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工程建設監理存在著監理市場行為不規范、工程建設各方關系不協調、建設監理單位人員的總體素質不高等方面的問題,嚴重掣肘了我國監理行業的健康發展,為此,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工程建設監理;問題;對策
一、我國工程建設監理存在的問題
(1)工程建設監理市場行為不規范。在監理業務的承攬方式上, 掛靠監理證照、轉包監理業務的現象比較普遍;部分單位甚至開發、施工和監理三位一體,大搞“同體工程咨詢與監理”,掣肘了建設監理在建設項目中作用的發揮。(2)工程建設各方關系不協調。目前,盡管監理被授予了“四控制”的權力,但傳統的工程建設管理觀念目前仍在影響著監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實際監理工作操作中,某些監管人員的工作常常受到業主的控制和左右,這種現象在規模較小的工程建設管理中表現地尤為突出。(3)工程建設監理單位人員的總體素質不高。監理工程師的知識結構主要包括技術、管理、經濟和法律等方面,但由于我國建設監理取費較低導致監理單位在技術、資金方面的實力普遍不強,在此背景下,監管單位負責人往往會忽視對監理人員素質的培養,同時較低的待遇也無法吸引高素質人才。目前,我國工程建設監理從業人員主要來源于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工程師,設計或施工單位轉行干監理的工程師,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均顯老化,制約了我國的工程建設監理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完善我國工程建設監理的對策
(1)規范建設監理市場。首先嚴格建設監理市場準入制度,不符合資質標準的監理單位不予入內,遏制監理市場的惡行競爭;其次,加強監理企業的年檢,對那些違法違規的監理單位堅決驅逐出監理市場。在招投標過程中,業主應嚴格遵守《招標投標法》的規定,實行公開招標或邀請招標選用建設監理單位,并依相關規定辦理直接委托手續,選擇達到資質條件的監理單位。在簽訂的委托監理合同中,應對業主與中標的監理單位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作明晰的約定。(2)改革傳統的監理體制。首先,將監理單位從母體內分離出來,使其成為獨立的法人實體,防止出現“自我監管”和“同體監理”現象。其次,制定建設行業范圍內通用的《工程建設項目監理規范》,建立健全總監理工程師負責制和各級崗位責任制,將建設監理的工作內容、程序和質量要求規范化,指導總監理工程師、專業監理工程師和其他監理人員的工作。再次,由于目前我國監理行業取費偏低是造成工程建設監理總體實力不強和行業素質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項目法人制度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監理服務收費的最低標準的管理,保證監理隊伍的相對穩定,提高監理服務的質量,推動我國監理行業的健康發展。(3)明確業主與監理、承包商與監理的關系。業主與監理之間是通過工程建設監理合同建立起來的一種委托與被委托的關系,雙方都要在合同約定的范圍內行使各自的權力和義務。監理接受業主的委托對項目的實施進行監理,但監理不是業主在項目上的利益代表,監理必須依據工程建設監理合同、設計文件、有關規范、規定及相關法律對項目實施獨立、科學、公正的監理,業主有權要求更換不稱職的監理人員或解除監理合同,但不得干預和影響監理人員的正常工作,不得隨意變更監理人員的指令。監理人員接受業主的委托,對項目的實施進行監督與管理,要對業主負責。監理與承包商都受聘于業主,二者之間沒有任何合同或協議關系,不得參與承包商與工程建設有關的任何活動,他們只是在雙方各自與業主簽署的合同、設計文件、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約束下的監督與被監督、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監理人員必須獨立公正地行使監理權,認真維護業主與承包商的合法權益,承包商對監理人員的決定不能接受時,可以通過仲裁、申訴等方式解決。(4)提高監理隊伍的素質和監理能力。監理工作不但要求監管人員具備工程設計、施工的監管能力,而且還應懂得管理、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可見,監理工作是高智能、知識密集型行業。在工程建設領域,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工程技術標準規范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這就要求建設工程監理從業人員能與時俱進。因此,應加強監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建設,特別是要提高那些既懂專業又懂管理或經濟、擅長英語的中青年的待遇,讓其全身心地投入監理工作,同時要引進懂技術、會外語、能管理、精通國際商務的復合型人才,造就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較為合理的監理隊伍。
參 考 文 獻
[1]嚴景寧,鄒坦.對我國工程建設監理發展的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4)
[2]左懷勇.工程監理與工程項目管理的關系[J].企業導報.2009(8)
[3]段文鵬,姜寶龍.淺談對工程建設監理行業現狀的看法[J].新疆水利.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