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設計的“龍袍”禮服讓范冰冰從一個美女明星變成了“范爺”,躋身2010年全球最佳著裝;
他是中國云錦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推動者之一,主辦方負責人親自發來信息感謝他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他在東方與西方的藝術領域中融會貫通。
他是勞倫斯·許。
2005年,威尼斯電影節,張靜初的“孔雀禮服”和“夢回盛唐”;2007年,柏林電影節范冰冰的“丹鳳朝陽”和“踏雪尋梅”;2007年,戛納電影節黃璐的“一樹梨花壓海棠”;2007年,威尼斯電影節周韻的“云韻”晚裝;2010年,柏林電影節閆妮的“梅花三弄”;2010年,戛納電影節范冰冰的“龍袍”……
每當走出國門,明星們總會想起一個名字——勞倫斯·許,一個讓中國面孔頻頻驚艷世界的男人。
他極高、極瘦,手指修長,面容精致、清晰,靜靜地坐在壁爐旁,欣賞著周圍一件件足以令他引以為傲的作品——那些他為各路明星紅毯走秀所定制的戰袍。
倫敦奧運會期間,他應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與倫敦市市長的邀請在倫敦成功舉辦了一場個人作品秀,22套兼具東方神韻和西方立體剪裁的華服依次亮相,讓人們記住了這位來自中國的設計大師。
“當所有作品展示完后,有人撿起從華服上掉落在T臺上的羽毛,小心地夾在筆記本里……我一直銘記著這個細節,這是對中國文化和中國設計的尊重。”
這次采訪時間的約定竟有些幸運地剛剛好,因為再過幾天,勞倫斯將進行“閉關”,不接電話,不出席各種活動,全身心投入新的創作設計中。
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獨處尤為重要。
相較于“服裝設計師”的頭銜,我更喜歡用“藝術家”來稱呼勞倫斯,特別是置身于這些巧奪天工的華服之中時。望向它們的一瞬間,腦海中會浮現出它們令一個個佳人奪目紅毯。
每一件都個性十足,絕沒有流水線生產所帶來的千篇一律。
“每一件作品都是一點一滴用愛做成的,用心才會怦然心動。我總覺得有些作品浮現在眼前是出自冥冥中的天意,神來之筆就是才華加上天力,這是老天賜予的,不可強求。”
這份才華讓那些出自他手的華服帶著“氣息”,更有了靈魂,難怪客戶收到成衣的時候總會感嘆“這就是我”。
天生“陰柔”的設計師
天賦是件很難說清楚的事。盡管如此,你不得不承認它的存在。
或許是遺傳了建筑師父親的優秀基因,勞倫斯從小就酷愛畫畫,在藝術方面展現出他的與眾不同。他喜歡把年畫一張張地素描下來,有時一畫就是幾個小時,一幅抱著桃的老壽星年畫,勞倫斯畫了一兩百遍,直到現在依然牢牢印在腦海中。
“那時候小朋友們都自己做沙包,我縫制的沙包總是特別搶眼,我會給沙包縫出非常好看的花邊,出奇的漂亮。做泥人的時候我會自己設計好看的衣服穿在泥人身上,總能讓老師感到非常意外。”
12歲時,勞倫斯竟然從家里偷錢去買了毛線和鉤針,用一個晚上的時間給九歲的弟弟鉤出一件毛衣。沒過多久,他又偷偷將爸爸的襯衫領子拆下來,給自己的衣服做假領子,結果當然可想而知,他被父親“狠狠揍了一頓”。
類似的事情在勞倫斯的童年生活中隨處可見。作為家中的長子長孫,父親對他的要求極為嚴格,每天他都要被關在書房中讀書學習。耐不住寂寞的時候,他便開始博覽群書。
“基本上什么閑書都看,書房里的書看了個遍,就當做打發時間了,《三國演義》、《紅樓夢》……”
幼時的熏陶讓中國文化成為底色。后來留學巴黎,師從法國著名服裝設計大師弗蘭西斯·德洛克朗,他仍無法割舍對中國元素的熱愛,那是一份刻在心里、流淌在血液中的記憶。
“我總是忘不了中國元素,也許是與生俱來的吧!因為喝的是中國的水,吃的是中國的飯,念念不忘的自然是中國的文化。《紅樓夢》里有一個情節,李紈將‘宮里做的新鮮樣法堆紗花兒’送給園子里的姑娘們。這里面的‘堆紗花兒’指的就是南京絨花。今年5月,我為姚星彤參加戛納電影節所設計的‘絨花若雪’禮服的靈感就來源于此。”
“為什么沒有選擇子承父業,去做建筑師呢?”我想大部分父母都是這樣希望的吧。
“父親當然有這個愿望,但是可能我天生‘陰柔’吧。”他笑了笑,“更喜歡服裝設計這樣柔美的藝術,而且在這方面我確實有天賦。”
一場關于夢想的秀
勞倫斯的作品是奢華的,同時又是樸素的。
他散發著濃濃的貴族氣息,與物質無關。他對奢華有著天生的親切感。在他的眼中,奢華意味著絕無僅有的專屬。“真正的奢侈是絕無僅有。你的所有東西將來都會和你聯系在一起,人們回憶起來時會說這是誰在何處穿過的衣服,而不是說她的名牌包真多。如果生活是一種品質,奢侈品是一個基礎,你的品質應該超越基礎,停留在定制上。”專屬,讓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成為唯一。
他喜歡將各種反差強烈的色彩應用到一起,喜歡云錦、刺繡,喜歡將或雍容華貴或超凡脫俗的氣質推向極致,但同時,他又是極致樸素的。
所有作品上運用的都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樸素元素,即便是那件令人過目不忘的“龍袍”,祥云、中國龍、刺繡……這些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元素,在他的組合下煥發出完全不同的神采。“踏雪尋梅”上飄然的書法和中國畫是他親手所繪,寥寥數筆,一件雪白的紗裙頓時成為一件名副其實的藝術品,這種功力絕不是一個服裝設計師所能擁有的。
“一個鐵盒子并不生動,但是如果砸出一個坑,折射出不同的光源,就會更完美。似像非像,有空間寫意留白才最有神韻。”
他就是如此神奇,總能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而又順理成章,令世人驚艷。他所設計的,絕不僅僅是一件件華美的服裝,而是藝術品。
有才華也有夢想的人是可愛的,勞倫斯就是這樣一個可愛的人。
很多設計師揚名立萬后迅速創立品牌,融資、推廣……而勞倫斯卻幾次推掉了登門造訪的投資人。為了維持工作室的正常開支,他為電影設計服裝,《非常完美》、《決戰剎馬鎮》、《太陽照常升起》中都有他的作品;他經常跨界設計,與寶馬、芝華士、中糧集團等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他做的一切都只為了心中的那個夢想——躋身世界頂級高級定制服裝之列,讓世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巨大的魅力。勞倫斯一直夢想著一場只屬于自己的秀,一場站在世界之巔的中國秀,這是一場關乎夢想的秀,與商業無關。
突然想起了馮侖的一句話:我發現賺最多錢的人實際上是追求理想順便賺錢的人,但是他們順便賺的錢比追求金錢、順便談談理想的人要多。
有夢想的勞倫斯·許,或許就是下一個“范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