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形勢下廣大職工的思想傾向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廣大職工的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并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思想傾向。主要表現在:(1)政治需求呈現減弱趨勢。隨著改革的深化和社會的發展,職工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明顯提高。在物質、文化需求日益增強的同時,政治需求卻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一些職工在政治上要求進步的興趣減弱,實用主義的心理增強,對政治漠不關心,不愿參加政治學習,不靠近黨組織。(2)人生觀、價值觀有偏移現象。從目前來看,絕大多數職工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自身的價值和企業興衰聯系在一起,能為企業的振興發展積極奉獻。但是也有一部分職工受西方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社會上不良傾向的影響,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偏移,滋生了利己主義的思想,他們只講索取,不講奉獻;只顧個人利益,不顧國家、集體利益;只要主人的權力,不盡主人的義務。(3)自我意識的思想觀念增強。改革的深化和企業各個機制的建立,使職工思想集中到生產經營上來,市場意識、競爭意識、效益意識明顯增強,觀念不斷更新。但也有一部分職工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利益,缺乏正確的思想追求。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導致思想墮落,精神頹廢,道德淪喪,貪圖享樂,追求封建腐朽的和西方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醉心于物質生活的享受,精神空虛,不思進取,以自我為中心,不愿受到法律和制度的約束,成為金錢和聲色的俘虜,導致違法亂紀現象發生。
二、部分職工思想變化的原因分析
(1)市場經濟的建立、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新舊體制的交替,新舊思想的變化導致職工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發生變化。隨著職工思想觀念的不斷更新,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也呈現出個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市場經濟強調的物質利益,追求的最大利潤,在某種意義上說滋生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2)現代高新傳媒技術的發展,既豐富了職工的文化生活,也使國內外一些錯誤思潮和不良文化趁機擴大了傳播范圍,特別是在一些跨國界的計算機互聯網上和一些國家對我國的宣傳中,極力宣揚西方資產階級的人生觀、價值觀,宣傳封建迷信,主張自由化、唯我論等等。所有這些,使一部分職工的思想受到腐朽思想侵蝕,如不加以正確引導,很容易導致人生觀、價值觀扭曲。(3)職工思想發生的新變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主動去了解和反映這種變化,根據新的特點超前開展工作。但一些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與職工的思想實際脫節,往往是形式呆板,內容單調,時效性差,不能起到教育疏導、化解矛盾的作用,致使一些不良社會風氣,在職工中造成不良影響。
三、積極創新與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針對職工思想變化的新特點,要采取相應的對策,主動去適應這種變化,在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上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徑。搞好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關系到企業自身的發展,也關系到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思想政治工作是靈魂。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壞,關系到一個企業的前途和命運。為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在三方面下功夫:(1)觀念要創新。隨著形勢和任務的變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運行機制和工作方法,都存在著許多不適應,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思維方式,遠遠適應不了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如果我們仍然沿襲原有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去想問題,處理問題,往往是舊的問題解決不了,新的問題又產生了,所以,即使是過去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賦予新的內涵和時代特色。在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中,既要堅持和發揚優良傳統,又要緊盯改革發展給職工思想帶了的變化,不斷賦予其新的內容,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和實效性。(2)體制要創新。切實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改革現行思想政治工作體制上的黨政分開和與業務管理工作脫節的“兩張皮”現象,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團婦等組織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的思想政治工作體制。企業領導班子既要抓業務、管理工作,又要抓黨務、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認真分析職工思想動態,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3)方法要創新。過去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方法上比較單調,突出表現在單純的說教、往往是形式多,而實際的內容比較少,抓不準職工群眾的心聲,常出現上面轟轟烈烈,下面無動于衷,導致思想工作的效果不佳。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上必須注意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和貼近群眾,特別要把單純的思想教育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通過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廣泛地吸引群眾,陶冶情操,啟迪心靈,提高覺悟。讓職工在物質的追求中,依然保持健康的精神生活信念,在富有活動力和創造性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展現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進取風貌,從而更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