也可主動“搭訕”自己感興趣的鄰居。
“鄰居”這一主意并非Nextdoor首創的,在美國以鄰居關系為主打的社區網站也不少,比如addressgate等,興盛的原因主要是人們對于社區內社交的需求,比如社區的生活設施、安全問題、孩子的伙伴問題等,都使得傳統的鄰居交友概念在現代都市生活中依然不可或缺。但跟其他一些“鄰居”網站不一樣,Nextdoor對于用戶的私密性問題格外關注,一方面內部網頁是私密的,在Nextdoor上,包括成員目錄在內的一切東西都只有成員才能看得見,所以營銷人員無法從這里收集你的姓名和地址。而且這些信息也不會出現在搜索引擎結果中;而且網站還實行了極為嚴格的準入制度,防止不法分子的隱形入侵。
迄今為止,Nex tdoor上沒有任何廣告,“在Facebook上,你會在宣布結婚的信息或假期照片旁看到廣告,這種感覺不太對味”,Nextdoor首席執行官尼拉夫?托利亞表示,在Nextdoor上,本地水電工的廣告將恰如其分地顯示在用戶尋求推薦的帖子旁邊。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鄰居也是相對親密和封閉的圈子,所以這些用戶對于廣告格外排斥。不久前,Nextdoor居民論壇上,一名成員請大家給他推薦一個好花匠,結果卻引發了一場喧嘩——有些成員很樂意給他推薦園丁,但有個人莫名其妙地貼了一份本地保險代理證明書,被幾名成員認為這是廣告,并表達了自己的失望之情。
一名成員說:我們這里完全不應該允許有廣告。另外幾個人則發誓說,如果Nextdoor允許廣告進入,他們就要離開這個網站。這說明對于Nextdoor這種居民性質的網絡社區,“廣告”迄今為止是個敏感而不時宜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