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財務舞弊案件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對于財務問題已經引起了高度的重視。本文將針對關于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進行探究,簡要概述了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以及信息失真產生的后果,并進一步從稅收的角度概述了對于信息失真的治理工作。
【關鍵詞】稅收;會計;信息失真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不只是某個國家內部的問題,已經延伸為一個國際性的大問題,是當前世界各國都面臨的亟需解決的問題。伴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類的不斷需求,人們對于會計信息已經產生了越來越強的依賴感,因此,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也開始不斷出現,如何防范會計信息失真問題變得刻不容緩。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
(1)從稅收視角分析。在現實中,由于稅收因素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十分普遍。首先,企業為減少納稅來調整核算,最終導致的信息失真,很多企業通過作假賬使賬簿核算與實際收入不符,這也會影響到國家稅收的收入。其次,企業稅收的籌劃不當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2)核算資料失真。會計信息資料的失真主要包括會計憑證、會計報表以及會計賬簿等方面的失真。通常情況下會計憑證的失真主要通過夸大或者是縮小的方式來隱匿事實的真相,有時也會通過偷梁換柱的方式,將原本無中生有的項目列入到合法項目之中。報表、賬簿的失真一方面會受到會計憑證不實的影響;另一方面還存在大量偽造賬簿、虛設會計科目,甚至故意違反制度的要求。因此,使用不正當的計量方法來進行核算,最終達到掩蓋事實的目的。(3)會計信息造假。在會計信息活動中,很多信息核算人員通常會在上報的時候故意增加盈利或者是隱瞞虧損,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分紅金額或者是達到逃稅的目的,這是人為地故意安排而最終導致的信息虛假。(4)成本費用造假。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通過成本費用來調節利潤,造成成本費用的失真,嚴重欺騙了消費者,也影響到國家的宏觀調控和稅收收入。這是一種不正當的獲取利潤的手段,人為地造成了成本的膨脹及壓縮最終來改變虧盈的結局。(5)資產管理無序。很多企業對于資產管理要求不嚴格,過于松懈,最終造成計價失真。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國有資產,對于自己擁有的財政資金不清,管理十分混亂,導致大量的資產流失,甚至走上被吞噬的道路。(6)稅金核算與往來稅款不實。很多企業為了贏取更大的利潤,不惜逃稅避稅,有時會出現實際稅金與稅金核算不實的現象,這是企業財務人員對稅金核算失實造成的,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各大企業之間也會相互拖款欠款,企業與欠款人之間的賬目也是長期不清,久而久之,企業會計人員在頻繁的更換,財政交接時出現很多的問題,最終會有往來稅款不實的現象出現。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后果
(1)國家稅收和資產的流失。國家主要通過企業繳納的流轉稅以及所得稅來獲得稅源,但由于很多企業實際盈利與賬簿不符,通過偽造假賬、隱瞞企業利潤等手段使得賬目虧損,以此,逃避國家的稅收。這嚴重影響到國家實際的稅收收入,最終導致國家資產的流失。(2)助長了貪污腐敗之風。會計信息核算的失真,使貪污腐敗、行賄受賄、挪用公款的丑惡現象蔓延開來,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危害。(3)宏觀調控受阻。會計信息的失真必然會對國民生產總值、國家的收入等統計資料產生不良的影響,并對國家長、短期的計劃,貨幣、財政政策等宏觀調控的措施起到誤導的作用,也影響到國家的宏觀調控力度。(4)使多方利益受損。會計信息失真,不僅會對企業造成不利的影響,也會使多方的利益受到損害。這不僅僅是一種表面的現象,實際上它會影響到經濟利益的分配問題,如果在一項虛假的購銷業務中,入賬的價值大于實際的價值,這其中的購銷行為就存在不正當的現象,使有關人員從中獲取額外的利益,這必然導致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損害。
三、稅收在會計信息失真治理中的作用
(1)稅法與會計準則聯合帶來的益處。促進稅法與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合作,可以解決企業為了減少納稅調整核算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如果會計準則與稅法在一定范圍內的相關規定一致,這必定會降低一些相關的交易成本,對國家的經濟利益是有很大幫助的。長期以來稅法和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缺乏一定的溝通,這對國家的稅收收入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稅法與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聯合,有利于解決在納稅時不利因素的影響。稅務會計制度的完善,以及稅法規定盡量維護財務、會計制度使得國家稅收從制度上得到了一定的保障,有利于維護國家的利益。(2)加大稅收監管的有利影響。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的特點,它是國家憑其本身的統治力量來執行的,偷稅、抗稅、漏稅的行為將會受到國家的嚴厲制裁。與此同時,為了保證稅收的順利進行,全國形成了龐大而且嚴密的組織機構。這些措施的實施使企業不敢通過私自調整核算來減少納稅,有利于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稅收與會計存在很大的聯系,而且稅收規則與會計準則有很多一致的意見,只要稅收規則不斷健全,嚴格按照法律準則辦事,企業偷稅漏稅的行為就會越來越少,企業的納稅報表也越來越真實,會計信息的質量也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切實履行稅收與會計準則,對于企業今后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有很大的幫助。(3)稅收漏洞的減少。由于會計信息的失真,使得國家稅收產生了很大的漏洞,嚴重威脅了國家的宏觀調控力度,影響國家稅收收入。對于稅收進行細致、詳盡的籌劃是針對稅收中產生的漏洞進行的。稅收籌劃工作本身可能是一種不很合理,但是卻合法的行為,要對其進行約束,關鍵在于稅法自身的不斷完善。因此通過合法的途徑建立完善、規范化的稅法體系能夠有效克服我國現行稅法中存在的各種弊端,進而可以減少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發生,有利于維護多方的利益,減少由于會計信息失真造成的各方面的經濟虧損現象。(4)加強稅務稽查的作用。我國企業偷稅漏稅的行為十分嚴重,關鍵一點是由于稅務稽查工作不嚴謹。現階段,稅務稽查工作不斷被強化,一旦發現偷稅漏稅的行為將嚴懲不貸,讓造假者成本高于造假收益的很多倍,同時,將嚴厲的懲處真正落到實處,使得會計信息的造假者不敢造假,有力的打擊了企業逃稅漏稅的行為,使得會計信息工作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四、以中小企業為例分析稅收與會計信息失真
(1)由于稅收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首先表現為稅務過重。如果稅收過重,會直接增加企業的負擔,降低企業的利潤,削弱企業二次投資的原始積累。此外,有時企業還存在著雙重納稅的現象,對于企業是很不公平的。這就導致企業想方設法偷稅漏稅,這必然導致了企業會計信息的失真。其次,稅務機關的監督機制不完善。我國的中小企業點多面廣,停業開業的現象十分頻繁,營銷狀況很難被稅務機關掌握,在稅收征管上存在著很大的盲區。稅收機關雖然經過了很大的改革,但仍然受以前觀念的制約,在職能的轉變過渡時期,對于崗位的分配不合理,他們把精力主要放在大型企業之中,忽視了對中小企業的檢查,最終導致中小企業假會計報表的不斷泛濫。(2)從稅收角度制定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對策。一方面要進行稅制改革,降低稅負。由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轉變。企業所得稅是我國的第二大稅種,在國家稅收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在征收企業所得稅的時候不應該只重視如何提高稅率,而應注意保持并擴大稅基,這樣才能有利于中小企業的不斷發展。另一方面,稅務機關應該加強對中小企業的監管力度。首先要嚴格依照稅源監控策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監控,其次要加強造假行為的查處力度,切實落實好查處政策,做到一查到底。只有加強稅收的監管力度,才能防止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發生,保證企業守法、穩定的發展下去。
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的工作已經逐步開展,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使各項制度不斷得到完善,才能使中小企業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得到有效的治理,既能促進企業不斷發展延續,又能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
參 考 文 獻
[1]任恩旗,鐘成軍.會計信息失真成因及對策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09(24)
[2]謝景鳳.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探討[J].科技經濟市場.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