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進程,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與其他國家經濟緊密相連。SA8000體系是企業社會責任國際化認證體系。SA8000一方面維護企業員工基本權利,另一方面規范了企業管理系統。SA8000在各行業中的不斷深入,借鑒其內容來規范內蒙古煤炭企業的生產與安全上是有重大意義的。
關鍵詞:SA8000;社會責任;內蒙古;煤炭企業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0-0036-02
一、SA8000的內涵與作用
SA8000標準的英文全稱為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是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標準體系,其九個要素為:童工、強迫性勞動、健康與安全、結社自由和集體談判權、歧視、懲戒性措施、工作時間、工資報酬和管理系統,每個要素又包含若干子要素,由此構成社會責任管理體系。與ISO9000族標準不同,SA8000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SA8000的作用在于緩和了雇員與雇主的關系,對企業利益有積極的作用。目前,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是從股東、供應商、員工等所有與企業利益相關的多個角度以及涉及企業的責任問題來研究。如周祖城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應該承擔的,以利益相關者為對象,包含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在內的一種綜合責任。”因此,SA8000標準是對企業社會責任關于員工的規范。在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SA8000可以起到檢驗、反饋的作用。時下,國際社會越來越推崇社會責任信息報告披露,那么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就是主要方法。它提出完整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應包含三部分:社會責任(包括SA8000、職業健康、安全、人權狀況、慈善等),環境責任(包括三廢處理、溫室氣體排放CDM等)和經濟責任(利潤、稅收等)。企業為上市就必需要提交社會責任信息報告。對于優勝劣汰的社會發展,企業帶來了發展的契機。這也是內蒙古上市煤炭企業的又一要求。
二、SA8000在煤炭企業實施的利處
1.內蒙古煤炭企業的情況
在中國煤炭企業是最為危險的一個行業。2010年烏海市駱駝山煤礦由于透水死亡32人;烏蘭察布市涼城縣華龍石材廠由于冒頂事故死亡4人;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郝氏礦業由炮煙中毒死亡3人;阿拉善盟阿左旗吉蘭泰鎮沙拉西別礦區由于地面塌陷死亡3人;2009年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神華集團包頭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黑岱溝露天礦由于有害氣體涌出事件死亡5人;聚能煤炭有限責任公司鑫聚煤礦井下由于中毒事故死亡6人;赤峰市林西縣琥珀南溝螢石礦由于通風井進水死亡3人; 赤峰市林西縣靈金礦業有線責任公司在放炮作業時發生中毒事故死亡5人。從2010年和2009年的事故可以看到,駱駝山煤礦事故最為嚴重。透水事故是在坑道里采煤礦的時候,挖穿洞壁接通地下水或者積水的廢棄坑道,引發的事故。這與工人的素質不無關系。
2.員工的選擇對煤炭企業生產安全的必要性
SA8000的實施一方面是道德的規范,另一方面是企業樹立良好形象,提高企業聲譽,避免企業因勞工標準問題而受到損害的工具。在SA8000中規定嚴禁雇用童工。這是行為和思想的約束。雇用童工到煤炭企業工作雖然降低了成本,但卻危及了所有礦工的生命安全。目前,由于假證的泛濫,煤炭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允許未成年人辦了假證來應付政府的檢查。但從長遠發展來看,我們不能再單純依靠工人的低工資來降低成本,不能再通過對工人權益的踐踏與漠視來追求利潤。
3.完善管理系統是內蒙古煤炭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性
煤炭集團企業的組織結構一般規模比較龐大、業務種類繁多,但大部分還是直線式組織結構模式的經營管理。這一方面不利于決策者進行企業未來的整體規劃和考慮長遠戰略的,另一方面不利于企業在出現問題或錯誤時的及時糾正。同時,煤炭企業普遍存在的管理僵化,各業務單元缺乏決策權利和出現問題的反應能力緩慢,經營局面難以打開;同時,各職能部門不重視信息的橫向溝通,工作容易重復,效率不高;部分授權職能部門權力過大,容易干擾直線指揮命令系統;職能部門缺乏彈性,對環境變化的反應比較遲鈍;管理費用較高,成本居高不下等。這對于企業社會責任體系的貫穿與實施帶來很大的阻力,也對企業生產安全的監管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因此,完善管理系統是保障煤炭企業生產安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適應社會環境變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借鑒SA8000中管理系統的方式和要求來規范煤炭企業的管理系統是有益的。
三、SA8000在煤炭企業實施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
1.增加企業生產成本,減少煤炭企業短期利益
在整個企業實施SA8000標準的過程中,公司的整體管理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主要表現在生產第一先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高和各部門之間協調性和計劃性的加強。員工的流失率大大降低,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員工的加班時間減少,員工的精神面貌大為改觀。公司采用按技能定崗計酬,技能高的員工的收入大幅提高,這些員工的穩定性大大提高,員工的流失減少,有助于企業保留和吸引更多優秀的員工。溝通渠道的設立,讓員工有了發表意見和建議的渠道,讓員工體會到了公司對他們人格和價值的尊重,提高了員工的溝通能力,增加了員工的職業安全感和歸屬感。員工的穩定性增加后,公司的雇傭成本有所下降。員工的流動性減少,成熟度增加,由于新員工的失誤及新老員工交替過程中造成的損失費用大為減少。所以很多煤炭企業都不愿意實施SA8000企業社會責任體系。然而,SA8000的實施對于企業的長遠利益是有意義的。
2.煤炭企業的社會責任認識不到位
馬力、齊善鴻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個與管理道德密切相關的概念。企業的利潤目標和社會利益目標的沖突與平衡問題是企業社會責任理論提出和建構的出發點和歸宿”。郭文美,黎友煥也認為,“作為有責任感的企業不僅僅是以盈利為目的,應該同時關注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如為消費者提供可靠安全的產品,同商業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關注環境和社會公益事業等,而這些正與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吻合”。企業的盈利性注定了企業以追求經濟利益作為自己的主要目標;同樣,企業的社會性也注定了企業有義務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企業在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時成本會提高,企業應該將此看做是一種投入,因為從長期來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能提高自身的競爭力。SA8000實施更加明確的規定煤炭企業履行對雇用者的社會責任。
四、推進SA8000在內蒙古煤炭企業實施的建議
1.要有長遠發展趨勢的眼光看待SA8000的作用
煤炭企業在環境治理和一線安全保障上的成本是居高不下的,但究其根源一切都是與人有關的。SA8000從員工的角度來規范企業的行為,恰恰從根本發展,然后逐步改善企業的管理體系,實現成本的降低,企業利潤的增加。SA8000除了強調員工,也在強調了信息的橫向溝通問題,這也在幫助煤炭企業改善組織結構中存在的弊端。
2.質量、安全源于人的因素,重視員工是一切保障的根源
煤炭企業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關愛人,尊重人,重視人的教育和發展,保障員工勞動權益,注重生產經營環境的改善和職工生產安全的保障,是煤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根本要求。煤炭企業是污染性企業,社區是直接的受害者,因此煤炭企業的生產要對社區負責,做好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因此,煤炭企業有責任保護社區的生態環境。
3.逐步建立煤炭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完善煤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隨著上市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公布的日漸興起,煤炭企業需要做好這一方面的工作。這是社會的發展趨勢。 企業社會責任(CSR)信息報告作為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主要方法,也已越來越被國際社會推崇。目前,企業應該公布多少社會責任信息報告以及怎樣才能得到認可尚沒有標準,在國際上比較通用的CSR報告編寫標準為全球報告倡議委員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s)提出的GRI G3標準,它提出完整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應包含三部分:社會責任(包括SA8000、職業健康、安全、人權狀況、慈善等),環境責任(包括三廢處理、溫室氣體排放CDM等)和經濟責任(利潤、稅收等)。
參考文獻:
[1] 黎友煥.SA8000標準與中國社會責任建設[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2] 馬力.公司社會責任理論述評[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5,(2):138-141.
[3] 趙諾.構建煤炭企業社會責任綜合評價指標的探討[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14):5-6.
[4] 邱艷.中國煤炭企業的社會責任分析[J].能源技術與管理,2009,(2):119-121.
[5] 胡元禮,張琦.SA8000標準在中國的現狀及原因分析[J].商業經濟,2010,(2):77-78.
[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