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氣田產量遞減加快,勘探開發難度加大,氣田企業面臨巨大的成本控制壓力。以HTB氣田2005—2009年的實際數據為基礎,首先通過調查研究找出影響氣田標準成本的主要因素,制定出HTB氣田標準成本的步驟,然后根據HTB氣田實際情況,采用標準成本法計算出HTB氣田的標準成本預算,最后提出推廣實施標準成本管理,可以優化氣田的生產運行,降低成本費用,為氣田的全面預算和成本控制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影響因素;標準成本;預算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0-0100-02
2009年,HTB氣田被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評為“高效開發氣田”。在氣田開發初期,研究人員通過應用新工藝新技術,不斷優化方案,氣井數也由計劃的12口減少到7口,建成后,氣田年產氣能力不變,節約投資1.33億元,有效控制了投資規模。
一、標準成本的含義
所謂標準成本,是指企業在已經達到的生產技術條件下,通過實地調查、統計分析、技術測定而預先測算的產品成本,是為了克服實際成本計算系統的缺陷(不能提供有助于成本控制的確切信息)而提出來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1]。
HTB氣田的“標準成本”在本文有以下兩種含義,按其制定所依據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分為理想標準成本和正常標準成本:(1)理想標準成本是指單位產品的標準成本,它是根據HTB氣田近幾年的成本情況,以產量作為權數,經加權平均計算,又經過系數調整得出。(2)正常標準成本是指按實際產量計算的標準成本,是根據實際產品產量和單位成本標準計算出來的總成本,用以反映在標準成本系統下,總成本應達到的水平。
二、影響標準成本的主要因素
(1)氣田生產階段的影響。在氣田開采初期,產能建設投入很大,操作維護成本較高;當氣田處于開采中期,產能建設達到一定規模,操作成本保持相對穩定,隨著產量迅速上升,單位操作成本下降;當氣田進入開發后期,產量開始下滑,要采取各種生產措施來維持產量,如增壓、酸化等措施,操作成本相應大幅度上升[2]。(2)生產規模的影響。隨著天然氣生產站的擴大、作業增多、管線增長等生產規模的擴大,材料消耗、維護修理等操作成本相應增加,這類生產規模要素與操作成本呈線性增長趨勢。而對于產量這一生產規模要素而言,受氣田生產階段的影響,在不同階段表現出不同的成本特性。(3)生產工藝的影響。由于生產工藝過程的不同,對材料、動力的耗費也不一樣。(4)站場管網設備新舊程度對成本的影響。當設備、裝置運行到后期,設備老化,發生故障的機率會增高,巡檢密度加大,更換的配件和頻率加大,需要投入的維護費用會持續增加,成本耗費處于最高水平。(5)氣田環境、交通對成本的影響。
三、HTB氣田標準成本的制定步驟
(1)制定單位產品標準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標準成本、直接人員標準成本、直接動力標準成本、直接燃料標準成本、井下作業標準成本、測井試井標準成本、維護及修理標準成本、運輸標準成本及其他直接費用標準成本;(2)根據實際產量和成本標準計算產品的標準成本;(3)匯總計算實際成本;(4)計算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并分析成本差異的發生原因;(5)向部門領導提供成本控制報告。
四、標準成本法在HTB氣田中的具體應用
1.根據HTB氣田2005—2009年成本和產量確定各項成本的單位費用。
2.分別確定單位成本變動系數、加權平均成本、標準成本[3]。
r==;ej=
e′j=ej·r;S=e′j
式中,ci是分項單位費用;r表示單位成本變動系數;ej是某成本項目標準成本;e′j是某成本項目調整后的標準成本;Qi是產量;S是總標準成本;m表示成本項目數目;n表示年數。
對于調整系數要根據氣田的實際情況作出調整。在測定和計算時,以HTB2005—2009年的生產經營信息作為基礎,在基本標準成本的基礎上,對差異性較大的項目確定適當的修正系數,盡可能使標準成本符合生產現場的成本實際需求。本文用成本變動系數來近似表示調整系數。
3.根據HTB氣田實際情況作出調整,計算出HTB氣田2010—2013年標準預算[4]。對成本中特定的因素,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專項預算和管理,如公路維修、氣田水處理、藥劑加注及緩蝕劑、脫硫劑、氮氣置換、裝置維護等。這些成本差異較大,且與生產現場的生產狀況密切相關,如:藥劑加注要根據現場天然氣氣質、產量、含硫量、壓力等因素確定加注量。因此,需要對這些標準成本體系中的非標準因素進行單項考慮。同時,建立切合實際的分配定額。對氣田不同區塊不同生產條件下的設備、裝置、井站、管線、車輛等制定標準的成本定額、人員費用定額比例等。
五、建議與措施
(1)建立和完善標準成本體系,對標準成本所涉及的成本項目進行歸類,定期對標準成本的實際發生情況進行控制,整理完善單井、裝置的各項資料,開展單井、裝置效益評價工作,從而實現對標準成本的跟蹤和完善。(2)對成本中的不標準因素,要根據氣田的實際工作量,經相關管理部門的核實,進行專門的預算和管理,及時發現低效的作業,降低成本費用。(3)完善調整系數的測定。調整系數要根據不同地質和工藝條件下氣藏區塊來細致測算。(4)開發信息管理平臺,為及時、準確處理龐大的成本數據,提高標準成本管理的效率。強化對氣田、班組、井站核算,保證原始數據的準確可靠。對生產經營運行過程中的各種費用進行實時搜集、對比分析、動態監控和及時反饋。(5)加大全員共同參與,協同執行和落實,提高運行機制的效率。各個部門共同參與,制定切實可行的標準成本運行計劃、實施方法和管理辦法。定期組織召開標準成本建設工作會議,專題討論和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6)促進各個部門標準成本工作進度和質量的定期考評,建議完善的評價體系,保證標準成本工作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 劉德,饒瑞久,等.長慶油田對“基于作業的標準成本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經營管理,2008,(4).
[2] 李欣,陳樺林.標準成本法在氣礦成本控制中的應用[J].會計之友,2007,(9).
[3] 劉超.CQ鉆井公司鉆井作業成本控制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06.
[4] 劉志斌,任寶生,等.油價系統模擬及油田企業最優開發報告[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7.[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