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窗前有十多種花草樹木,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兩棵楊柳樹,一棵長得很茂密,一棵正在成長。我們把它們叫做“爺爺”和“寶寶”。它們長在小溪的邊上,溪中有它們的倒影,當風吹來時,楊柳們左右搖擺,好像在跳舞。當風停時,楊柳就停止了舞動,靜靜地站立,好像是一個乖小孩,守在小溪邊上,聆聽著小溪的歡唱。
我家窗前,顏色四季都不同。但我最喜歡夏天和冬天。因為夏天時我家窗前是碧綠碧綠的,冬天雖然樹上光禿禿的,但是偶爾會掛上雪花,望去雪白雪白的,像一串串棉花。
小區里有一條小溪,小區外有一條大河,它就是我們的市河,一大一小兩相呼應,非常美麗。市河中總有各種各樣的船只駛過來,劃過去。我從小就非常喜歡船,所以每當船開過來的時候,我就趴在窗前看,直到船消失在我的視線中。大河很寬,夏天的時候水漲得很滿,它就像很多人的性格一樣,很溫和。只有船經過的時候,風吹來的時候,它才會泛起波瀾,而平時就顯得非常平靜。雖然它很溫和,也很美,但我卻喜歡大海的波瀾壯闊,下次我一定要去看看真正的大海。
河的旁邊是一條寬闊的馬路,它是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每天都有來來往往的車子快速的經過這里。除了汽車,還有摩托車、三輪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到了晚上的時候,會看到很多的人,因為他們都出來散步了,我們也經常會沿著大河去散步。
再往西十幾米,就有一所最好的中學和最好的高中,媽媽告訴我:我以后爭取要上這兩所學校。每天望著這兩所學校,我心中充滿了信心。
我家的窗前,有這么美麗的景色,也有我理想中的學校,我生活在這里,感到非常的愉快。我一回家就坐在窗前做作業,一邊做著作業,一邊欣賞著美麗的風景,真是幸福極了!
退隊·告別·成長
何曉彤
周四下午退出少先隊,最后一次敬禮,是極其莊嚴的,如同第一次敬禮一般。2005年12月,我成為了少先隊的一員。還記得那個莊嚴的時刻,站在體育館的臺上,暖黃的燈光照射在身上。那一刻,我作為班里面第一批進入少先隊的成員,感到無比光榮。
2012年6月7日,我離開了少先隊,從此不在升旗儀式中戴上紅領巾。最后一次敬禮,看著國旗,竟是有些想哭的感覺。最后一次唱隊歌了,又想起2010年那天的鼓號隊比賽。退出少先隊,我已無法加入鼓號隊了吧?那一切,就永遠埋藏于我的記憶當中……
站在學術報告廳的領獎臺上,拿到最后一張“優秀少先隊員”獎狀。想起去年暑假,在家看著初二的年級博客。看著他們領獎的照片——優秀隊干、優秀隊員……這看起來名額特別少,我想象著:假如一年后我是其中一員,那是多么光榮的事情!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一年后,我的愿望竟然實現了!我站在臺上,看著黑壓壓的人群。看著鼓勵我前進的老師;看著朝夕相處的同學;看著眨巴著眼睛的閃光燈;看著我手中那張來之不易的獎狀,我竟有些想哭了。
畢竟,這是最后一張了。而且,全班只有兩個名額。一切如夢境一般,實在讓我有些不敢相信。只因為,我原本小升初的成績離這里的分數線,其實,還差那么卑微的一分。當初來到這里,差不多只是排到年級400名吧。如今,我已排到年級41名。這里,讓我發憤圖強;這里,讓我不斷進步;這里,讓我踏入青春;這里,使我成長……
小學時“優秀少先隊員”幾乎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有時候,我甚至不太重視這張獎狀。而現在,一切回到現實的時候,旁邊站著的是班長。讓我想到,現在,得到這張獎狀,一定要好好保存了吧。我們準備下臺,然后又開始我們新的旅程。
大會上不斷提到告別童年,每個班的誓詞差不多都有“童年”“青春”“明天”等字眼。我真的想時光倒流,回到我最熟悉的最喜愛的童年時光。可惜我們總有成長的一天,總會告別人生的一個個階段,然后再一步一步地走向成人,走向衰老。
有人感慨,快要升初二了。我不禁感覺到時間行走之快,一年就這么過去了,猶如流水一般,在我眼里,還只是眨眼間的事情呢。
我們仍然在懷戀我們的小學童年時光,我們仍在討論我們一年前小升初的成績,我們仍清楚地記得畢業那天的成長的喜悅與離別的傷感。一切一切,似乎都飛速地晃過去了。有人說“我還沒有懷念完小學呢!時間過得真快!”是的,我仍然熱愛著那所學校,那所帶給我童年回憶的學校。
我們已告別了童年,踏上了青春的征程。那么,讓我們一起微笑著,迎接青春的風雨,欣賞雨后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