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作為我國主要的大宗果品之一,近年來價格逐年上漲并趨于穩定,受市場因素的刺激,山東魯西南地區的蘋果面積穩中有升,但由于栽培技術的制約,部分園片存在高產不高效、重栽輕管甚至年年栽樹不見樹的現象,現將該地區蘋果栽培的幾項關鍵技術介紹如下:
1 自然概況
魯西南地區,土壤多為褐土或棕壤,土層厚,土壤有機質含量一般為0.6%~1.1%,速效磷為0.03%~0.07%,速效鉀為0.5%~1.5%。該地屬暖溫帶東亞季風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干冷少雪。全年平均氣溫13.6℃,極端最高氣溫40.3℃,極端最低氣溫-18.1℃。月平均氣溫7月份最高, 26.8℃;1月份最低,-1.7℃。平均有效積溫5053.2℃。平均終霜日為4月10日。受寒流影響,倒春寒危害嚴重。年均降水量691.4毫米,分布不均勻,其中6、7、8三個月份,平均降水量達448.5毫米,占全年降水總量的64.9%。
2 品種選擇
魯西南地區相對于山東另一個蘋果主產區膠東半島,最大的特點就是物候期早,同樣的品種比膠東要早熟10~15天,所以在品種選擇上要突出氣候優勢,占領早期市場,以中早熟品種為主。比如嘎拉、新紅將軍、珊夏、美八等,2005年以來,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培育的華美、華光、華玉、華碩、錦繡紅、紅珍珠、K10、K12等中早熟品種經過在山東曲阜的試栽,表現出了良好的品種特性,可以作為一些老品種的替代品種,適宜在本地區大力推廣發展。砧木選擇可以是喬化砧,以矮化中間砧為宜,適宜的實生砧包括八棱海棠、平邑甜茶、福山沙果等;適宜的矮化中間砧包括M26、CG80、SH系列等;適宜的矮化自根砧包括M9、M7、MM106等。
3 建園方式
喬化砧木苗和半喬化砧木苗可采用3.0~4.0米×4~4.5米的株行距,也可采用2.5~3.0米×5.0米的寬行密植栽植方式,樹形采用自由紡錘形或小冠疏層形,本地區以自由紡錘形為主;矮化砧木定植株行距一般為2~2.5米×4.0米,樹形采用細長紡錘形。蘋果大部分品種不具有自花結實能力,建園時應配置授粉樹,可混栽專用授粉品種,也可以選擇果品性狀好、花期一致的多個品種互為主栽品種和授粉樹。
4 樹體與果實管理
蘋果樹形栽培前期宜培養紡綞形,細長紡綞形,但不宜過份求形,忽視產量。畝植56~111株,適宜干高80~100厘米。當年大肥水管理,刺激抽生充實的長梢,力保7~8條。先選留較強的中央領導枝做中干,其他枝條全部實施拉枝調角,緩放刻芽,促進當年形成更多花芽,培養長軸型單軸延伸大型結果枝組。中央領導枝行中度短截并在相應部位刻芽3~4個,以促進中干定向抽生長枝為翌年培養長軸型結果枝組做好準備。幼樹期修剪的原則是輕剪多留,多緩多刻芽多開角,少疏少截,以實現長樹與結果同步,快長樹快結果;營養生長向結果最大最好最快的轉化,枝條最大利用、養分最大利用轉化。進入盛果期后,要有針對性疏縮中下部的大型結果枝組,以改善中下部風光條件。當冠高達4米左右時,實施落頭開心打開天窗,解決直射光,保持中央領導干高3米左右,圍繞中干輪生長軸型結果枝組15~18個,最多不超過20個為宜。修剪方法仍以疏為主,以緩為主,對果枝組要進行疏縮,減少枝磨葉磨果磨,留足結果空間,同時要及時疏抹背上強直立枝,徒長枝,保持里外通風透光良好。
矮化中間砧苗木,在栽植當年應注意幼樹期扶干。幼樹極易形成腋花芽,應注意疏除過多的腋花芽;對于早果性好的品種,采用矮化砧建園時,應根據樹勢確定早期合理留果量,樹冠未充分形成時,盡量不留果。對于品種花量多、花序坐果率高的,應進行合理的疏花疏果,以增大果個。為提高果面光潔度和外觀質量,宜采用套袋栽培,5月底6月初套袋,采果前10天左右摘袋,并進行摘葉、轉果,促使果實全面著色。
5 病蟲害防治
本著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5—6月份多雨季節是全年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因為這個時期是果實病原物侵染,并導致7、8月大量爛果的主要原因,此期葉部病害主要易染白粉病,斑點落葉病,果實病害主要易染輪紋病、炭疽病,應全面加強預防侵染措施的落實。
蟲害主要有:蘋果黃蚜、潛葉蛾、卷葉蛾、棉鈴蟲、桃小食心蟲、紅蜘蛛、二斑葉螨等。本著葉果同保、病蟲兼防、動態跟進,突出預防的原則,簡化管理,兼顧天氣和藥效期。可參照下列方法,做好病蟲預防工作。
①4月底5月初80%大生M-45水性粉劑800倍+10%吡蟲啉2500倍+20%氟幼靈3000~4000倍+粘著劑1500倍,若多雨期可加20%三唑酮1000~1500倍預防白粉病、輪紋病、炭疽病的侵染。
②間隔8~10天,可噴70%甲基托布津1500倍+2500~3000倍氟幼靈或美滿4000~6000倍+10%吡蟲啉2500~3000倍+粘著劑1500倍。預防蘋果黃蚜、潛葉蛾、卷葉蛾、棉鈴蟲、桃小食心蟲以及果實病害、葉部病害的侵染。
③間隔10~15天視降水情況:噴80%大生M-45水性粉劑800倍+20%三唑錫1200~1500倍+粘著劑1500倍。預防果實病害、葉部病害的侵染和螨類危害。
④間隔7~10天(6月上旬末)多效靈2號600倍+蚜蟲凈1500~2000倍或10%吡蟲啉2500~3000倍+20%殺蛉脲2000~3000倍+粘著劑1500倍。可有效預防蛾類、螨類葉部病害、果實病害侵染危害。套袋果園,可選用適量波爾多液200倍+霸螨靈1500倍,或科博1200倍+樂斯本2000~2500倍,預防蚜類、蚧類以及病菌侵染危害。
6 肥水管理
6.1 施肥
本地區的土壤有機質含量普遍偏低,應結合施肥大量施入有機肥,實行秸稈等覆蓋、生草栽培等技術大力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經過對部分園片的管理試驗,這些措施可明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2~3個百分點,對提高果實品質、增強樹體抗性有很大的作用。
基肥:每年秋季至土壤封凍前,結合果園深翻,追施基肥,基肥早施最好,全園含授粉樹采收完后即施。每畝施入腐熟后的農家肥3000千克左右,并混入1000千克左右的玉米秸稈,同時混入適量的氮、磷、鉀復合肥及微量元素,每畝約50千克。
追肥:生長期追肥3次,分別在萌芽期、坐果期和果實膨大期。第1次于3月初施入以氮肥為主,也可與秋季追基肥時結合,可以減少勞動用工。第2次在4月下旬或者5月上旬,以氮肥為主,配合少量的磷鉀肥。第3次在6月份,以復合肥為主,保證果實的品質和花芽繼續分化。
肥料用量:幼樹期每株用尿素0.1~0.3千克、復合肥0.2~0.5千克;結果大樹,每株用尿素1.5~2.0千克、復合肥2.0~3.0千克。華美喜大肥大水,尤其是坐果后、幼果細胞分裂時期,需要充足的肥水條件,利于拉長果形,提高果實外觀品質。
6.2 澆水
要保證好關鍵時期3遍水
萌芽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蘋果樹根系活動后進行,根據土壤墑情,及時補充水分。保證萌芽、抽枝、展葉和開花所需水分。由于山東春旱嚴重,灌水宜早為好。
坐果期,花芽分化前。5月至6月,此期天氣干旱,雨季還沒有來臨,灌水能保證果實膨大及花芽生理分化所需水分。
封凍水。結合秋施基肥,10月下旬至落葉前結合秋施基肥要灌足透水,有利于肥料充分腐爛,又有助于樹體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