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院校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是實踐農業高校服務“三農”的堅實保障,是加強和改進農業高校黨建工作的內在訴求,是促進農業高校學風建設的現實需要。本文以華南農業大學為例,分析了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的路徑與成效,認為學習型黨組織必須與制度建設相結合,與方法內容創新相結合,與形式載體豐富相結合,與農業院校各級黨組織事業相結合,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才能保障學習效果。
【關鍵詞】農業院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路徑
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立在團體學習、終身學習等新的學習理念基礎上的一種全新的黨組織發展模式。在這一組織中,成員在共同目標指引下注重學習、傳播、創新知識,具備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是在高校各級黨委的領導下,圍繞共同的學習目標,在全黨營造崇尚學習的濃厚氛圍,建立科學有效的學習機制,倡導積極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優化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創新能力,使廣大黨員都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自身能力和支部整體學習力、創新力都得到提升。
一、高等農業院校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的意義
(1)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是實踐農業高校服務“三農”的堅實保障。高等農業院校不僅承擔著教書育人、傳承文化、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等一般職責,而且在振興農業、新農村建設和解決“三農”問題等過程中,肩負著重要歷史使命。作為黨委領導下的單位組織,高校黨組織在學校各項事業發展中發揮著領導核心作用。因此,高等農業院校黨委領導班子應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和政治素養,從而提高其決策水平。同時,農業高校師生黨員作為群體中的優秀分子,他們思想進步、政治素質過硬、專業知識扎實,無疑是農業高校中投身“三農”事業的骨干力量。這就要求黨員群體必須具備更好的素質。而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就是全面提升高校黨員素質的有效途徑。廣大黨員在學習自己本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學習,并把學到的先進理論內化成自身行動,通過實實在在的為人民服務來體現自身價值。可見,農業高校創建學習型黨組織,能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師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推動“三農”事業發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組織支持。(2)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是加強和改進農業高校黨建工作的內在訴求。當前,高校黨組織的建設狀況、黨員隊伍素質整體上能夠適應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需要,但仍存在一些不良問題。例如,一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不堅定,對學校的改革發展不理解或抱有懷疑;一些黨組織不認真執行上級和學校黨委決策部署;一些黨員干部政治意識和集體意識淡薄,紀律觀念弱化;一些黨員不僅不能起到先鋒模范作用,而且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學生黨員呈現出質量和數量不匹配的現象等。這些問題如果不加以重視,必將削弱高校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因此,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增強黨員干部和師生的學習力,是符合新時期加強高校黨建工作的實際需要,不但有利于提高黨員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增強教師學生的政治意識、學習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還能積極促進維護高校穩定,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和指導作用。(3)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是促進農業高校學風建設的現實需要。長期以來人們對農業大學的認識存在偏頗,農科學生認為自己所學并非熱門專業,學習興趣不高,不愿從事“三農”事業。非農科學生認為自己所學并非學校優勢專業,學校培養能力不具備競爭力,個人學習信心不足。教師的師德師風存在問題,重科研或忙于“第二職業”而輕教學,忽視教書育人的主體性功能。學校管理層對學風建設認識不到位,盡管重視第一課堂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但對學風建設缺乏人性化關懷。部分農業高校在專業設置、課程安排上不合理,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不吻合等。因此,要想從根本上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需要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促進師生黨員全面發展,使學生黨員樹立遠大理想,激發學習的內在驅動力;使教師黨員增強職業道德意識、思想政治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端正教風;使管理者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更新管理理念,推行切實有效的管理舉措,提升學校管理服務水平。
二、高等農業院校學習型黨組織的路徑選擇
(1)與制度建設相結合,保障學習效果。學習型政黨的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長抓不懈、持之以恒,更為重要的是需要強有力的制度作為保障。華南農業大學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從制度上規范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學習方式以及學習效果的檢驗與考核等。學校黨委書記親自參與研究制訂中心組學習計劃,根據上級組織的部署,結合學校發展過程中碰到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確定學習研討的專題內容。在形式上,采取專題發言和分組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督促檢查上,指定職能部門負責督促、監督學習計劃和要求的落實。二級黨委、黨總支和各黨支部根據學校中心組學習計劃和內容,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力求內容切合實際,形式多樣。可見,高校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一個逐漸學習制度化、行為規范化的過程。(2)與方法內容創新相結合,實現學習效果。學習型黨組織不同于其他的黨組織形式,表現在學習方法上就是要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轉變思維方式,形成與高校大學生黨組織和黨員特征相適應的學習方式;表現在學習內容上就是要不斷豐富學習內容,拓寬學習領域。在學習方法上,可采取個人學習與小組學習、團體學習相結合的方法。同時,還可采用研究式的學習方法。比如,在學習中開展黨建研究和專業研究。學校黨委為引導和鼓勵學校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開展黨建研究工作,積極創造條件,搭建平臺。除了支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申報校長基金黨建課題、廣東省高校黨建研究會黨建課題、教育部社科基金黨建課題外,學校還專門設立校級黨建專項研究課題。2008年有50個獲得立項的黨支部結合實際開展活動,項目的有關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經整理結集出版了《創新與實踐》。2011年又有30項校級黨建研究專項課題立項等。在學習內容上,一要強調理論學習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理論水平和思想素質。要求廣大黨員不僅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斷錘煉和增強自身的政治理論素質。還要從思想上入黨,保證廣大黨員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有所為,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二要加強當代社會發展新知識的學習。要求黨員不斷學習經濟、科技、法律、管理等方面知識,用新知識充實頭腦,優化自身知識結構,以適應新時代對各項工作提出的具體要求。三要加強崗位業務知識的學習。要求結合崗位實際進行學習,使自己成為本領域、本行業的行家里手。四要加強黨史學習。讓黨員了解黨的歷史,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更好地實現學用結合。(3)與形式載體豐富相結合,強化學習效果。一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創建學習型黨組織需要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才能促進優良師風、學風和校風的形成。學校充分發揮大學生社團的作用,創建學習型團學活動組織,大力開展各種與科技、專業、學術相關的學術交流、專業技能大賽、科技創新等活動,讓其成為拓展素質教育、成長成才的重要基地。二是積極拓展網絡渠道。學校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占領網絡主陣地。各級黨組織發揮校報、院報、網站等,在報紙開設專版、專欄,在校園網和學院網站中開辟黨建專題學習網站,為廣大黨員提供內容鮮活、門類齊全的新理論、新知識。比如,2010年,學校與中國移動廣州分公司聯合開通“網絡學習天地”,通過手機短信的方式,為全校黨員定期提供豐富的教育信息資源,不斷擴大黨員教育學習的覆蓋面。與此同時,對于教師黨員,通過與中國教育干部培訓網合作,啟動干部在線學習中心,要求各級干部必須學習足夠學時的課程,并撰寫聽課心得作為年度課程考核標準。三是各基層黨組織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打破以往“閉門自學”的傳統形式,到校外開展“現場學習”活動。在學習交流中,干部的思想認識得到升華,戰略思考得到強化,自身能力也得到提高。對于學生黨員,也通過第二課堂活動,例如圍繞重要節慶日或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組織參觀考察等,切實把黨支部建設成為黨員學習、教育的課堂,錘煉思想的熔爐和團結奮進的堡壘。(4)與高等農業院校各級黨組織事業相結合,轉化學習效果。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創建絕不是一個口號,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提倡學習。它是高校各級黨組織的事業在新時期的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只有與實踐緊密結合,才能體現學習的效果,因為學習的來源是實踐,動力是實踐,目的也是實踐。因而與時俱進、學以致用才是建設高校學習型黨組織的根本目的。因此,要在高校黨的工作的各個方面運用和體現學習的效果。增強學習的針對性是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點,應當在學習的實踐性上下功夫,提高黨員干部系統思考能力、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各類問題的水平。推動學習效果轉化為工作成果是建設高校學習型黨組織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內驅力、工作能力、服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才能使學習在實際工作中提升到新的境界,實現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學習能力的轉化使組織成員能夠提出有切實依據的新的觀點和認識,為改進工作提供新思路、新途徑。高等農業院校學習型黨組織創建,尤其注意要與服務“三農”相結合,引導學校師生學農、愛農、務農、興農,在服務“三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等事業中發揮重要作用。(5)與服務地方經濟相結合,彰顯學習效果。堅持以黨組織的學習力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服務地方經濟,實現“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堅持向實踐學習,在實踐中學知識、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這是華南農業大學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點。鼓勵支部生活與服務項目相結合。學校黨委號召和鼓勵各級黨組織將組織生活的開展與學校建立的服務社會行動相結合。如學校預防獸醫學系黨支部長期定期組織黨員深入到全省各地的養殖戶、養殖場指導生產實踐,聯合南方農村報開設“科學養殖技術咨詢服務信箱”,為廣大在養殖技術上遇到困難的農戶提供切實有效的技術支持。這種以點帶面,以學促幫的方式,提高了學校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參 考 文 獻
[1][美]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M].上海:三聯書店.1998:102~106
[2]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OL].http://www.gov.cn/jrzg/2009-09/27/content-1428158.htm.
[3]王亦弄.高校應走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前列[J].中國高等教育.2010(7)
[4]倪海東.高校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的途徑[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3)
[5]徐涌金,楊揚.以創建學習型組織促進高校教師黨支部思想建設[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5)
[6]蘇志超.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3)
項目基金:本文系2011年華南農業大學黨建研究專項課題“學風建設視閾下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路徑研究”(項目編號:DJ201102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