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上個世紀40年代上海灘家喻戶曉的紅歌星,她的經典名曲至今仍常被現在的流行歌星翻唱。人們或許記不起她的容顏,但不會忘卻她的聲音,她就是曾與周璇、姚莉、白光、李香蘭齊名的舊上海“鼻音歌后”——吳鶯音。
弄堂里愛唱歌的小姑娘
“我最初的音樂啟蒙是來自上海弄堂里賣唱的藝人。”吳鶯音成名后這樣回憶道。吳鶯音就出生在1922年大上海的弄堂里,那時候的上海有許多在街頭賣藝唱歌的藝人。小時候的吳鶯音每當聽到巷口賣藝人的歌聲,就會飛快地跑出去,擠過去聽歌,日子久了,她學會了許多歌曲,時常伊伊呀呀地哼唱。她稚嫩的歌聲引來家人的嘖嘖稱贊,連鄰居們都知道吳家的四丫頭是個會唱歌的小姑娘。
仿佛是她與生俱來的天賦,無論是街頭聽到的民間曲調,還是廣播電臺播送的流行歌曲,她只要聽幾遍就會唱了,年幼的吳鶯音就這樣為自己播下了歌唱的種子。高中畢業后,出于對音樂的喜愛,吳鶯音本想去報考上海音樂專科學校,沒想到卻遭到父母的極力反對。家人的不理解,讓有些叛逆的她一氣之下跑到一所小學當起了音樂老師。盡管如此,她對音樂的夢想卻一刻也沒有停止,機會很快就來了。
從電臺歌手到舞臺歌星
1941年,上海的一家廣播電臺公開招聘駐唱歌手,吳鶯音參加了這次海選,出色的嗓音使得她在3000多個報名者中勝出。為了不被父母發現,她給自己取了一個叫“錢茵”的藝名。從那之后,“錢茵”的美妙歌聲開始為上海的聽眾們所熟知,當時的電臺可以接受聽眾的電話點播歌手現場演唱,“錢茵”是被觀眾點播次數最多的。這一唱就是4年之久,雖然收入不多,但吳鶯音的歌唱技能卻得到了鍛煉,為日后發展歌唱事業奠定了基礎。
24歲那年的一天,吳鶯音終于迎來了自己人生的轉折。在仙樂斯被五彩霓虹燈渲染得光怪陸離的舞臺上,吳鶯音穿著一襲純白旗袍,腳踩裝飾著蝴蝶結的銀亮高跟鞋,出現在滿場觀眾面前。這是仙樂斯大舞廳舉辦的年度歌唱比賽,吳鶯音唱起了歌星白虹的成名曲《我要你》,天籟般的歌喉讓她奪得了最后的冠軍,成為繼周璇和姚莉之后,上海灘歌壇升起的又一顆明星,就連“大都會”、“百樂門”、“麗都”等著名歌舞廳都爭相邀請吳鶯音駐唱。不久后,吳鶯音被著名的百代唱片公司看中,成為了簽約歌星。然而這一切,她的父親一開始卻并不知道,在舊觀念里,歌女的就是戲子,是被社會輕視的低賤職業,吳鶯音的父親盡管自己也愛聽歌曲,卻不愿意女兒成為歌女。
紅遍上海灘,父親是她的歌迷
其實吳鶯音本名叫吳劍秋,在電臺唱歌后使用了“錢茵”當藝名,而當百代唱片公司推出她的第一張唱片《我想忘了你》時,制作人為她取了“鶯音”這個藝名,意指她的歌喉像黃鶯的聲音一樣婉轉動聽。
“我想忘了你,可是你的影子,占有了我的心房……”吳鶯音的歌聲隨著這張唱片的推出很快傳遍了全上海。就連吳爸爸也買來唱片在家中播放,聽后對這個叫吳鶯音的歌星贊不絕口,卻渾然不知這就是他女兒。直到有一天吳鶯音身著旗袍外出表演被父親撞見,母親把實情告訴了父親,他這才知道自己平日最愛聽的許多歌曲,竟然都是自己的寶貝女兒唱的,一下子竟然轉怒為喜,同意女兒繼續唱歌。
從1946年開始的幾年時間內,百代公司為吳鶯音錄制了30多首歌,使她成為這一階段錄曲最多的流行歌星,而且在唱片發行后,這些歌都能很快流行起來。在這些歌曲中,既有纏綿悱惻的《明月千里寄相思》、《斷腸紅》、《岷江夜曲》,又有歡快動感的《大地春光》、《春光無限好》等。
平心而論,吳鶯音的容貌在美女如云的舊上海歌壇并不出眾,她完全是憑借唱功取得這樣的成績。她的歌聲清婉中帶著鼻音,使她在眾星云集的舊上海獨樹一幟,成為紅遍上海灘,與周璇、姚莉、白光、李香蘭齊名的大歌星,被譽為“鼻音歌后”。
不老的歌后
上海解放后,許多老牌歌星紛紛離開上海,吳鶯音卻留了下來,甚至在1955年進入了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廣播合唱團接受聲樂訓練。在這段平靜的時光里,吳鶯音與那些新人一起學習,完全沒有歌后的架子。1957年,吳鶯音前往香港,在作曲家姚敏幫助下制作了一張專輯,其中包括《我有一段情》、《南風》等10首至今膾炙人口的歌曲,在35歲那年,她成為香港百代公司的臺柱。
時光荏苒,到了1983年,老上海的繁華舊夢已成云煙往事,一個個曾經璨若星辰的名字都歸于沉寂,而年過花甲的吳鶯音卻又重出江湖,在百代公司的邀請下錄制了唱片《您們好,我是吳鶯音》。一年后,她與家人移民美國洛杉磯,并在紐約開了個人音樂會。此后,吳鶯音多次在美洲各地華埠以及其他國家進行巡演,場場反應良好,當時的報紙上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吳鶯音的歌聲。
2001年,吳鶯音在自己80大壽之際宣布退出歌壇。此刻回首,距離她1941年以“錢茵”的名字進入電臺駐唱算起,恰好整整60周年。雖然沒有再發行新的歌曲,但吳鶯音并沒有放棄歌唱,她還時常出現在一些晚會和演唱會上,2006年,她還精神矍鑠地出現在當年的上海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用歌聲為故鄉的觀眾帶去她的祝福。
2009年12月17日,一代“鼻音歌后”吳鶯音在美國洛杉磯去世,享年87歲。生前,她見證了中國流行音樂時代曲的繁華與興衰,去世后,她的歌曲依然被人模仿、傳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流行歌星,正如她自己曾說過的:“我要把一生留給歌聲,讓后人去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