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對標管理的內涵,進而探討企業發展中的對標管理的實施。
【關鍵詞】對標管理;模式;企業發展
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保持世界復印機市場壟斷地位的施樂公司遇到了來自國內外競爭者特別是日本企業的全方位挑戰。佳能、東芝、Savin、NEC等公司以施樂的成本價銷售產品仍能獲得較好的利潤,而且產品開發周期和產品開發人員分別比施樂短少幾乎兩倍。結果施樂的全球市場份額從先前的82%跌落到35%。為對付這種強力競爭,施樂不得不放下老大的架子,發起了向日本企業學習的運動。它一方面從其與日本佳能合資的企業里獲取對方的一手情報,包括理念、流程、績效、營銷手段、管理方式等;另一方面買進日本的復印機,通過“逆向工程”,從外向內一一分析其零部件,從而在復印機市場上重新獲得了競爭優勢。
一、對標管理的內涵
關于對標管理的涵義,美國著名管理專家菲利普·科特勒是這樣闡釋的:“一個普通的公司和世界級的公司相比,在質量、速度和成本績效上的差距高達10倍之多。而benchmarking是尋求在公司執行任務時如何比其他公司更出色的一門藝術。”而最早采行對標管理法的施樂公司前總裁認為:“Benchmarking是一個不斷地和競爭對手及行業中最優秀的公司比較實力,衡量差距的過程。Benchmarking實質上是將我們的注意力由削減價格、控制支出等方面移向外部,去了解和關注那些真正為消費者所注重的內容。”顯然,經營者眼里的對標管理,是一種以比較、衡量產品、服務和經營管理為基本內涵的學習與發展過程。對標管理具有以下特點:(1)對標管理具有現實可比性。對標管理的標桿不是建立在空中樓閣或書面上,而是活生生的現實實體。(2)對標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對標管理重視實際經驗,強調具體的環節、界面和流程。將標桿細化到經營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對照細節進行比較,因而能夠比較容易地取得實效。
二、企業對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謹防“標桿”企業施放虛假信息迷惑追趕的企業。由于商場如戰場,有些“標桿”企業為迷惑超越者而傳播過高或偏低的信息,使趕超者誤入“陷阱”,會給對標工作造成經濟損失。(2)要為提供交流信息的企業保守指標秘密。企業在競爭中有合作交流,在戰略聯盟系統中的企業也會交流指標信息等,企業必須謹慎從事,不能違反協作間關于指標保密的規定。(3)經營者要主動領導和參與對標工作。開展對標管理成功企業的經驗表明:在技術系統開展對標超越難度相對較大,經營者或主要管理者能親自領導和提供服務支持,對標管理工作才會開展得更好。(4)標桿的各種具體情況不可能與自身企業完全一致,不能因各自工況不同而認為對標沒有意義。
三、對標管理模式在企業發展中的應用
(1)構建對標工作領導組織機構。即訂出組織的學習比超計劃,作好內部溝對通、咨商、討論與交流,以便盡可能地完善學習比超計劃并有效實施笪改進行動。學習比超計劃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習比超目標,改進措施:與步驟,改進時程表,管制點與檢查點,衡量標準,資源需求,激勵政策等。需注意和強調的是學習比超計劃須與企業戰略方向吻合;三須安排好人財物等資源的取得與分配;須預期可能的阻力并準備預應Y措施;對制定的趕超目標以及將采取的措施須在公司中高層及全體員工中征詢意見、反復交流,并根據大家的建議修正擬定的績效目標。(2)構建對標工作管理制度,建立過程控制制度。過程控制應包括目標保證、過程控制和監督評價三方面措施。企業對標管理職能部門,明確工作職責,由其負責對標指標的過程控制管理,制訂對標規劃和階段性目標,制定完善的對標管理規章制度,及時提出階段性的控制和改進要求。專注在顧客的需求上,成員接受對標管理訓練,并具有流程分析觀念盡可能找到最佳典范研究他人之前,先徹底了解自己置愿意改變,能接受新觀念,有效法他人之胸懷摹平時就搜集整理信息。(3)構建對標工作常態化管理機制。企業的目標和重點工作會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市場的不斷變化而進行經常性調整,而對標數據是企業做出調整決策的重要參考,所以,建立常態化對標機制,將對標工作推至日常化,是開展對標管理的一項重要目標。對標管理本身是一個動態的、開放性的、非規定性的管理體系,要建立常態化的對標管理機制,將對標工作日常化。要根據本單位、本行業特點,建立特色對標體系,開展對標工作。
參 考 文 獻
[1]王品哲.關于企業對標管理的一些思考和認識[J].企業管理.2009(8)
[2]張海英.加強對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現代商業.2012(1):128~130
[3]酈守龍.企業對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現代商業.2012(1):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