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今年2月份在北京、浙江、廣州、深圳等22個省市開展網絡(電子)發票應用試點后,國家稅務總局在近日發布的《網絡發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提到,國家將積極推廣使用網絡發票管理系統開具發票,并力爭在3年內將網絡發票推廣到全國。
降門檻
電子發票規范中小電商
與紙質發票相比,通過互聯網,企業利用稅務機關提供的發票在線應用系統便可開具電子發票,它無需通過稅控機,也不需要企業負責人頻頻到稅務部門換取紙質發票,因此,電子發票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在線開票,節省發票工本費、稅控機成本以及相關人力成本。但據了解,目前稅控機的平均價格不到3000元,每月維護成本在200元左右,可以算出,使用電子發票每年可以為企業節省的費用在萬元上下,這表明,電子發票的推行對于傳統銷售企業以及每年需繳納過億元稅費的大型B2C、B2B等電子商務網站而言,影響非常有限。
因此可以看出,電子發票大范圍的推廣,除了意在幫助企業降低稅務成本、提升效率外,更多地反映出稅務部門管理模式的升級以及相關部門對于網絡購物稅收監管力度的提升。
有調查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網民在線購物交易額達到7849.3億元。但除了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和亞馬遜中國等規模較大企業外,中小規模網商或多或少在稅收方面存在一些漏洞。
同時,網絡交易量的劇增,也使得不能開發票、假發票、假貨、無人管售后等問題逐漸滋生,而電子發票的推行正是稅務部門為了規范銷售行為,尤其是中小電商銷售行為的重要舉措之一。電子發票的全國推行,實際上是降低了開具發票的門檻,讓更多的中小企業或個體經營者具有開具發票的資質。
多考量
電子發票需逐步推進
隨著稅收政策日漸健全,以及相關部門對于網絡銷售監管力度的加大,一些電子商務平臺也在稅務方面出臺相應措施規范商家的行為。不久前,天貓商城便規定,賣家交易時必須開具發票,否則屬于“違反承諾”,買家可投訴,如果判定成立,扣6分,扣滿12分,需向淘寶支付違約金1萬元,屏蔽店鋪7天。
對于很多中小電商不能提供發票,分析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由于中小電商多為個體行為,并沒有在工商稅務部門注冊登記,因此不具備開具發票的資質。另一個就是成本問題,記者在與數位淘寶中小賣家溝通中發現,盡管現在可以較為便利地開具電子發票,但如果買家堅持索要發票,產品的售價也會相應提高,如家電數碼類一般需要加收3%~4%的費用,而像化妝品這種的產品售價漲幅甚至達到20%。
“即便推出了電子發票,但對我們這些個體經營網店的人來說,還是必須先注冊公司,雖然后續不需要頻繁出入工商稅務部門,但注冊公司也需要經過很多程序,年檢更是必不可少。此外,開具發票,就需要我們交稅,而這些成本我們必然要平攤在產品上面,一旦價格漲上去,我們的優勢也就不復存在了,無疑對我們這些本就競爭非常激烈的中小賣家再次雪上加霜。”一位淘寶化妝品賣家感慨道。
對此,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貿易系主任洪濤表示,當前的電商價格戰導致網購存在價格泡沫,我國80%~90%的網上交易是虧損的。“從搞活市場的角度考慮,發票的開具應當根據消費者的意愿,沒有必要每一宗交易都必須開發票,應該是推進性政策,而不是強制性政策。”
網上購物對消費者而言最大的誘惑就在于其低廉的價格以及便利性,因此電子發票的全國推行,除了依靠政策層面的支持,還需要廣大中小電商以及消費者的大力支持。就目前而言,消費者進行網購時,如果需要開具發票,網商可以在不加價的情況下順利提供便是向前行進了一大步,畢竟只有中小電商的生存空間得到合理保障,消費者購物索要發票的意識得以增強,電子發票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又能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采訪手記
電子發票不應一刀切
在經歷了“放水養魚”的野蠻成長階段后,不論是使用人數還是銷售額,電子商務都已經到了不得不規范的地步。
之前之所以沒有實施電子發票,主要因為電子商務是在初級發展階段,希望給予其寬松的發展空間。但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交易規模持續壯大,實施電子發票已然成為國家規范電商市場的重要手段。
在記者看來,電子發票的全國推廣對電商市場的良性發展無疑是具有較大推動作用的,但在實際推廣過程中,也會遭遇一定阻力。首先是賣方成本增加的問題,這點不言而喻,另外電子發票認可度低也將阻礙其順利推廣,對需要報銷的買家而言,尤其是企業用戶,入賬絕大多數都需要紙質發票,因此電子發票的低認可度直接導致其入賬難。
基于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在推廣電子發票的過程中,不應一刀切,既然在短期內開票需加價的現象避免不了,那么針對消費者的個體購買行為,尤其是購買一些消耗品或者小型零售商品時,消費者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是否開具發票;針對企業用戶,則需要政府出臺相關鼓勵政策,如電子發票退稅、減稅等,鼓勵大家去使用電子發票,提升電子發票的認可度。
此外,考慮到中小電商生存空間小、融資難等問題,政府在制定稅收政策時,可以根據網店的成交訂單數、銷售額、利潤等指標,實施“差異化”稅收政策,也可以根據不同細分行業進行征稅,否則開票即加價的現象將難杜絕。(文/陳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