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沈陽作為國家唯一的“環境建設樣板城”,實現低碳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作為老工業基地的突出代表,沈陽實現低碳發展目前既有有利條件,也面臨諸多不利條件。科學認識和分析沈陽實現低碳發展的條件和意義,對于合理地進行規劃和布局、進而有效推進老工業基地的低碳發展,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沈陽;低碳發展;老工業基地
中圖分類號:F2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0-0144-02
一、沈陽老工業基地實現低碳發展的條件
1.優勢條件。(1)減排空間大。從產業結構來看,全市2010年第三產業比重僅占44.7%,這一比重低于發達國家:從能源消費結構來看,2009年全市天然氣消費量僅占一次能源消費量的0.64%,加上節能技術水平較低,能源管理漏洞較多,使得沈陽市的能耗強度和能源效率明顯偏低。這說明沈陽市實現節能減排的余地較大,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還有很大潛力。(2)減排成本低。相對于發達國家,中國的減排成本較低。而沈陽市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與工業化中后期的地區相比,鎖定效應不是非常突出,經濟發展方式和能源消費結構的改變都有較大的回旋余地。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不但保證能源供應,而且可以減少碳排放,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降低碳減排成本。(3)生態市建設成效顯著。2009年,沈陽生態市創建工作成果顯著,環境質量不僅得到全面改善,而且環境建設工作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基本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十一五”污染減排指標,比計劃提前了一年。同時,市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綜合治理環境污染,這些舉措在客觀上為低碳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并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4)可再生能源應用基礎較好。沈陽市的地源熱泵技術應用全國領先。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有地源熱泵技術應用面積5 084.32萬平方米,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依據沈陽市地源熱泵發展規劃,2010年底沈陽市地源熱泵供暖面積將達到6 500萬平方米,占全市當期供熱面積的32.5%,超過電供熱、油爐供熱和燃氣供熱面積,僅次了鍋爐房供熱和熱電聯產供熱,為沈陽市低碳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解決途徑,生物質和太陽能供暖亦有一定的基礎。(5)良好的政策、體制和機制機遇。沈陽經濟區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唯一的一家以新型工業化為內容的試驗區,其目的就是要建立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發展模式,這與低碳經濟發展的思路不謀而合。同時,2010年7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其中遼寧省作為首批五個低碳省區試點地區之一。更重要的是沈陽市的創建全國環境建設樣板城項目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關注和支持,并與日本低碳發展的領先城市川崎市建立了廣泛合作。這些均為沈陽市低碳經濟發展提供了絕佳機遇。
2.不利因素。(1)能源結構不合理。目前沈陽市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為主體的能源結構,沈陽市經濟和能源結構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同時,沈陽市快速增長的能源消費需求,決定了以煤炭等化石燃料為主的能源結構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以碳基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是沈陽市向低碳發展模式轉變的長期制約因素。(2)處于發展轉型特殊時期。沈陽市正處在工業化發展的加速階段,實現現代化仍然是沈陽市面臨的最大任務。工業化階段一般大都伴隨較高的碳排放強度。當前沈陽市正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時期,具有較高的能源消費強度;第二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還很大。沈陽市所處的發展階段和老工業基地的地位客觀上決定了沈陽市經濟結構低碳化調整的難度。(3)技術水平落后。技術進步是低碳發展的決定因子或者說是控制因素之一。沈陽市缺少先進的、有利于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因此,沈陽市在實現從傳統發展路徑向創新性的低碳發展路徑轉變過程中,急需創新型低碳技術與暢通的技術轉讓平臺。但是目前落后的技術水平已成為沈陽市發展低碳經濟的嚴重障礙。(4)公眾低碳意識薄弱。當今,在國家堅持經濟結構調整、落實節能減排的形勢下,公眾的低碳意識顯得愈加重要。通過對沈陽市政府工作人員、企業人員及民眾進行低碳意識調研得知,沈陽市公眾低碳意識較為薄弱,而且低碳意識與行為未能合一,急需開展系統化的公眾低碳意識培訓,奠定向低碳行為轉變的基礎。
二、沈陽實現低碳發展的重大意義
1.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為貫徹國家和省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的方針政策,多年來沈陽結合實際,致力于生態環境的改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近幾年,全球氣候問題日益嚴峻,聯合國和各國更加高度關注碳高排放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大影響,更加重視對各國當今和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的不利影響。面對新情況,國際氣候制度和機制也在不斷變化,中國和遼寧省也有新的政策法規相繼出臺。這些新形勢,對沈陽應對氣候變化,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沈陽為有效應對新情況,應該研究新形勢和新對策。
2.搶占未來發展先機。目前,廣東、湖北、浙江、貴州等省正在積極推進低碳經濟發展,以及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漢、成都、無錫、廈門、吉林、南寧、廣州等城市,紛紛加緊制定和實施低碳發展戰略。較具特色是吉林和保定。吉林市成為中國低碳城市標準首選適用樣本。目前吉林市碳生產力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還遠未達到低碳經濟的目標。下一步吉林市將就實現低碳路徑和評價體系作出進一步細化。根據研究報告測算,吉林市的溫室氣體排放在2020年左右達到峰值,到2030年,將降低至基準情景的60%。保定市的最大特點是“中國電谷”。保定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并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集群,該城市很有可能成為中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低碳城市。在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方面,保定已具備了系統的發展思路與產業體系,形成了光電、風電、節電、儲電、輸變電與電力自動化設備制造六大產業集群,相關企業已超過160家。在保定“中國電谷”,還誕生了若干個“中國第一”。目前,“中國電谷”已經形成涵蓋風電葉片、整機、控制等設備產業體系。面對這樣競相發展的趨勢,作為老工業基地的沈陽,更需要加倍努力,奮力急追,構建新優勢,實現新發展,搶占新一輪競爭的制高點。
3.培育新經濟增長點。作為對傳統的“高碳經濟發展模式”的揚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不僅在提高民眾福利、降低發展代價上有顯著的作用,它還蘊涵著某種新興產業革命機遇或時代的到來。傳統的以化石燃料為主的、碳排放為主的溫室氣體高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化石燃料資源面臨日益枯竭、氣候環境壓力不斷增大的新形勢下,已難以為繼。以與傳統化石燃料不同的低能耗、低排放,新能源為代表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這一新的經濟增產方式,已經并正成為城市經濟新的增長點。新的增長點面臨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又屬市場失靈的外部性問題,因此,更需要政府扶持和培育,新增長點發展空間很大,值得培育。沈陽在新能源、新材料、光伏產業、LED產業和服務外包等典型的低碳經濟形態,應重點扶持和培育。
4.促進可持續發展。高效能高排放的經濟,已證明不可持續,而低碳經濟發展的本質是可持續的。因為節約資源、很少或不影響氣候環境,尊重生態并與地球生態平衡的。低碳經濟強調經濟、社會、氣候環境相協調和永續存在。新的以低碳經濟發展為基礎的經濟、社會、氣候環境相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發展模式,已日益成為全球和未來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由低碳為核心而輻射的經濟、社會、氣候和諧一體的發展方式,是沈陽現在和未來的發展重點和方向,是沈陽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堅持低碳經濟發展,就是促進可持續發展。沈陽市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更加注重自然生態、社會生態和人民生態建設,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降低資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實現低碳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5.加快實現全面振興。沈陽市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中心城市,在祖國現代化進程中作出了突出貢獻。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以第三產業為主的全球經濟快速發展,以沈陽為代表的老工業城市由于經濟結構落后、重工業企業多、資源依賴性強,經濟發展逐漸與沿海地區拉開了差距,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實施,沈陽面臨著歷史地位復興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等內在要求,存在大量區域資源環境問題,是低碳城市建設的難點和重點。沈陽市當前能源需求仍將不斷增加,以煤炭消費為主的、能源需求從外市調入的格局短期內不會改變。這就更加需要沈陽市努力實現低碳發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促進沈陽市能源結構向低碳化、清潔化轉變,降低經濟發展對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依賴和消耗,提高全市應對氣候變化能力,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積極探索既有利于快速推動全市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并進一步提出降低碳排放強度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努力探索出一條具有沈陽特色的、實現低碳發展、推動老工業基地加快全面振興的新途徑,在科學發展道路上再鑄老工業基地的新輝煌。
沈陽是遼寧省的省會,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和全國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走低碳發展之路為沈陽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準確判斷形勢,分析面臨實際,借鑒先進經驗,總體規劃設計,抓住發展重點,采取有效措施,實現低碳發展,對于沈陽振興發展具有極其重大的戰略意義。通過實現低碳發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促進能源結構向低碳化、清潔化轉變,降低經濟發展對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依賴和消耗,促進經濟社會保持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勁勢頭,助推沈陽老工業基地在科學發展道路上加快實現全面振興。
參考文獻:
[1] 遼寧省政府.遼寧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2006—2025)[Z].
[2] 水華,王明飛.環境樣板城怎么建?[N].中國環境報,2010-02-01(007).[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