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提示:
1)回顧2012年:我們面臨的是異常艱難的市場環境:經濟增長同時面臨周期性下滑風險和結構性轉型壓力,數據波動屢次造成“假復蘇”;政策面則更加復雜,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言論貫穿全年,同時疊加換屆、維穩,讓人眼花繚亂。
2)展望2013年:將繼續走在結構性再平衡的道路上,投資端可能的正向推力來自基建領域,取決于政府是否有必要適度發力穩增長。后周期的消費端則面臨繼續下滑風險。在經濟增長不出現系統性改善的背景下,企業盈利不會出現趨勢性改善。
3)政策走勢預判:未來關注國內政策一年內尤為重要的兩個時點:第一個是2012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增長和通脹問題的定調;第二個是關于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這可能需要等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明年3季度末4季度初)可能才會出臺。
二、市場格局分析:
隨著十八大維穩行情的結束和“后維穩”階段自然下跌行情的展開,市場多空力量在這持續兩個多月的一整個回合里未能分出高下,如圖1中所標柱,指數仍然未能擺脫(2100,2150)這一日線震蕩中樞的吸引,繼續維持著日線震蕩行情的性質。但是考慮到原本十八大因素是比較有利于反彈行情展開的,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多空平衡,實質上我們可以認為市場仍舊是維持在弱勢狀態中的。另一方面,接下來年關將近,各路資金回籠壓力不小,市場創造出交易性機會的概率很小。所以總體來說對于短期內的行情,筆者找不到整體看好的理由,實戰中宜以觀望、逢反彈收縮戰線、等待日線大陰后買入等策略為妙。
三、 回顧與展望
回顧2012年,對于A股投資者顯然這不是一個容易的年份。眾所周知,中國經濟的增長同時面臨周期性下行的風險以及中長期結構轉型的壓力。自2011年中開始經濟增速開始顯著回落之時,就不斷的有投資者預期政府可能出手穩增長,而經濟數據上的擾動也導致市場對經濟走勢出現或多或少的誤判。相比經濟環境的復雜性,2012年A股面臨的政策環境也一點不給投資者“省心”。2012年以來,政府部門領導關于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言論基調反復交替出現,不同領導流露出的側重點各有差異,讓投資者在多數時候對政策方向感到非常茫然。再加上十八大黨政領導的全面換屆,市場人士更加無所適從。
就A股市場走勢方面,如圖2中所示,我們可以看到2012年市場表現受到明顯的政策干擾。這種干擾主要來自三個方面:(1)對于短期經濟政策朝寬松方向微調的預期同實際政策調整情況以及效果之間的偏離:(2)重大政治事件之前的全面維穩舉措,在今年尤為突出;(3)中長期制度性改革政策逐漸釋放,帶來相關行業的估值提升。這樣的情況值得筆者和投資者們認真反思,深入研究。
展望2013年,筆者在此嘗試對經濟各主要領域都簡評一下,僅供有心讀者參考。
地產:地產高庫存以及政策不確定性對開發商開工意愿的制約將持續存在,因此地產新開工和投資的同比增速將繼續維持在現有平臺上,這也意味著地產投資端不會給實體經濟改善帶來驚喜。
制造業:過去一年多需求環境的惡化(很大程度上也受到 地產行業不景氣的影響)導致制造業庫存壓力陡增,同時產能利用率也大幅下滑,在此后的不短時間內都難以看到下滑的底部。
出口:有了今年糟糕的外圍環境,整體而言明年出口可能不會是負面拖累,但是隨著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和歐美發達國家對中國出口的限制和制裁,出口難以構成拉動經濟的動力。
基建:我們知道絕大多數基建投資是政府主導的投資行為,現階段經濟增長乏力,而政府的負債水平還低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我們有理由認為“穩增長”的主要手段仍然在基建領域。同時,隨著民間資本更多的參與,相關的市場投資機會也會層出不窮的。
消費:作為拉動經濟的第三架馬車,消費的力量在中國一直沒能真正被刺激起來,畢竟消費真正的啟動還缺乏根本的制度性支持,所以盡管擴大內需的口號喊了很久了,但實際效果并不明顯。對未來的一年,筆者也不報很高的期望。
結構上,LME銅周線繼續維持收斂三角形形態,短期內下軌支撐有效,RSI指標顯示震蕩中多方略微占優。基本面,本月末歐洲最持久的風險點希臘出現緩和,而歐盟核心國家也出現一些利好數據,這在短期對市場形成支撐,但是隨著歐盟七年一次的預算談判進展不順,同時,美國在對于歐洲的態度上始終沒有放松,指望銅價很快向上突破也不現實。建議投資者在日線的級別逢低吸納,耐心等待突破的到來。12月預估區間(7450,8600)。
導致黃豆價格過去三個月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南美黃豆播種面積的超預期以及近期南美天氣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而顯得風調雨順。未來三個月,影響黃豆價格的最住要因素仍是南美黃豆的生長狀況。那么對于這一個全球性的農產品品種,在三個月跌去超過20%的當下,在南美豐收預期已經被市場消化的當下,筆者已經感受到一個很不錯的中線做多機會的到來。當然,這僅是從預判的角度來講,激進的投資者可以在12月嘗試逢低吸納;如果從客觀評估的角度,則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等待下跌波段末端的成熟,再做定奪。12月預估區間(1350,1500)。
很少見到近期亂成一鍋粥的局面:評級機構因債務危機而頻繁下調歐元區國家評級。但市場關注的焦點不僅在歐洲,美國財政懸崖也成為市場高度關注的焦點。就風險市場而言,歐債危機與美國財政懸崖都應是利空的題材。就美元、歐元兩大最重量級外匯市場而言,上述兩大題材作用力是相反的:美國財政懸崖會打擊美元信用,進而利空美元;歐債危機的延續會打擊歐元區聯盟的信用,進而利空歐元。盤面上看,市場合力的運作顯得非常有耐心,這種耐心不斷撥弄著很多立場不堅定(或沒有立場基礎)投資者的神經,讓他們在頻繁的搖擺操作中增加持倉成本,或積少成多地擴大短線操作損失,讓信心受挫。而當大多數人受不了的時候,則正是行情一騎絕塵的時候。筆者當然堅持一貫的看多觀點,同時不管投資者是否認同這樣的判斷,筆者還是建議盡量認準一個操作方向,背靠對自己有利的位置開倉,耐心持倉,杜絕追漲殺跌,等待市場揭曉謎底。12月預估區間(165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