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自由主義思潮侵入大學校園,已經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帶來了不利影響。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警惕新自由主義鴉片的毒害,不僅要靠完善的體制,更需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從新自由主義的含義及其特點出發,主要闡述了這種思潮對大學生的不利影響及其防范對策,希望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有所啟示。
關鍵詞:新自由主義;大學生;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0-0279-02
一、新自由主義的含義及其特點
學術界關于新自由主義的定義多種多樣。國內學者一般認為新自由主義就是積極主張推行一套經濟政策,包括:更少的政府支出,更少的稅收,更少的財政赤字,更少的貨幣擴張,更少的政府干預。有的學者強調新自由主義既不是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也不是指羅斯福新政時期以強調國家干預為特征的新自由主義,而是特指以“撒切爾主義”、“里根經濟學”為代表的一整套新自由主義思想和政策。還有的學者認為,新自由主義是在亞當·斯密的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個新理論體系,它實際上是適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向國際壟斷資本主義轉變過程中而發展起來的一種社會思潮。其主要觀點是:在經濟理論方面,主張“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場化;在政治理論方面,強調三個“否定”,即否定公有制,否定社會主義,否定國家干預;在戰略和政策方面,極力鼓吹以超級大國為主導的全球經濟、政治、文化一體化,即全球資本主義化。
新自由主義思潮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實用主義的雙重標準。即在國內搞國家干預,對外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搞新自由主義。二是“唯我”論。認為社會只是一種供個人實現一己目標的工具。三是極端個人主義。認為每個人的行為都是利己的,不可能有利他的動機和行為,人的行為都是為了追求自己最大的利益。四是推崇個人權利而限制公共權利,貶低和否定集體主義。五是無政府主義。新自由主義者認為大政府是壞政府,實行中央計劃經濟的政府是最壞的政府,管得越少的政府才是好政府,因而必須限制政府的權利,使政府只充當“守夜人”的角色。
二、新自由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新自由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主要是負面的。它動搖了部分學生的社會主義理想和馬克思主義信仰,強化了個人本位和自私自利傾向,歪曲了一些人的正義觀,不利于學生的情感道德培養和全面發展,也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現實生活造成了重大的消極影響。不利于和諧校園、和諧社會建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
1.強烈的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觀念的影響。這主要表現為:一是一些大學生對社會主義產生了模糊的認識,認為不管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有錢就是好“主義”,因此,是否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信念并不重要。二是在專業和學習科目選擇的問題上,以畢業后能否找到一個好工作為標準,往往是哪個專業熱門就填報哪個專業;在學習科目的選擇上,事先把學校安排的各門課程以其實用性為標準排序,對那些自認為對將來找工作有用的課程就努力地去學習,而自認為對自己沒用的課程就采取“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的態度。三是創先爭優為獎金,申請入黨為“黨票”。要說如今大學生不追求進步,不創先爭優,那也不是事實。但是,一些大學生創先爭優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完善自己,而是為了實實在在的獎金和獎品;同時,當今大學生要求入黨人數的比例較高,這本是一個值得欣慰的好現象,但是,有些大學生之所以爭取入黨,并不是因為自己真正懷抱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追求進步,而是為了獲得一張“黨票”,取得某種資格,以便在將來評優、擇業、晉升等問題上為自己增加一個有分量的籌碼。四是在處理人際關系上的實用主義傾向。有些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奉行的價值標準不是志同道合,互幫互助,而是奉行“有奶便是娘”、“有用就是朋友”、“多個朋友多條路”的信條;在和老師的交往中,不是想從老師那里學到更多的知識,而是想和老師搞好關系,以便在考試或論文指導等方面得到老師的關照;在愛情婚姻問題上,也有不少大學生崇尚實用主義的愛情觀,如“找女友就是找性友”,“找個男友就是找張銀行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觀念在當今大學校園里頗為流行,高尚純潔的愛情婚姻觀已經被赤裸裸的“金錢”和“性欲”觀所取代……。
2.全面的市場交換主義觀念的影響。新自由主義思潮中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認為市場經濟是人類社會最合理最高效的經濟模式,人類社會的一切活動都是市場交換行為,一切資源都應該交由市場自由配置。目前,這種全面的市場主義觀在大學生中的突出表現,就是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奉行一種市場主義的判斷標準。一些大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行為與道德、奉獻和責任感基本上沒什么關系,只是一種簡單的為了獲得工資而出賣勞動力的市場行為,教師的責任感實際上只是表現為在教學紀律的約束下,對工資和社會地位的追求;他們甚至認為,學生交費上學,實際上就是一種花錢向學校及其教師購買商品及服務的典型市場行為,老師講課,學生聽課,就是一種以金錢為媒介的商品或服務的買賣行為。因此,在一些學生看來,只要交了學費,上不上課完全是學生自己的事,與老師和學校無關,老師和學校管不著,也不應該管,學生交了學費不上課,就等同于一個人支付了某種服務而放棄享受這種服務一樣那么簡單。
3.極端的個人主義觀念的影響。極端的個人主義和唯我主義是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典型表現。目前個人主義和唯我主義在大學生中頗有市場。一些大學生認為,人的本質是自私的,在市場經濟社會,“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天經地義的,因此,人的行為都是為了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雖然也有人為他人和社會作出了貢獻,但那并不能說明他有利他性的動機,僅僅是一種“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的客觀效果而已。基于這種思想認識,一些大學生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把個人利益置于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上。他們不關心國家大事,缺乏社會責任感,遇事明哲保身;喜歡耍個性,出風頭,突出自我,我行我素,團隊意識差,缺乏合作精神,不考慮自己的行為給社會和他人帶來的不良影響。
4.絕對的自由主義和無政府主義觀念的影響。絕對的自由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是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基本理念。由于中國大學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新自由主義所主張的絕對自由理念正中了一部分自由散漫的大學生的下懷。于是,在如今的大學校園里,校紀校規幾乎成了一紙空文,形同虛設,其權威性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如大學生談戀愛是高校中一個永恒的話題,目前對大學生談戀愛的規定,由原來的明文禁止,到不支持也不反對,再到可以結婚。在這種寬松的氛圍下,大學生在校外租房的現象比比皆是,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也層出不窮。于是,上課是學生的權利,不上課是學生的自由,大學課堂已變成了一個自由市場,學生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校園的正常秩序受到了嚴重的干擾和影響。
三、抵御新自由主義對大學生不利影響的對策
新自由主義的不良風氣猶如精神病毒,侵蝕著社會,也侵蝕大學生,不利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不加以遏制,將會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我認為,應采取以下對策來抵御新自由主義對大學生的不利影響。
1.辯證分析其價值與局限,充分認識其本質和危害。當前不僅要具體分析不同的思潮,也要具體看待同一思潮的不同觀點。這就要求我們加大對新自由主義理論研究的力度和深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理論層面上解決問題,這是引導或批判社會思潮的第一步,而且是關鍵的一步。新自由主義已經由學術理論嬗變為西方壟斷資產階級對社會主義實行和平演變、對發展中國家推行新殖民主義的思想武器。“華盛頓共識”在拉美等國的實踐給這些國家帶來嚴重災難,也使它遭到越來越多的反對和拒斥。新自由主義對中國的改革也產生了消極影響。我們對此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堅決反對把新自由主義作為改革的指導思想。
2.盡快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加強宣傳和教育構建具有廣泛感召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可以引領和整合多樣化的社會思潮,形成健康向上、和諧融洽的社會思潮主流。我們要積極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四項基本內容,加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努力用馬克思主義的一元化指導思想引領多樣的社會思潮,同時不斷創新、發展和豐富馬克思主義。以回擊新自由主義的挑戰。
3.著力解決好現實中的突出問題。這是從根本上戰勝新自由主義的有力措施。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積極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有助于消除新自由主義在中國存在的社會現實條件。同時,我們也要重視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高校要以學生為本,加大師資和情感投入,使學生切實感受到學校、國家和社會的關心及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總之,新自由主義思潮是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對其進行科學分析,對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正確引導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使其成為振興中華民族的主力軍和后備軍,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依托,積極抵御和消除新自由主義的不良影響,幫助大學生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黃宜亮.社會主義義利觀——面向21世紀的價值選擇[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O2.
[2] 李成瑞.談談什么是學界“主流”的問題[J].中華魂,2006,(1).
[3] 陳升.當代青年評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J].中國青年研究,2O07,(1).
[4] 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5-06-27(1).
[5] 高向東,李延生.新時期大學生思想狀況及特征的調研與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5).[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