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暴風雨天氣、高溫干旱天氣雖不像盛夏那樣頻繁,但仍常有發生;到了晚秋,又會出現早霜凍。這些災害性天氣,對果樹都有不同程度影響,要設法加以應對。
1 暴風雨災害性天氣的應對
(1)及時清園,加強災后修剪。對已結果的果園要全面清除果園內的落果、落葉,拉到果園外挖坑深埋;剪截斷枝殘枝,集中焚燒,以減少病菌傳染。對果袋有破損而果實無傷的,將破損的袋子去除,噴一遍殺菌劑,待藥液干后再重新套袋。
(2)扶直培土。對受風災影響而倒伏的部分幼齡果樹,要及時扶直、培土。培土后要踩實,避免2次傷根。
(3)增施肥料,恢復樹勢。災后可用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10天葉面噴肥1次,連噴2~3次。葉面噴肥可與噴藥同時進行。受災較重果園可采取多點穴施法追施磷鉀肥、果樹專用肥、磷酸二銨等,每畝30~40千克。
(4)加強果樹病蟲害防治。果樹受災后,造成許多傷口,樹勢減弱,易遭受病菌侵染,因此,要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保護樹體。防治輪紋病、早期落葉病、腐爛病,可選用退菌特800倍液、1∶2∶200波爾多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以上藥劑交替使用。同時加30%掃螨凈2500倍液或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500倍液防治紅蜘蛛、食心蟲等害蟲,間隔7~10天噴藥1次,共噴2~3次。對樹干、主枝上的傷口要涂抹一遍843康復劑,以防止腐爛病及干腐病的發生。
2 高溫干旱天氣的應對
(1)穴施肥水。在果樹滴水線處,開挖長、寬、深均為30~40厘米的相對灌水孔穴兩個,灌水或清糞水30~50千克(也可加入0.2%~0.3%磷酸二氫鉀),待水分下滲后回填土壤,并用秸稈或雜草進行土生物覆蓋,覆蓋厚度20厘米,以減輕土壤蒸發損耗,利用根系的趨水性和強大的吸水功能,可以保證果樹3~5天的需水要求。
(2)施用吸濕劑。吸濕劑是一種聚丙烯類化學物質,吸水保水性極強,其吸水性能超過自重的800~1000倍,且具有保水性能,在干燥的環境下表面能形成阻力膜,阻止膜內水分外溢和蒸發。結合穴施肥水技術,在灌水穴中放入吸濕劑20克后再灌入肥水,可有效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在1次澆水或雨后便可把水分長期保留下來,供果樹吸收。由于它遇水膨脹與失水干縮的循環還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防止土壤板結,有利于根系呼吸、生長、發育。
(3)化學調控與葉面噴肥。為防止高溫下果實產生日灼病、臍黃和裂果落果,需在此期間用綠賽特、赤霉素等藥劑連噴數次,同時每隔20~30天噴1次2%~3%的生石灰液,或3%~5%的草木灰,或0.2%~0.3%磷酸二氫鉀浸出液,既防裂果,又防日灼,也可有效增強樹體抗旱性和保護葉片不至于早期落葉。
(4)施用抗旱劑。植物抗旱劑能夠使土壤水分聚合在根系周圍,增強根系對深層土壤的吸水能力,提高果樹的抗旱性和耐旱性,尤其適合在水源缺乏地區應用。一般采用隨水灌溉和葉面噴施。隨水灌溉最佳用量為每畝200~800克;在進水口處均勻滴灌,使藥液均勻溶于灌溉水中。也可用旱地龍對水噴施在果樹葉面上,一般每畝用旱地龍100克對400~500倍水,選擇早晚無風時噴施效果最佳,如噴后4小時遇雨淋需再次重噴。
(5)果園淺耕與樹盤覆蓋。旱季或旱災后對果園土壤淺耕除草切斷土壤毛細管,或用雜草、作物秸稈等覆蓋樹盤,不但能防止樹干灼傷,還可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和降低土溫,如結合穴施肥水效果會更好。
(6)綜合防治病蟲害。對危害樹體、葉片的各種病蟲害應加強防治和預防,8、9月份正是果樹上潛葉蛾、紅蜘蛛、黑星病等多種病蟲害的危害盛期,此時需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撲海因、毒死蜱、掃螨凈、阿維菌素、三唑錫等化學藥劑防治,以防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避免引起早期落葉,使樹勢盡快恢復。
3 冰雹災害性天氣的應對
(1)區劃種植,避雹建園。冰雹形成于具備一定氣象條件的積雨云中。形成冰雹的積雨云比較狹窄,并常沿山脈、河谷移動,一般寬度幾千米或更窄,長則可達幾千米至幾十千米,甚至更長,具有明顯路徑,即“雹打一條線”。冰雹的發生還與地形地貌有關,一般表現為山區多平原少、禿山多林地少、迎風坡多背風坡少、內陸多沿海少。因此,在發展蘋果生產時,應在對冰雹發生特點、當地地形地貌和冰雹路徑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栽培區劃,避開冰雹易發地帶建園。
(2)果實套袋。果實套袋是優質果品生產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減輕雹災損失的有效方法。
(3)加強災后果園管理。
①及時清園,加強災后修剪。對已結果的果園要全面清除果園內的落果、落葉,拉到果園外挖坑深埋;剪截斷枝殘枝,集中焚燒,從而減少病菌傳染。對果袋有破損而果實無傷的,將破損的袋子去除,噴一遍殺菌劑,待藥液干后再重新套袋。夏剪著重疏除過密枝、細弱枝或受風災影響從中間截斷的大枝,通過對完好無損的強壯枝進行拉枝、扭梢、摘心等措施,減少養分的消耗,促進花芽分化,為明年豐產打好基礎。
②疏松土壤,養根壯樹。雹災發生后應連續翻刨土2~3次,不僅可散發土壤中過多的水分,改善土壤的通透性,還可恢復和促進根系的生理活性,從而達到養根壯樹的目的。
③追肥補養,恢復樹勢。首先是葉面噴肥,每隔10天噴1次0.3%磷酸二氫鉀,連噴2~3次,可及時解決樹體營養不足的問題;其次是地下追施氮磷鉀復合肥,每株0.5~1千克。在果樹恢復生機后,施肥以農家肥為主,并配合適量化肥。干旱時,結合施肥進行灌水。
④樹體管理。對于果樹主干、主枝和一些較大側枝的皮層被冰雹打傷后,應及時剪除翹起的爛皮,涂抹治腐靈等藥劑,提高傷口的愈合能力;對一些較大的主枝,雹傷面積在1.2厘米以上的疤痕,在涂抹藥劑的同時,用塑料布包扎傷口,以加速傷口的愈合。
⑤疏果。災后及時疏除雹傷嚴重的殘次果,以節省養分,盡快恢復樹勢。
4 晚秋凍害的應對
北方晚秋,果樹尚未進入休眠期,內部的抗寒鍛煉還未完成,抗寒能力差,寒流突然襲擊,果樹就易發生凍害。最易受凍的有柿子、杏、桃、李等。
(1)盡早涂刷涂白劑。晚秋后,盡早用涂白劑均勻涂刷樹干或枝條,能增強樹勢,提高其抗寒能力,可避免晝夜溫差大時受凍害。涂白劑的配比:生石灰6份,食鹽1份,豆漿0.25份,硫磺1份,水18份或10份,石硫合劑原液0.5份,食鹽1.5份,油脂少許,攪勻即可。也可加入少量卵蟲凈等藥劑。
(2)適時冬剪。能有效減少樹體內水分的消耗,在干旱地區尤為重要?;乜s、疏除大枝時,為使剪口不至于因氣溫過低而受凍害,可在剪口處涂抹凡士林等保護劑。
(3)撒灰淺耕。將草木灰撒入果園內,淺耕翻入地下,既疏松土壤、吸熱、保溫,又可為樹體提供鉀元素。
(4)果園熏煙??稍鰷?~2℃,由于煙能減少地面輻射熱的散發,同時能提高氣溫,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
(5)抗寒栽培。通過栽培措施,提高樹體的抗寒能力,也是防止凍害的重要環節。利用抗寒能力強的砧木進行嫁接,可在一定范圍內提高植株抗寒力;春季加強氮肥和水分供應,使枝條生長健壯,秋季及時控制氮肥和水分,增施磷鉀肥,并結合夏剪,促使新梢及時停長,以提高抗寒能力;加強病蟲害防治,防止過早落葉,要重點防治大綠浮塵子,以免加重凍害;噴施乙烯利、多效唑等生長調節劑,可提高蘋果、柿、核桃等多種果樹的抗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