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兒子去了寄宿制學校,我的心也好像被兒子帶走了,整天心神不寧。不是擔心兒子吃不好,就是擔心兒子睡不好。
天氣稍一轉涼,我考慮到兒子鋪的褥子不夠厚實,趕緊打電話給鄉下的母親,讓母親做一條加厚的褥子。
母親連聲說,好,好,好,做完我就給你打電話。第二天一大早,母親的電話就打過來了,說,褥子做好了,抽空來拿吧。
中午下班后,我開車直奔超市,狂掃兒子愛吃的零食,然后,馬不停蹄地開車,回鄉下的老家拿褥子。母親做的褥子里外全新,柔軟舒適,我很滿意。因為擔心過了學校放學的時間,不讓家長探視。我急急忙忙把褥子裝上車,沒顧上和母親說幾句話,就去發動車。母親隔著車窗沖我擺手,我以為落下了什么東西,搖下車窗。母親說,路上別急,開慢點兒!我說,知道了。等我走了很遠,從后視鏡里看到母親還站在家門口。
到了學校,學生們都在教室午休。看兒子在課桌上趴著睡得正香,我沒叫醒兒子,和同宿舍的學生要了宿舍的鑰匙,去兒子的宿舍,把褥子鋪在床單下面,并把一大包零食放在床上。一想到兒子晚上睡覺時,會感覺到床舒服了很多,就會發現他的老媽給他鋪好了新褥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兩周后,兒子放假回家。和我聊同學、聊老師,我突然想起給兒子鋪的新褥子,隨口問道:“兒子,媽又給你加了一條褥子,睡覺感覺舒服多了吧?”兒子一愣,沒心沒肺地說:“啥時鋪的,不知道,沒感覺呀!”
我一聽這話,心里的失望,如潮水般襲來。心想,老媽勞神費心,給你送去溫暖,你都不知道,感知能力太差了吧。失望之余,只一瞬間,心里咯噔一下,腦海里呈現出70多歲的母親連夜趕做褥子的情景,還有母親站在家門口望著我離去的身影。心里一酸,眼淚流了下來。母親給我的溫暖,我不是也沒有用心感知嗎?
俗話說“自古恩往下走”,父母給了孩子們無微不至的愛和溫暖,等他們需要子女關懷的時候,子女們又把愛給了下一代。
人生道路上,沒有誰可以與父母永遠同行,愿我們且行且珍惜父母給我們的愛,不僅讓愛和溫暖往下走,還應該讓愛流動起來,形成愛的磁場,讓父母盡情享受子女回報給他們的愛。責編/張立平 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