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晚上7點半,仁恒廣場4樓的大廳里,《成都女報》、成都人民廣播電臺經濟頻率及仁恒置地聯合推出的“花樣年華,旗袍派對”正在進行。這一場盛宴,既是女人與女人的彼此傾慕,也是絲線與衣料間的對話,是傳統在敘述年華的韻味,也是女人在釋放旗袍的華美。旗袍有許多種,但只有穿上身的那一件才對女人而言構成意義,到場的每一個人,她們負責詮釋什么是東方,什么是風韻,什么是衣衫的靈魂。
時光深處的優(yōu)雅
夜幕降臨時,女嘉賓——到場了。成都的初秋略有寒氣,“旗袍派對”中的主角之一——“旗袍”藏在女嘉賓們的外套之內。拍照的背景板前在7點半之后變成一個星光熠熠的所在。真絲的、刺繡的、大花的、傳統吉祥圖案的、青花的,每一件旗袍的亮相都在引起歡呼。
在現場,你很容易發(fā)現嘉賓眼中欣賞的眼神,視線的那頭總是一件優(yōu)雅的旗袍。當成都錦上秀公司的服裝設計師萬斌身著一襲青色旗袍站在臺上向現場嘉賓講解旗袍的歷史與特性時,旗袍這個共同的話題喚起了在場嘉賓一致的熱情。“大家是否看得出來,我身上這件旗袍制作于11年前,它是我好友送我的生日禮物。贈自好友,使這件衣服有了感情,穿了11年,使衣服有了生命。旗袍、女人與酒,都是越‘老’越醇。”
主持人向嘉賓發(fā)問:“擁有3件以上旗袍的請舉手。”七八人回應。“擁有5件以上的呢?”五個人舉起了手。這天晚上出席派對的女嘉賓,家中衣櫥里藏有兩件以上旗袍的是大多數,擁有五六件也屬平常,對旗袍尤為鐘愛的,竟藏有13件旗袍。
《西部廣播》雜志的主編易鴻穿著一件質地別致的旗袍,挽起了頭發(fā),風韻十足。她與旗袍的緣分始于7年前:“本對旗袍不感興趣,但偏偏有好友十分鐘愛旗袍,某次見她穿了一身旗袍,衣料與身段絲絲入扣,襯得身材玲瓏,忍不住問了她,旗袍在哪里做的?”易鴻身上這件旗袍,料子和印度女人穿的“紗麗”質地相似,她做旗袍時,衣料僅剩最后的一塊,如今,就算有人想做一身差不多的,也尋不到如此別致的衣料。“旗袍是種你穿過之后才知道好不好的衣服,以前我以為自己適合穿中袖旗袍,但你看,短袖反而更適合我。”
嘉賓們身上所穿的旗袍,有友人相贈的,有與閨蜜一起做的,或者是新婚大喜之日的永久紀念,或者是涼鴻一瞥從此迷上的緣分。有人說,旗袍中住著老靈魂,這天晚上的旗袍派對上,沒有一件旗袍是嶄新的,而時間正好給了旗袍、女人與酒共同的優(yōu)雅。
細密的盤扣里盤著友情
拍照的地方一直都有人,大家呼朋喚友來一起合影。嘉賓的邀請方式本就是本次旗袍派對的亮點之一:嘉賓可邀請朋友同來,男女不限,女著旗袍,男穿正裝或唐裝。吳燕子與她的朋友葉青一起前來,兩人一人身穿碎花旗袍,一人傳手工復雜綴滿珠片的旗袍。曼樺與她先生同來,先生身穿唐裝,氣度不凡。易鴻帶著同時旗袍愛好者的好友羅意一起來,兩人都為現場的各色旗袍驚嘆。
贊美與分享,是旗袍之夜的主要內容。“請大家記住一個最速成、最簡單的形體口訣:胸先動,兩肩不要晃,腳尖略微向外,腳跟盡量落在一條直線上。”馬妮形體梳理中心的負責人焦蔓琪現場示范穿旗袍的肢體動作后,整場活動的氣氛達到了最高潮。氣質典雅的焦蔓琪建議:“請大家到紅地毯上走一走,秀一秀身上的旗袍。”話音剛落,嘉賓們紛紛放下了手中的紅酒杯,她們叫上朋友,紅毯旁邊的位置瞬間變成時裝發(fā)布會的后臺:她們擁作一團,為哪個人第一個上臺走秀而嬉笑。萬博置業(yè)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米瑞蓉大大方方地做了第一個走秀的人,她與身穿的那件布料華麗的紅色旗袍彼此襯托,主持人打趣道;“米總走得這么好,一定是偷偷練過怎么走臺步。”紅地毯上端莊典雅的米瑞蓉給了圍觀嘉賓“秀一下”的決心,《居周刊》執(zhí)行主編王曉琴帶著朋友緩緩走過紅地毯,艾維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嵐緊隨其后,《成都女報》執(zhí)行總編李希等一一走過……壓軸的,是身穿大紅色旗袍的焦蔓琪。名仕領袖學院總裁韓利當天晚上穿了一件素雅的改良款短旗袍,與她同來的朋友笑她說:“像個民國時代的女學生。”就連現場的主持人也在她走過紅地毯時稱她為“小妹妹”。走秀結束,嘉賓們似乎是再一次從朋友身上發(fā)現了旗袍的美,這一刻,贊美與分享再次開始。
旗袍派對上,包括錦上秀公司首席設計師周曉銘在內的多位嘉賓抽中現場神秘禮包,而獲得旗袍派對“終極大獎”的是曼樺與其先生。頒獎嘉賓米瑞蓉盛贊獲獎的兩人道:“婦唱夫隨’,兩位一個穿旗袍,一個穿唐裝,好一對天作之合。”曼樺的先生機警“接招”:“到了成都,我才知道什么叫‘耳朵’。”大家笑聲一片。
活色生香,是本次旗袍派對的最大特色,友誼,是現場嘉賓的收獲。珍惜傳統文化的愛美女性,她們身上的旗袍便是她們的名片與自我介紹,以旗袍為媒,派對完美落幕。意猶未盡的嘉賓不在少數,在分別時,許多嘉賓對記者說“太有意思了,什么時候再辦一場吧,我換一身再來。”
米瑞蓉
成都萬博置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成都市政協委員
我覺得成都需要這種高端的,有私密性的Party,能夠和關系要好的女性朋友之間互相聊聊天,現在沒有營養(yǎng)的Party太多了,倒不是說一定要有個主題才叫Party,但是今天的Party,有時間延伸感并且還可以了解到很多知識,我很開心能夠參加。
趙晶
四川電視臺主持人
旗袍派對挺好玩的,而且今天看到了各式各樣的旗袍,長了見識,我今天穿的旗袍其實是改良的,其實旗袍這種服飾是很傳統的,然后到了我們80后這一代,會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融入自己個性的東西,讓傳統成為彰顯個性的載體,這也是一個隨著時代發(fā)生的變化。今天這個派對讓我看到了新舊意識的碰撞,也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對不同年代的人的不同影響。
萬斌
成都錦上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駐新加坡服裝設計師
旗袍是一種很美的服飾,而且東方女人可以把旗袍的美演繹到極致,但是作為一種傳統服飾,可能很多人又覺得大多數場合穿旗袍不太合適,其實大家對旗袍的理解有些狹隘,隨著不斷地改良,旗袍也不是只有原來的那種樣式,也有很短的,可以配靴子穿的,看起來又有古典美又有現代美,并不是說古典的和外來的就不能很好的融合,其實是可以做到的。所以今天的旗袍派對上,也可以看到各種傳統的旗袍和有見地的改良旗袍,比如說有露背的,有新材料的,有短款的,還有穿起來看上去很有現代感的,其實這已經不僅僅是旗袍,還表達了文化的融合和進步。
唐嵐
成都艾維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
創(chuàng)意總監(jiān)“寬巷子3號”私家廚房董事
我很愿意參加這樣的派對,我平時參加的旗袍主題的派對也不少,因為個人愛好吧。我覺得這種派對應該多一些,而且這次的派對還可以辦得更好一些,還有發(fā)揮的空間。畢竟現在操辦這種主題的派對需要花很多心思,比如說環(huán)節(jié)上的融入感,包括一些節(jié)目設置的和諧,都還可以有更好的效果,期待著下一次能看到更成熟的旗袍派對。
焦曼琪 成都市馬妮形體梳理文化中心負責人
我接到今天要來參加旗袍派對的消息時特別開心,因為我身上這件旗袍很多年沒穿了,這件大紅色的旗袍就是我結婚時候穿的那件,一直都想有機會可以再穿,但是又找不到合適的場合。我很喜歡今天的派對,不僅讓我滿足了一直以來的一個愿望,還學習到了很多關于旗袍的歷史的知識,感覺受益匪淺,同時也認識了很多朋友。其實我一直覺得旗袍這種傳統的東西,我們千萬不能丟掉,因為是文化傳承下來的精華,可是只是靠一小部分人的努力是不夠的,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所以通過你們,通過媒體,來擴大宣傳,來讓人們認識、發(fā)現旗袍之美,那么穿旗袍的人喜歡旗袍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旗袍與我,漫漫情緣
易鴻
《西部廣播電視》雜志主編
每一件旗袍,我都記得它的故事。我的第一件旗袍是在人稱“韓娘”的老旗袍師傅那里做的。不同的旗袍給人帶來的感覺不一樣,這正是旗袍是一種精致的衣物的原因。旗袍帶來無限的可能性,通過搭配,一件旗袍也能被賦予不同的味道。
馬太
成都電視臺國際節(jié)目《這里是成都》主持人
以前沒見過那么多穿旗袍的美女在一起出現,但旗袍對我來說并不陌生。我個人覺得旗袍很漂亮,我還專門給我媽媽買了一條旗袍,她很喜歡,她現在出席一些隆重場合的時候都會穿。
曼樺
四川電視臺《聞香識女人》現場專家
我以前是在眷村長大,長大后,有天媽媽拿了一條壓箱底的旗袍給我。當時我挺多嫌棄那條旗袍,因為不僅舊,花紋還很老土。并且那條旗袍是我媽媽結婚時穿的,拿給當時的我,我竟然穿不上。那之后我覺得旗袍對于身材的要求太高了。后來,我買了一件價值10萬臺幣的旗袍,做工很精細,我穿著參加很多隆重的場合,比如去國外做慈善活動,籌集善款。我出第二本書時穿的也是這件旗袍。這件旗袍是我生命中一個里程碑式的衣服。
王曉琴
《居周刊》執(zhí)行總編輯、總經理
我有一件旗袍在談戀愛的時候穿過。跟對方第一次見面時穿著它去,當時不小心刮破了,后來那條旗袍就被我留在箱子里,破了的地方也沒有去修補,還是保持原樣。女人一輩子都要穿一次旗袍,比如說談戀愛的時候或者結婚的時候,旗袍是最能展現女人曲線美的服飾。
韓利 名仕領袖學院總裁
這件旗袍是幾年前做的,也是我唯一的一件旗袍。我不只是在今天晚上這類的活動上穿它,平時也會穿著旗袍上班。這是一件改良款旗袍,我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