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家族化”使職業經理人上位。
70歲生日前,美的創始人何享健終于決定交出手中的權杖。
何享健沒有將公司付于家族成員之手,而是交給了一班職業經理人打理。這種在國外司空見慣、國內家族企業卻鮮見的傳位方式,并非何氏事先謀劃的產物,而是囿于各種因素之下的權衡之舉。
第一代創業者漸漸老去,兒女卻不愿或不能接班,這是當下越來越多中國家族企業面臨的窘境。美的式傳位,開啟了職業經理人的時代。
權杖的新主人
2012年8月25日,美的集團正式宣布,集團創始人何享健不再擔任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接替何享健擔任集團董事長,并擔任上市公司美的電器董事長和總裁。
在美的內部,方洪波被稱為“坐飛機升上來的老總”,可謂青云直上,而借給他這朵云的,正是美的總裁何享健。
方洪波曾是《美的》企業報編輯,兩次陪同何享健考察廣東市場,方將其觀察到的市場情況進行整理總結,并適時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的膽略和見識,給何享健留下很深的印象,何享健便提拔了方洪波。
如今,方洪波接過何享健的權杖后,擺在他面前的是推進美的的戰略轉型。對此,他不愿過多表態。顯然,他更愿意像“何老板”那樣,做個低調、務實的企業家。
從去年開始,美的就逐步推動戰略轉型,改善產品結構、提升經營質量,提高經營效率,嚴控企業風險,并陸續在組織、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和調整。
方洪波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大刀闊斧地推進美的電器的戰略轉型。為提升盈利能力,今年上半年將產品型號由去年的2.2萬個,減少至1.5萬個;洗衣機事業部砍掉貢獻低及虧損的客戶,客戶優化率達48%;并投入9億元推進品質整改;將出口業務的重點由OEM轉向本土化經營。
對于正在推動的戰略轉型方洪波強調,美的轉型目前效果明顯,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剛剛披露的美的電器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美的電器實現營業收入390億,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近21億,同比增長6%;綜合毛利率21.2%,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在家電行業整體出現下滑趨勢的大背景下,美的電器仍能實現毛利率和凈利潤的持續提升,表明自去年開始實施的戰略轉型持續深入并成效明顯。
“叛逆太子”放“單飛”
在幾大富豪的“太子”、“公主”中,何劍鋒大概是最叛逆的一個,他不僅不想繼承父親創下的家業,還在上風高科另起爐灶。盡管何享健很想讓他回美的集團,也“逼迫”過他多次,但何劍鋒始終不愿回歸。2007年,在浙江上風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會選舉中,何劍鋒當選為董事長。
相比父親的制造業天下,何劍鋒最感興趣的也還是資本市場、金融產業。
美的集團官網在介紹何劍鋒的簡歷時,用了如下詞匯: 何劍鋒,男,45歲,本科,盈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浙江上風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12年8月起擔任美的集團董事。
可以查到的何劍鋒創業履歷顯示,1994年4月,何劍鋒自立門戶創業,成立了順德市現代實業公司,涉足小家電OEM制造;1995年10月,涉足家電商貿行業,成立廣州東澤電器公司 ;1997年9月,涉足電子產業,成立順德北滘盈科電子公司;1999年9月,收購國家二級企業鷹牌集團華英風扇廠,成立順德金科電器公司。僅看這些公司名字,不難發現何劍鋒的創業半徑并未走遠,其注冊公司的集團總部與美的集團總部同在順德北滘鎮,與美的空調工廠僅一路之隔。
1999年11月,何劍鋒涉足空調用銅管產業,成立合資公司湖南長峰銅管有限公司;2000年,何劍鋒在公司內部實施集團化運作模式,在順德盈科與蕪湖盈科基礎上,成立電子事業部,并于2001年9月全面推行事業部運作模式。
一位美的員工分析,“大少”不想進入美的集團,一方面是覺得,美的是由何享健一手創立的,“老爸”在美的集團里威望很高,自己恐怕很難超越,而且美的集團里已經有一幫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他要想順利地接替老爸的位置,恐怕還需要威望和能力的積累。以他已有的經歷,可能無法服眾。而且,相對于實業,何劍鋒個人更偏愛金融和投資,他不大想重復父親走過的路。
家族仍是掌舵者
其實,美的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營企業。1968年,何享健帶領28位居民集資5000元創辦北滘公社塑料生產組,在計劃經濟的夾縫中頑強生存。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各地掀起新的改革浪潮,當時的廣東省在大力推行股份制改革試驗,當地企業卻對此有顧慮,誰也不愿意第一個吃螃蟹,何享健卻認定這是一個契機,推動美的進行股份制改革,并于次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鄉鎮企業身份上市的公司。
據一位知情人士分析,當時的體制不允許何享健把自己的兒子放進公家的企業。
何享健選拔職業經理人的核心理念取自海爾的“相馬不如賽馬”,美的對這一理念稍作修改,“先相馬,后賽馬”。美的“去家族化”也正是從這一路徑開始的。
1997年,何享健開始將美的劃分為5個事業部,次年,便印發了厚達70頁的《分權手冊》。這部美的“基本法”詳細規定了總部和產業集團、事業部的定位、權限劃分以及決策權的歸屬。
除了分權,為了更好地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干勁,美的還為職業經理人提供了令同行望塵莫及的薪酬。在這個過程中,職業經理人逐步成為主導企業經營的中堅力量。方洪波便是在這一過程中脫穎而出的。
何享健為了選出真正的優秀者,對旗下的職業經理人進行了長達十多年的觀察和考核,“就像‘賽馬’一樣,讓各個事業部的領頭人分頭奔跑,最終看誰優秀,就將大權交給誰。”
最終,何享健選擇了方洪波,黃健擔任副職。沒有何家人,也沒有空降兵,都是“老臣子”掌權,如何保證何氏家族的利益?
何享健曾說過,“家族不是經營者,也不是企業家,而是成為股東。”如今看來,這正是何享健安排的最獨特之處。
在新架構中,何享健仍然是實際控制人,通過查詢工商資料發現,何享健及其兒媳婦盧德燕共同持有美的控股有限公司100%的股份(何享健94.55%,盧5.45%),何劍鋒也順理成章地代表美的控股大股東出現在美的集團的董事會中。
對于何享健卸任后,是否完全退休,美的集團高級副總裁黃曉明表示,何享健將繼續擔任美的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個人并不退休,只是更多分權管理和授權經營,將繼續以創始人和大股東的身份關心支持美的的發展。換句話說,何家還是絕對掌控著美的的未來。”
何家既然是美的集團的大股東,在大的方向和策略上,就還是他們說了算,只是在具體經營上,他們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