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推行,企業的發展既要滿足時代需要,又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進行改革創新,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而企業的財務會計在企業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過對企業財務會計職能進行分析,明確了財務會計的實際作用,分析了相應的管理手段,對以財務會計為核心的管理機制進行探討分析,希望有助于企業在新形勢下,加強自身管理,提高經營效益。
關鍵詞:財務會計 企業管理 作用分析
企業作為一個運作系統,是由人、財、物三部分有機組成,通過各部分的密切聯系,促進整個系統的有效運行,完成預期的工作目標,實現企業運行所要達到的功能和目的。對于整個企業的管理而言,只有充分發揮財務會計的相關職能,才能有效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效益最大化的實現。
會計不僅僅是對企業經濟運作的控制,更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加強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公司的運作,實現企業的管理目標。盡管會計在實際操作中,主要提供與企業決策以及策略制定的相關會計信息,卻發揮著促進企業管理的重要作用。但是會計的主要職能依然是提供企業管理的相關信息,而不是直接對企業進行管理,會計通過對企業運作中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為企業的管理決策提供合理有價值的信息,這是企業財務管理與決策的重要內容,因此,財務會計在企業的管理與控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會計構建的企業價值信息系統,是企業正常運作,健康發展的保障。
一、企業管理中財務會計職能分析
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運用和發展,企業已經發展為獨立經營的商品生產商以及經營者,只有不斷促進國有資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合理運作,才能實現企業在流動中的保值、增值。因此,現代財務會計需要充分發揮核算以及監督職能,保證經營目標的實現以及國有資產的增值發展。
現代企業的理財根本目標,就是實現企業的資產增值,因此企業需要不斷完善資產管理與監督制度,做好相關的資產核算以及記錄,不斷加強會計核算與監督,明確真實反映企業資產的種類與實際價值,嚴格控制企業資產收付以及轉讓操作。通過加強財務會計監管,不斷提升企業經營效益,不斷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資金運作效率,最大限度的促進企業資產增值。
企業財務會計的重要職能,就是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以及現金的流動情況,通過對相關數據信息的管理分析,對經營者的業績進行必要的分析以及評價,這也是會計工作的核心工作,是其他管理工具不能替代的。在利用會計對資產進行評估,并對股東資產進行考核時,不僅可以發現是否出現浪費性投資,并且通過相關報表以及數據分析,可以知道企業資產的利用情況,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者進行核查,對其是否出現違法經營以及損害投資者合法利益的行為進行審查判斷。通過相關財務指標,對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業績進行考核。
二、企業會計對管理的實際作用分析
對于企業而言,其相應的會計控制主要是在企業內部進行,主要目的,就是保證企業在正常運作過程中,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規定,對企業行為進行規范,確保資料真實性和完整性;其次,就是發揮會計的監督管理職能,對企業內部存在的違法以及舞弊行為,做到預防以及及時發現,對其進行糾正,保證企業資產以及相關人員利益不受損害。而企業會計控制會受到會計控制方法的引導,企業內部的會計控制方法,有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授權批準控制、會計系統控制、預算控制、財產保全控制、風險控制、內部報告控制、電子信息技術控制等。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可以通過合理的使用這些會計控制方法,明確相關職責,優化崗位設置,構建相互制衡機制,保證企業內部管理層之間嚴格按照規定的職責權限進行工作,并承擔相應的責任;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以及情況,建立健全適合自己的會計制度以及會計工作規范,保障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管職能,實現更好地系統控制;同時不斷加強對預算編制、執行以及分析、考核環節的處理與控制,明確相應預算標準,對預算差異進行及時準確的分析處理,保證預算的有效執行;同時,通過定期盤點、財產記錄以及賬實核對和財產保險等措施,加強企業財產風險防范;積極地構建風險防御系統,及時的建立風險預警以及識別機制,做好風險評估以及風險分析工作,提供真實的風險報告,更好地完成風險處理工作,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并做好風險防范以及控制工作,通過建立以及不斷完善內部報告制度,反映出企業運行的實際狀況,對相關業務活動提供真實且重要的信息,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真實性以及時效性,積極發展企業會計的信息化,進行會計操作的現代化改革,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操作方式,減少人為操作因素的不良影響,保證企業財務會計作業的良好實現。這將會是對企業管理水平的極大提升,有助于推動企業全面、健康發展。
三、構建以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為核心的管理機制
對于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需要從定量和定性兩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構建適合現代企業發展的制度模式,才會獲得新的發展,這就需要加強財務會計制度的管理,構建以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為核心的管理機制。新時期的企業發展模式,就需要根據財務會計的預算,加強資金管理,嚴格控制企業的生產經營,強化成本核心,以實際效益為核心,嚴格依據相關財務會計政策,將企業的財富利益最大化體現在整個財務會計運行機制中去。
(一)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在企業的財務會計活動中,資金始終是一項值得高度重視的、高流動性的資產,因此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核心內容。如何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是每個企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由于經營機制的轉換,企業資金管理方式也要隨之變革,必須建立一套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資金管理方法,做到優化資金結構,拓寬籌資渠道,盤活沉淀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從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中找出最佳經濟效益,提高資金管理的科學性,使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邁上新臺階。企業要在市場經濟中站穩腳跟,只有抓住資金管理這個中心,深入研究聚財、生財和用財之道,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資金流轉環節,才可以不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二)加強成本管理,完成企業成本控制目標
企業成本水平高低直接決定著企業產品盈利能力的大小和競爭力的強弱,因此提高財務會計部門對成本的管理水平尤為關鍵。首先應掌握成本控制關鍵點,發揮好財務會計部門抓成本管理的優勢。運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測定成本最低、利潤最大的產銷量,減少無效勞動,運用價值工程原理,尋找適合企業產品特點,既能提高產品功能,又能降低成本的途徑,把技術進步、成本控制和經濟效益有機結合起來,把成本浪費消滅在產品的“源頭”,實現財務會計部門抓成本管理的事前參與和超前控制。其次應建立以財務會計為中心的成本考核體系。成本管理的重心應側重于成本控制,推行責任成本制度,加大成本考核力度,在企業內部劃小核算單位,設立責任成本中心;推行責任成本網絡控制辦法,建立以料、工、費為主要內容的勞資部門管理責任中心,以材料采購為主要內容的材料成本管理中心,以技術改進更新為主要內容的技術管理責任中心;以費用總額為主要內容的財務會計管理責任中心。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在內部實行模擬市場核算,從而對各責任中心進行考核,建立起企業的激勵約束機制。
(三)加強預算考核,促進企業全面發展
財務會計部門的期末決算要和財務會計預算相互銜接,依據各責任部門對財務會計預算的執行結果,提出績效考核意見,可實行月度預算考核、季度兌現、年度清算辦法,清算結果獎懲到位,把財務會計預算制度和經濟責任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預算委員會要及時針對預算執行的正負差異,分析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及時糾正偏差,必要時可調整部分或整個預算方案,從而使下期財務會計運行能夠有的放矢,更加科學合理。
現代企業制度的運用,促進了企業的改革和優化,而企業財務會計的職能也更加重要,只有完善運作機制,加強財務會計的監督管理,嚴格控制企業內部運作,構建以財務會計管理為核心的企業管理體系,才會在新時期滿足新要求,獲得新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業鳳.強化內部會計控制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J].財經界.2010(12)
[2]何鋼民.提高財務會計水平 加強企業管理控制[J].商場現代化.2010(04)
[3]丁春貴;曾小玲.論企業管理當局會計政策選擇行為的制約因素[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