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風險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從企業的長遠發展看,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十分必要。本文針對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高企業負責人責任意識、健全內控制度、提高內控人員素質、重視內部控制評價等有關措施。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措施
一、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性
內部控制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企業管理活動中的一種自我調整和制約的手段。內部控制按其控制目的的不同,一般分為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兩大部分。內部會計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護財產物資的安全性、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性以及財務活動的合法性;管理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證經營方針、決策的貫徹執行,促進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工作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內部控制良好,就可使生產經營活動有秩序、高效率地進行,實現其既定的經營管理目標;反之,則會使整個企業管理陷于混亂、效率低下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具體而言,企業內部控制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維護企業資產和資源的安全和完整,避免企業的資產或資源被浪費、貪污盜竊或無效使用。其二,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完整和可靠。其三,保證企業財務活動的合法性,減少企業內部各種有意無意的違法違規操作。其四,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合理化,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日益重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2001年,財政部發布了《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2008年,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中國首部《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2010年,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這說明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已基本建成。但由于內部控制理念引入我國較晚,目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科學化水平不高,尚存在不少突出問題。一是企業管理者對于內控認識不足,觀念落后。由于思想認識上的局限,許多企業管理者對內控缺乏深層認識,對其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管理節奏沒有緊跟內部控制管理要求的步伐。二是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些企業雖然建立了內控制度,但存在內容不完整、制度不完善、設計不合理等問題,內部控制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發揮。三是控制環境、人員素質制約著內控制度的執行。加上執行人員業務水平低、職業道德素質不高,使得內部控制有名無實。四是,忽視內部控制評價。企業內部控制如果不加以客觀公正的評價,就無法確定其是否健全、有效,也無法發現內控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意見。
三、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必要措施
(1)提高企業負責人的內控責任意識。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企業負責人就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要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在保護資產安全、實現企業經濟目標方面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內部控制建設;二要帶頭執行內部控制,為內部控制有效實施提供保證;三要支持內部控制人員工作,保證內部控制人員及相關人員能依法行使職權。(2)完善控制環境,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一是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真正現代企業制度,明確控制主體和控制目標,建立授權和分配責任的方法,制定管理控制方法,設立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二是堅持相互牽制原則和成本效益原則,在交易授權、職責分離、憑證與記錄控制、資產接觸與記錄使用、獨立稽核與績效考評等方面,結合企業實際,設計出行之有效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方法;三是建立有效的會計系統,確認各種交易的真實性和發生期間,確定交易的價值,并將交易適當分類,真實地記錄與詳細描述交易,適當地表達交易和披露相關事項。(3)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內控人員的整體素質。內控人員作用發揮如何,關系到內部控制制度實施的成敗,因此應重視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通過相應的人事政策激勵員工和制定良好的培訓政策等提高員工的素質。并制定良好的績效考評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對員工進行道德素質教育,引導其形成良好、健康的心態,增強其組織歸屬感、信賴感;加大懲罰力度,如在員工發生偏離內部控制行為時,采取在內部媒體中進行披露、給予經濟處罰或解聘等措施,以防范內部人員的道德風險。(4)重視內部控制評價。通過內部控制評價,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發現并堵塞管理漏洞,加強內部管理;另一方面,還可以產生制度的威懾效應,因為管理人員和員工知道自己的活動將面臨定期評價,會促使他們改進經營和控制。內部控制評價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評價內部控制設計的有效性,即評估為實現控制目標所必需的內部控制要素是否都存在并且設計恰當;二是評價內部控制運行的有效性,即評價設定的內部控制系統是否按照規定程序得到了正確執行;三是評價內部控制系統設計及運行的經濟性,即評價內部控制是否盡可能做到簡便易行、降低運行成本,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為股東創造最大化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