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寶閃爍著歲月的夢境,隨著時光的洗練,鑄就一身璀璨的光芒。都說美人最怕遲暮,珠寶卻像美酒一樣,愈加香醇。穿過拿破侖第一任妻子約瑟芬皇后的長發,拂過瑪麗蓮· 夢露的香肩,見證溫莎公爵的愛情與奧黛麗·赫本的美麗容顏,美人的香味還在繚繞,奢華之夢永遠不醒。
讓生活像珠寶般生輝。
珠寶其實超越了奢侈品的一般意義,很多人都會從閃耀的珠寶中獲得對生活態度的理解和對生活品質的信心。不夸張地說,珠寶可以帶給人自信的力量。
珠寶與設計師的故事。
設計師簡介:
王月要,臺灣知名珠寶設計大師,世界華人第一屆愛心大使,臺北國父紀念館珠寶個展第一人,曾榮登全球華裔財智女性風云榜。深諳傳統工藝,大膽結合不同材質,用珠寶演繹故事,賦予每件作品獨有的靈魂。
珠寶是一種可以與人親密接觸的文化手段。
很多人聽到珠寶,可能第一反應就是貴。是的,珠寶的確價值不菲,但是除了物質層面的意義,我一直希望可以讓我的珠寶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將珠寶融入到更多人的生活中去。因為珠寶其實是超越奢侈品的一般意義的,很多人都會從閃耀的珠寶中獲得對生活態度的理解和對生活品質的信心。不夸張地說,珠寶是可以帶給人一種自信的。每次在不同場合看到不同的女人佩戴著我設計的珠寶并通過珠寶的提升而散發出迷人的自信美時,我的內心都充滿了喜悅,這可以說是珠寶送給我的禮物。我熱愛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作為一個珠寶設計師,我有一種天生使命感,所以我把中國文化具有吉祥意義的圖騰運用到珠寶上來。
每天都生活在驚喜當中。
成為珠寶設計師,可以說是機緣巧合也可以說是命中注定。因為從小我的內心對中華文化就有一種本能的熱愛,喜歡追求那些有文化代表性的東西,比如瓷器、花片、茶壺、圖騰等。34歲時愛上了中國結。那時候一個朋友教我做茶壺的編平結,然后我想這些也可以拿來做珠寶創意啊。于是,就把它運用到一些比較時尚的耳環、項鏈等飾品上。剛開始也只是自己喜好,佩戴之后身邊的朋友都說“哇,好漂亮哦”,“你來幫我們設計啊”?于是我開始去尋找一些材料,幫我周邊的朋友做搭配,開始了珠寶首飾創意設計的工作。
珠寶設計是一件非常高尚的職業,每天欣賞的都是美的東西。我覺得自己每天都生活在驚喜當中。找到一份好材料是驚喜,做完設計也是一份驚喜,跟師傅溝通好做出完美的作品又是驚喜,得到顧客的喜歡還是驚喜,每天都很開心,心靈永遠是18歲,因為你每天都是生活在很愉悅的情境之下。
珠寶的原材料是我創作的源泉。
也許是因為半路出家的緣故,我不會像科班出身的珠寶設計師一樣先畫草圖再進行設計。我是行進式創造,我看到主石后,才會有靈感,然后畫草圖。所以我的設計是比較靈活的,而且線條感更強,也更適合制作。
被電影《黃金大劫案》中的珠寶震撼。
我是個心思敏感,很容易被打動的人。看一本書或一部電影,我常常是最先掉淚的那一個。最近剛剛看了電影《黃金大劫案》,為電影中不惜重金打造而成的藝術珠寶而震撼。近300克拉的雙桃紅碧璽,滿是祥瑞的寓意的紅和雙喜鵲嬉戲的歡樂,彰顯顯赫身份的同時也與電影情節與人物命運呼應襯托,可謂非常用心且非常大膽的一次成功的嘗試。
關于珠寶,王月要推薦:
相比與專業性,我覺得珠寶設計對藝術修為的要求更加高。常常融入大自然,多去展會上觀摩,交流,可以提高自己這方面的素養。
珠寶設計是命運的厚禮。
作為珠寶設計師,應該多為日常佩戴的需求而設計制造珠寶首飾,讓人們可以無負擔地佩戴珠寶,不論是從價格上,還是意義上。
設計師簡介:
寒夜,COULISSE珠寶品牌設計師,跨界珠寶設計師。他擅長將理科思維和哲學思想運用到珠寶作品的創作中。他設計的珠寶品牌和首飾創作,似乎能讓人感覺到強烈的叛逆味兒,但其清晰縝密的設計思路又會讓人清楚地明白,那些顛覆的概念和設計全部經歷了嚴謹而細致的邏輯思考。
珠寶是為了裝點人們的生活而存在的。
很多人有收藏珠寶的愛好或是習慣。我覺得珠寶不應該是收藏品,甚至不應該是奢侈品。鉆石等寶石綻放的光華,決定了珠寶的本質,就是為了裝點人們的生活而存在的。因此我在給COULISSE做品牌設計的時候,提出了“美麗無需珍藏,鉆石時刻綻放(For everyday)”的理念,寶石和黃金的材質是forever的,但這種永久的材質,是為了光彩瞬間的綻放而存在的。我希望每個人在外出示人的時候,都能用珠寶恰如其分地映襯自己,時刻美麗自信。很多人在設計珠寶的時候,總是希望將“尊貴”、“經典”、“傳承”等字眼賦予珠寶首飾,但其實恰恰因為這些儀式性的概念,灌注到了設計之中,通過設計語言,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法承受這種厚重。
珠寶是我實現夢想的介質。
我從事珠寶設計是很偶然的事情,之前是做品牌設計,在給COULISSE做品牌設計的時候,由于公司找不到能夠表達我設計的品牌理念的珠寶設計師,我只好親自上陣,隨手設計的幾款首飾很受同事和身邊的朋友好評,甚至作為主打款式在公司的品牌發布會上發布,于是就這樣做下來了。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最大的夢想就是在人類的歷史上留下痕跡,而珠寶恰恰是實現這個夢想最理想的介質。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像珠寶這樣歷久彌新的藝術創作形式,鉆石和黃金的化學性質決定了它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變質,也不會因為功能的喪失而變成垃圾被人扔掉。
我經常在廁所和浴室里獲得靈感。
洗澡的時候我經常獲得靈感,有時會渾身是水,披著浴巾跑到電腦前開始畫圖。從范疇上說,我會從人類的文化源頭找靈感,比如人類文化的歷史、宗教歷史、科學、哲學、東西方文化差異等。我是學建筑出身的,這方面影響也很大。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我設計的“Temple”系列,是從古希臘的建筑中獲得的靈感。
最常放在我枕邊的書是尼采的著作。
最近讀了普澤直樹的《Monster》和《Billy bat》,他對于大劇情構筑的能力,以及多文化之間的沖突把握得非常好,特別是對于讀者潛意識的灌輸。小人物立志方面的故事會讓我興奮。我看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當幸福來敲門》的時候,感動得一塌糊涂。我覺得尼采觀念的核心——超人哲學里蘊涵著極強的能量,只要堅定地追隨自己的信念,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超人。
關于珠寶,寒夜推薦:
我推薦西方宗教史方面的讀物,因為珠寶的發展和歷史是分不開的。另外符號學方面的讀物也值得一讀,符號是珠寶設計中重要的元素。
生命、自然和空間是永恒的主題。
自然之中有著汲取不盡的靈感,藤蔓、花朵、鐘乳石,甚至陽光、流水、云朵都是來源,我希望把情感和記憶寄托在每一件我所設計的珠寶。
設計師簡介:
鐘華,首飾設計師/藝術家
曾留學于英國,在中央圣馬丁學院研修當代首飾的金屬工藝,并于2006年獲得倫敦城市大學首飾設計專業碩士學位,之后生活工作于倫敦,作為倫敦當代珠寶協會會員。鐘華的作品在巴塞爾國際珠寶展(BASELWORLD)等重要的展覽中展出。目前她是中央美術學院首飾設計系的客座教師,并以獨立設計師的身份,進行私人高端首飾定制的工作。
珠寶代表一種態度,一種對生活方式的訴求。
從最初原始人類掛在身上的獸骨裝飾,到之后權貴階層佩戴的代表著財富和地位的奢華首飾,當今的珠寶對于我們而言,更多地代表了我們對生活的一種態度,以及對某種生活方式的訴求。
我的珠寶設計之路是從服裝開始。
我從小就對藝術情有獨鐘,小時候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畫畫和給芭比娃娃做衣服。后來就到美院的服裝設計系讀書,本科畢業后本來要去倫敦服裝學院繼續深造,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倫敦的一次當代珠寶展上,我欣賞到了世界當代最先鋒的珠寶設計,各種突發奇想、各種新鮮材質,以及每件珠寶的故事和深刻含義都震撼了我,讓我突然有了學當代珠寶設計的想法,所以我毅然地中斷已經學了一半的服裝設計投身到完全陌生的首飾設計中去。
把各種奇思妙想都賦予到珠寶當中,是我設計的最大快樂。自然之中有著汲取不盡的靈感,藤蔓、花朵、鐘乳石,甚至陽光、流水、云朵都會是我靈感的來源。我希望把情感和記憶賦予到每一件我所設計的珠寶,生命、自然、空間也許是我設計中永恒的話題。
受到認同時那種滿足是很難用言語來表達的。
當我看到有人佩戴我設計的珠寶,那種感覺應該和建筑師坐在自己設計的歌劇院中欣賞歌劇是一樣的。在我為親友選擇禮物時,珠寶必然是首選。但正是由于珠寶設計師的緣故,選擇首飾往往比常人更挑剔。有次一個閨蜜生了孩子,本想買個長命鎖給她的寶寶,但是選擇了很多都覺得太過傳統并且模式化,沒有任何特色。最后干脆自己設計,以傳統長命鎖的造型為基礎,以手塑型,然后讓孩子爸爸媽媽也把指紋印在上面。最終當我把這個既傳統又有新意和感情的長命鎖送給他們的時候,年輕的父母迫不及待地戴在了孩子身上。
“業余”生活是我的靈感寶庫。
讀書、看電影,還有旅行,這些不僅是業余愛好,還是我汲取創作靈感的途徑。最近看了一部Rob Marshall 執導的電影《Nine》,講述的是一個導演與七個女人的糾葛,最有趣的是整部電影用不同的珠寶展示了七個女人的不同身份與地位。
關于珠寶,鐘華推薦:
入門級的珠寶愛好者可以從知名品牌開始了解珠寶。比如Boucheron和Cartier等有著悠久歷史的品牌。對珠寶有了基本的理解之后,可以再逐漸的了解一些更具個性的獨立設計師品牌設計。
珠寶讓我一生與美為伴。
我去讀一個人,或者觀察一些人,明星或者普通人,都可以帶給我靈感。
設計師簡介:
張凡,珠寶設計師。從事中國古代金銀細金工藝及首飾的研究,近年來研究內容以中國宮廷工藝為主。在探究中國古代首飾與文化的同時,更加關注未來人與首飾的關系,通過首飾這一媒介去找尋人與物更本質的情感聯系。
個人作品曾受邀于國內、國際藝術及首飾展,并被美術館及私人收藏家收藏。同時為著名歌唱家、演員設計定制珠寶首飾。2010年被法國奢侈品雜志《L'excellence》選為年度推介設計師。
這份工作為我帶來的最大收獲是能夠一生與美為伴。
我常說首飾如同人靈魂的出口,訴說著人的激情、幻想、夢境。首飾是可以點亮人的,使我們的生活充滿華彩。透過首飾可以展現人自身的美感,與物和空間的微妙關系。
我的創作靈感一直來源于人,不論明星還是普通人。由于我的設計方法大多來源于對人的觀察、解析。我一直關注人與首飾,以及與人緊密相連的各種事物,他們都會給我很多靈感,讓我去創作與人有情感聯系的首飾作品。從“衍” 到“遺失寶物”到“衍之異”,我作品的設計對象跨度從舞臺明星,到遙遠的歷史中的人物慈禧,再到生活中給我靈感的形形色色的普通人。
自始至終,我一直嘗試在現代設計中融入傳統技藝。
偶然間在故宮看展時,我發現了中國宮廷的花絲鑲嵌首飾。這種工藝所具有的美感和特殊的中國氣韻讓我著迷。于是我開始在北京四處拜師學藝,跟隨老師傅學習花絲鑲嵌的全部工藝及其文化內涵。借鑒明清宮廷首飾擅長表現的雍容華貴意蘊的特點到設計中,可是這種設計可以表現的空間是有限的。所以,我選擇了舞臺和戲劇的服飾設計,在為諸多歌唱家定制舞臺服飾的設計實踐中,找到了一條同時通向傳統與當代的設計思路。
當我看到有人佩戴我的作品時,就像碰到老朋友。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一直試圖利用首飾為現代人營造氣場和文化環境。因此會特別觀察作品與對象的關系。每當看到有人佩戴我設計的首飾,就像碰到老朋友,我會看對方是否有變化,是否依然光彩煥發。
我的愛好大多數時候與我的工作融為一體。
我平時的愛好很多,和藝術、文學、音樂有關的種種,也喜歡旅行,以及在陽光明媚的午后曬太陽、欣賞植物。最近在讀關于中國宋代文人生活以及古典園林的一些書。
關于珠寶,張凡推薦:
《花間十六聲》孟暉老師的文字很美,很適合初識古典首飾文化的讀者。
永世不變的愛。
纏繞在指尖,低吟在耳畔,靠近著心房的,是珠寶,也是You jump,I jump那種堅貞不渝的愛。
De Beers Arpeggia多層次鉆石項鏈
Moneta珠寶 Forever傳世經典系列彩鉆項鏈
耳畔低吟的情話是指尖玫瑰愛意的表達。
GRAFF吉普賽系列鉑金白金圓形及水滴形鉆石耳環
GRAFF蝴蝶系列鉑金白金多形鉆石項鏈
Piaget玫瑰鉆石戒指
天落隕石見證我們的愛情!
Chanel 80年代金色耳環
Paloma Sanchez 外空隕石配18K金項鏈
纏繞著頸間的珠鏈,訴說著我對你的思念。
Asulikeit黃金鑲鉆耳飾
熙·珠寶 安富尊榮鏈牌
永不消逝的美好。
設計決定風格。
鮮活迷人的色彩、夸張華麗的復古造型與難以超越的工藝,將世間的風華展現無遺,這些經歷過時光洗禮的設計更像是一部會說話的電影,向人們訴說著那個年代獨有的美麗。
后現代的映像。
即使是忙碌的工作也不能把愛美的靈魂禁錮于黑白灰之內,富有力量感的造型營造出利落的快感,點線面和明艷的色彩對比出個性的飛揚,智慧地把珠寶的實用性發揮到極致,讓佩戴者通過珠寶散發出不同光彩是現代設計最大的貢獻。
我愛珠寶,虛榮無罪。
那些愛情,那些傳奇。
女人那豐富而細膩的各種情結,變作許多凄美而耐人尋味的傳說。而傳說里又怎能少了珠寶這女人最知心的朋友,它們與她們交相輝映,將女人們那欲說還休地千千情結婉婉道給眾人聽。
Marilyn Monroe once said: “Jewelry is a woman's best friend.”
聞名于世的La Peregrina項鏈,至今已有約500年的歷史,見到它的人無不為之傾倒!
我貪婪 ,我承認,你呢?
面對黃金的張揚、鉆石的炫目、水晶的富麗、珠玉的溫和……你掩飾得住自己小小的貪婪嗎?其實,這種貪婪完全源于對美的追求。于是乎,在珠寶面前,女人們再怎么虛榮都是無罪的。上個世紀五十年代,Marilyn Monroe在電影《嫁給百萬富翁》中醉眼迷離地唱著那首歌,“手上一吻令人醉,只有鉆石和美女才相配。”盡管電影早已成為明日黃花,但世上還有什么東西能比鉆石更令女人無法拒絕嗎?Elizabeth Taylor曾說:“對于我來說,每件珠寶都意味深長。”看,世上沒有哪個女人可以抵擋得住珠寶的誘惑,不是嗎?
Le Beau Sancy 命運跌宕的鉆石
5月15日,蘇富比拍賣行,見證歷史的時刻——重達34.98克拉,曾經見證歐洲四個皇室歷史的罕見梨形鉆正在被拍賣。這顆鉆石于1604年由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向其首位主人Lord of Sancy購得,后贈于皇后Marie de Medicis;后亨利四世遇刺身亡,Marie皇后逃至荷蘭,為還債她將巨鉆出售,買家是奧蘭奇·拿騷的菲特烈亨特烈親王;后來,親王的媳婦在夫婿逝世后,把巨鉆帶回英格蘭;經過這波折,Le Beau Sancy后又落入奧蘭奇·拿騷皇室之手;至1702年,奧蘭奇·拿騷皇位繼承人的沖突解決后,巨鉆由普魯士國王獲得,鑲于皇冠之上。過去50年,這顆巨鉆只公開展示過四次,最后一次是于2004年在慕尼黑亮相。
La Peregrina 女王、女神都愛它
英格蘭第一位女性執政人瑪麗女王擁有一條名叫“La Peregrina”的項鏈,聞名于世。上面鑲嵌著世界上最精細的梨形天然珍珠,后來Richard Burton在1969年買下它并將它送給今生的摯愛—— Elizabeth Taylor。最初Taylor收到這條項鏈時,珠子上有一道很大的疤痕。但一次奇遇竟讓這枚珠子重新變得完美無瑕。那天,Taylor正戴著項鏈在酒店周圍閑逛時,突然發現這枚價值連城的珠寶不見了!Taylor事后回顧稱:“當時我聽見我的一只小狗發出了咀嚼骨頭的聲音,我突然意識到,我們并沒有給它喂骨頭。”當他們從小狗的嘴里取出這枚珍珠時,疤痕竟奇跡般的不翼而飛了。
Cartier 承載愛情的絕世名品
溫莎公爵曾贈予溫莎夫人一只手鐲,正是這支手鐲打破了當時所有拍賣會的紀錄―― 12,417,369美元。這是一只由卡地亞設計制作的鉆石豹形手鐲,豹子的圓形斑紋中分別鑲嵌著閃耀奪目的紅寶石、綠寶石和藍寶石,整體設計極端精巧華貴,堪稱絕世名品。
Harry Winston 好萊塢女星心中永遠的No.1
在Harry Winston的收藏生涯中,總共擁有過3顆空前絕后、震驚世界的巨鉆,它們依次是:Jonker Diamond、Vargas和Sierra Leone。許多女星深信,Harry Winston的珠寶會為她們帶來幸運,事實也確實如此。Gwyneth Paltrow因電影《莎翁情史》,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項時,正是佩戴著父母送的總重量達40克拉的Harry Winston公主項鏈。種種奇聞軼事,使得眾人將Harry Winston珠寶視為畢生珍藏。
英王室珠寶 真正壯觀的展覽
為了慶祝女王登基60周年大慶,白金漢宮決定在今年夏季首次展出近200年來的王室珠寶。女王非常喜愛的一頂冠狀頭飾、加冕禮上配戴的項鏈、耳環以及一個鑲嵌有粉紅色鉆石的胸針都將成為展覽中的亮點。展品中的絕對焦點將是維多利亞女王佩戴過的小王冠。這個王冠由被女王頒賜“皇冠珠寶商”美譽,且多次為王室人員設計加冕皇冠的倫敦杰拉德珠寶行制作。
當代著名慈善家,資深珠寶鑒賞家Mrs.Lily Safra,她自1970年代開始至今的收藏體現出50多年來珠寶創作的變化,并彰顯出獨到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