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單純的公共服務機構、非盈利機構的發展舉步維艱,困難重重,一種新型的管理理念、經營模式應運而生。一種依托于企業的經營管理,獲得經濟收入,以幫助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家精神形成,在現階段有力的推動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同時,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也進一步催生了社會企業家精神的形成。
【關鍵詞】社會企業家精神;促進;和諧社會
社會企業家是一個在發現大規模的社會問題后,利用創業的原則來建立企業,以協助制造的方式來改革社會,解決社會問題的群體。他們所創建的企業被稱為社會企業。社會企業家所共有的特性被稱為社會企業家精神。筆者認為社會企業家精神是一種涵蓋創新意識、堅韌品質、長遠目光、責任感、全局眼光、廣闊視野的精神。社會企業家精神是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一大主力,合理引導、發展社會企業家精神有助于促進就業,保護弱勢群體,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甚至可以改變政府的行為模式和觀念,改變社會資本,創造社會價值,優化社會功能。同樣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為社會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促進社會企業家精神的豐富、發展。
一、相關文獻回顧
黨中央根據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與時俱進地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論斷。單純的公共服務機構由于資金主要依靠預算撥付,而無實際報酬,自身存在需要眾多的依賴,他們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種絕對道德義務,而不用成本與利潤來衡量成敗,致使自身的發展舉步維艱,同時營利性的公司或擁有資金流的企業發展速度是單純依靠捐贈的企業的三倍。因此,我們需要建立一個通過組織的核心活動籌集資金達到收支平衡的企業。熊彼特在1912年指出,企業家就是“經濟發展的帶頭人”也是能夠實現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的創新者。因此社會企業家可以通過創造性地破壞市場的平衡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解決社會問題,構建和諧社會。德魯克曾提出建設企業家社會把創新從企業的層面擴大到非營利機構和政府。社會企業家對市場有敏銳的嗅覺,善于創新,擁有堅強的決心,廣闊的視野富有責任心和道德感。這些有利于識別和解決社會問題。
二、社會企業家精神與和諧社會構建的關系
(1)社會企業家具有責任感,擁有生態意識。社會企業家通過設立一個營利性的實體來為社會提供生態的產品和服務。他們把注意力放在了社會或生態價值的創造上,嘗試完善經濟價值。改變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2)在我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矛盾日益尖銳,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迫在眉睫。而企業是資源消耗最大,最容易對環境產生污染的部門,因此社會企業家的做法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3)社會企業家擁有創新意識和觀念,對市場有敏銳的嗅覺,有利于吸納就業,維護社會穩定。社會企業家是采用商業方法,尋求經濟獨立,來解決社會問題。他們通過新的發明、方法來擴大業務范圍,或者通過已掌握的科學技術、策略來創造資金來源。企業是社會勞動力最主要的吸納器,社會企業家在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有利于實現充分就業,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進而維護了社會穩定,安定有序。社會企業家在服務社會的同時也參與了企業競爭,有利于激發其他企業的活力,使整個市場經濟充滿活力。(4)社會企業家善于利用自身優勢發展經濟,參與市場經濟的建設,推動社會變革,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社會企業家的首要目標是創造社會價值其次是賺取利潤,而傳統的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社會組織,傳統企業為了實現營利會進行不正當競爭,破壞社會誠信、公平等原則。社會企業家通過參與經濟競爭有利于改善社會經濟風氣,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誠信友愛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5)社會企業家具有較高的道德觀念、社會意識,是通過建立一個營利機構來從事非營利的事務。社會企業家通過設立一個經濟實體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在招工時政策會傾向于,盈利后的資金全部投入社會公益事業。(6)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充滿民主法治,崇尚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能夠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社會的民主法治為社會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一方面有利于規范社會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另一方面為社會企業家維護自身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據。一個崇尚公平正義、安定有序的社會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有利于社會企業家更好地開展自身業務,獲得經濟收入,以解決社會問題。充滿活力的市場有利于激發社會企業家的潛能,促進創新產品的應用,促進財富的創造和積累,以更好地建設社會企業。
總之,社會企業擺脫不了企業的性質,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社會組織,不加規范,引導的社會企業會以盈利為主要目標,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經過合理引導的社會企業家精神有利于推動和諧社會的構建,但不是全部。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還需要得到社會更多方面的努力,大到國家、政府,小到公民、個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為社會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社會企業在為社會服務的同時有利于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進而推動社會企業發展。
三、對策與建議
(1)社會企業是介于政治和經濟之間的一種新型經營模式,社會企業家在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同時要更多地接觸到政治的,學術的和其他領域的領導人。社會企業家要想更好地解決社會問題必須具有敏銳的嗅覺來感知社會問題,社會企業家通過接觸到相關方面的領導人,有利于更好地感知社會問題,像達沃斯年度論壇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2)建立社會企業家社團,擴大社會企業家的業務范圍,實現地區擴張。相對于收益而言,社會企業家追求的更多的是規模,社會企業家通過聯合,有利于擴大社會企業的實力,更好的解決就業、貧窮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3)建立生態系統,讓社會企業家茁壯成長。得到包括投資者、基金會和國際組織、政府的支持。投資者和基金會為社會企業家的發展提供了有形的資金支持同時社會企業家也努力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在能源和健康領域做出突出貢獻。政府和國際組織則為社會企業家的發展提供無形的政策支持和外部環境。國際組織則為社會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更高的發展平臺,使社會企業更具競爭力。(4)保持社會企業活力,提高商業技能,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臨著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好不扎實。因此社會企業要積極創造社會財富,提高積累能力。社會企業要想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關鍵是創新,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推出一個新產品,實施一項新政策進而改善公共服務,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除此之外,社會企業還要關注市場,做好對現金流和未來資本需求的規劃,避免出現資金鏈斷裂,影響社會企業的正常運作。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既需要從宏觀上把握也需要從微觀上落實。社會企業作為微觀主體的一部分,通過一系列改革,形成社會企業家精神,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同時社會的和諧發展也為社會企業家精神的完善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可能。社會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又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地履行了社會責任,改善社會風氣為其他企業作出規范。同時,社會企業家在他們企業上所堅持的努力也有助于改變社會本身的管理方式,優化社會功能,解決社會問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 考 文 獻
[1]保羅·C·萊特.探求企業家精神[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5
[2]約瑟夫·熊彼特,孔偉艷,朱攀峰,婁季芳著.經濟發展理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77
[3]勞忠騰.企業家精神與經濟增長的機制及對我國的反思[J].企業導報.2010(4)
[4]彼得·德魯克著,蔡文燕譯.創新與企業家精神[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80
[5]恩格斯著,杜畏之譯.自然辯證法[M].上海:神州國光社,1932:44
項目基金:本文系2011年安徽省高校重點科研項目(2011sk015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