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通過多年的事業單位工作經驗的總結,提出了經濟管理的若干意見,以供事業單位相關工作人員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新形勢;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目標
我國事業單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事業單位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因此,事業單位的改革更具有緊迫性和重要性。事業單位應該從自身特點出發,結合國內外的主要經濟形勢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相應的經濟改革。
一、我國事業單位的基本性質和特點
從根本上來說我國的單位總體分為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企業單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機構,而事業單位則是為了提高國家的基本職能更好的服務大眾的非營利性機構。事業單位是由國家這一主體依據社會群眾的基本需求,本著公益的基本原則而建立起來的。事業單位的主要籌劃者是中央政府,由于事業單位不以盈利為目的,所以其辦公費用,工作人員薪水待遇等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事業單位主要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宗旨,因此它涵蓋的范圍比較廣,基本包括百姓日常需要的科學、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傳統的事業單位由于不需要自負盈虧,所以對國家財政的依賴性比較大,一方面給國家的財政支出帶來較大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弱化了事業單位的基本職能和工作效率。新的市場經濟模式下,競爭成為市場的基本形式。事業單位受到市場經濟的沖擊,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事業單位需要進行整體的改革,首先應該實行關鍵性的經濟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強化自身的服務能力,更好更快的為百姓謀福利,促進社會主義公共事業的穩步發展。
二、我國事業單位的基本職能
事業單位作為政府的一個服務窗口,它的基本職能是服務百姓大眾。比如國家大力倡導的九年義務教育活動就是由國家提出的一項完全公益活動,學生不需要繳納任何的學習和書本費用。除此之外,國家事業單位的基本職能還體現在部分高等教育,醫療保健等,它們在向社會提供的是一種具有一定外部效益的準公共性服務產品。所以在新的市場形勢下,在確定新的事業單位工作目標時,首先,應該保證堅持事業單位的基本服務方向,并將事業的單位的管理納入到法律范圍之內,切實保證事業單位的管理目標的確定科學而合法;其次,事業單位的管理目標的確定必須與市場經濟實際情況相融合,改變以往對國家財政撥款的片面依賴,不斷適應新的經濟情況和經濟需求,將單位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作為事業單位的另一目標。
三、我國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目標
我國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目標是指事業單位從事經濟管理活動所期望達到的目的,它決定著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的基本方向,同時也受制于事業單位目標。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目標主要需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方面是事業績效的最大化作為我國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目標是否合適。第二個方面是應該使用事業績效最大化還是凈收入最大化。在西方社會中非營利性組織的經濟管理目標是凈收入最大化,因為這樣更有利于保證減少成本,合理利用配置資源。但是由于我國的經濟體制和國情不同,如果也將凈收入最大化作為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目標,就很難保證所提供的公共產品的質量和數量要求,十分不利于實現事業單位的雙重目標。可見,敬愛能事業績效的最大化最為我國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目標更符合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從目前國內事業單位的資本運作規律來看,可以將經濟管理目標分為四個方面的內容,具體來說由籌資管理目標、投資管理目標、成本管理目標和分配管理目標組成。
1.事業單位的籌資管理目標。社會主義社會進步一個突出表現即為,社會的基本服務職能范圍擴大,服務質量有所提高。作為一個服務性質的機構組織,事業單位首先應該保證其基本的籌資渠道和籌資額度。為了進一步的適應市場經濟的運作模式,事業單位應該改變對國家財政資金依賴性。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完善,需要強大的公益性服務作為支持和依托,這間接要求事業單位必須不斷發展,提供足夠數量和質量的公益性服務產業,逐步的擴大資金融通和籌備渠道,實現事業單位資金籌劃的多元化。通過實踐的調查表明,事業單位的籌資渠道多種多樣,首先可以依靠部分組織或者是個人的捐款,部分企業家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沒有忘記公共事業的建設,對事業單位給予了大量財力和物力的捐贈。其次,可以依靠事業單位的部分服務性收入,事業單位雖然不是以營利性為目的的組織,但是在其服務的過程中也能夠增加資金的收入,再次,可以依靠事業單位自身科研項目取得的成果資金獎勵,最后可以接受國外的經濟援助,比如國際銀行的貸款,國際組織的捐助等等。事業單位在擴大籌資渠道的同時,應該對多種籌資渠道進行客觀合理的數據分析,合理的校對不同方式隱性的籌資風險和籌資代價,盡量選擇投資風險較小的籌資方式,保證事業單位的基本建設。
2.事業單位的投資管理目標。以往的事業單位對于國家資金依賴性過強,不能使國家撥款得到合理的利用,受市場經濟模式的影響,事業單位也應該樹立全新的投資目標,實現國有資金最大利用效率。首先事業單位的投資與企業的投資有所差別,它主要包括事業單位有形資產的投資和無形資產的投資兩個方面。有型資產的投資包括事業單位辦公地點的建設,辦公器材和設備的引進等。無形資產包括事業單位人才的引進等。事業單位的投資問題之所以成為經濟管理的重點,是因為近年來在經濟的帶動下,事業單位的可流動和投入的資金相對有所提高,而大量資金的利用效率直接關系到事業單位的工作質量和水平。為此,事業單位應該對現行的經濟環境作出合理分析和科學的未來規劃,選擇正確的投資方向,進行分散型投資以降低投資的風險,保證事業單位的正常運作的同時增加事業單位的投資效益。
3.事業單位的成本管理目標。隨著經濟形勢的改變,績效作為一個新的經濟概念,逐漸走向了企業之間的成本管理中,事業單位也應該適當的引進績效管理辦法,對于成本的管理應該走出對資金收支管理的局限。引進績效成本管理辦法首先應該根據事業單位的特點制定行之有效的績效成本核算體系,包括,明確成本計算的基本數據和基本內容,選擇合理的成本績效運算公式,并結合專業的計算人員和網絡設備,保證計算結果準確可靠。通過績效成本的運算體系能夠為事業單位節省經濟開支,也能夠提高事業單位的經濟利用效率,一方面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另一方面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職能。
4.事業單位的分配管理目標。事業單位不是盈利性機構,所以不需要企業中的成本,效益等盈利性質的分配,但是對于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需要進行必要的工資收入分配。建立公正公平的分配制度,有利于提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更好的促進事業單位的服務職能的實現。為此,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工作人員的業績實行安按勞分配,增加工作能力強的人員的工資額度,降低工作能力差的員工的工資額度,該種技術手段一方面能夠提高業務能力優異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另一方面也能夠刺激業務能力水平較低的工作人員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事業單位應該進行改革。經濟的改革需要循序漸進,首先應該明確具體的經濟管理目標,進而在目標的指導下進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改革。通過以上全面的經濟管理目標的確定,我們可以預測,未來的事業單位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好的服務于人民,服務于社會。
參 考 文 獻
[1]蔡新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的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09(22)
[2]莊玉杰.新形勢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目標的探究[J].經營管理者.2010(21)
[3]張靜,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把脈[J].企業導報.2009(12)
[4]那俊穎.有關新形勢下事業單位經濟管理目標的探[J].經營管理者.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