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信息技術倒退十年,這個世界將無法想象。自2003年至今,信息技術已經像傳統工業中的鋼鐵和塑料一樣,成為全球數字經濟不可或缺的要素。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進步和演變,人們對IT技術,特別是計算資源的需求越來越高,芯片行業也由此迎來了迅猛發展的十年。
十年間,電腦從“高富帥”的奢侈品變成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也徹底顛覆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作為電腦之“芯”,芯片行業的每次技術革新都推動著IT產業的全方位發展。而在每一個行業巨變的節點上,AMD始終站在最前沿,引領著芯片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精彩。
在經歷了2001、2002年的低潮期后,芯片行業在2003年迎來了復興。半導體行業實現兩位數的可持續增長,16%的公司年收入增長超過50%。同年,AMD發布首款兼容32位的64位處理器,計算效率大大提升,計算資源也得到了拓展。AMD帶領著人們跳出狹窄的計算空間的限制,大踏步地走出原始的“石器時代”,成為了芯片行業復興革命的重要旗手。
到了2005年,中國網民數量突破1億大關,互聯網普及率達到8.5%,互聯網市場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人們對于PC的計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MD適時而動,推出了世界首款雙核x86處理器,把電腦計算效率提升了一倍,相當于為一個電腦裝入了兩個大腦。自此,AMD率領著IT行業大踏步邁進了多核時代。
隨著芯片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各芯片巨頭進入群雄爭霸的時代。2006年形成了“兩大CPU巨頭+兩大GPU巨頭”的穩定格局。AMD斥資54億收購ATI,“雙A”組合震驚業界。這意味著AMD獲得了CPU+GPU的超級優勢,成為業界唯一一家具有獨立制造CPU和GPU的硬件廠商,能夠為用戶提供硬件設備的整套解決方案。此外,這也為未來的處理器能夠集成GPU功能提供了可能,并為AMD實現融合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7年至2009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市場分析機構Gartner顯示,全球芯片產業遭受重創,2008、2009年芯片產業銷售額連續兩年下滑,刷新自1985年以來銷售額下滑幅度紀錄。面對著整體低迷的市場環境,AMD在圖形領域尋找到不同以往的發展路徑,從GPU領域尋找突破口。2009年,AMD推出了首款支持DirectX 11的顯卡,把虛擬圖像與現實生活用逼真的顯示效果融為一體,生動、絢麗的游戲效果使游戲玩家如身臨其境,增強了游戲的現場感,圖形領域也自此進入了一個全新時代。
2011年,PC市場的繁榮帶動了芯片行業的持續增長,用戶的應用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圖像化,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的時代,各種應用需求不斷趨于融合。與此同時,筆記本電腦的CPU性能已足夠使用,在體驗為王的時代下,用戶對高清、游戲有著更大的需求,這也促使GPU必須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此時APU應運而生。APU將CPU和GPU進行真正地融合。APU就像是人的大腦,CPU是左腦,負責統計、邏輯等理性思維,而GPU就像右腦,負責圖像、音樂、繪畫等感性思維。大腦APU擁有著調度權和指揮權,讓CPU和GPU協同計算,將運算效率發揮到極致。APU能夠使IE9上網速度快3倍,office運行速度提升2.4倍,而且強大圖形性能為用戶帶來了極致的視覺體驗,與獨立顯卡攜手后,還可以實現雙顯卡的性能提升。這樣的創新融合,充分發揮計算資源的互補優勢,提高效率的同時還能減少能耗,一舉將PC行業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領域。
十年間芯片行業的快速變革,直接推動了信息技術的發展,如今,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比過去的傳統PC和現在的一體機,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電腦的屏幕越來越大,而機箱卻越來越小。我們或許無法想象未來PC的具體形態,但在消費需求導向的時代,PC產品移動化、小型化、節能化的趨勢不可阻擋,這一定會激發行業以更新的方向和更快的速度前行——AMD將始終站在行業變革和發展的最前端,迎接挑戰,抓住機遇,以不斷的創新引領未來“芯”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