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我國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后資金集中結算存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進行了淺析。
【關鍵詞】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集中;資金結算;風險
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概念和意義
近年來,為了提高企業價值管理效能,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集團實行財務管理轉型,將財務管理活動向集團層面的協同和業務層面的管控兩個方向延伸,實現財務的管控創新和落地的目標。財務共享服務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簡稱FSSC)是企業集中管理模式在財務管理上的最新應用,正在許多跨國公司和大型集團公司中興起與推廣,是近年來出現并流行起來的會計和報告業務集中管理方式。
二、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后資金管理的變化及存在的優勢
大型企業集團公司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后,隨著會計和報告業務高度集中統一,作為企業運營血液的資金管理活動也更加集中統一,具體體現在:預算管控高度集中統一、賬戶管理及使用集中統一、資金管理集中統一、貨幣資金收支高度集中,以利于公司進行資金調度調節、投融資活動的開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促進企業規模發展。通過逐級上報、逐級下達、逐級分解、期中預警跟蹤、期末考核來實現預算的集中管理,通過集中開設唯一、專用的結算帳戶、集中分配現金流預算、集中進行支付結算及收支兩條線管理來實現賬戶和資金的集中管理。
三、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后資金結算存在的風險
(1)系統支撐不到位使資金集中結算存在安全隱患。為了實現集中、統一、高效的目標,資金集中結算必須借助網上電子流程進行審批、處理、傳遞數據,對財務核算系統、資金支付系統及系統間的數據傳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關系統及系統之間都存在一個檢驗、優化、升級的過程,各級成員企業對于結算模式的變化帶來管理上的改變也需要一個適應期。因此,存在系統支撐不到位而產生的系列資金安全隱患。(2)資金預算集中管控和資金結算集中管理流于形式。近年來,大型企業集團的資金都趨向于高度集中管理,主要通過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模式進行資金調度、資金結算管理和預算管控。但因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相關內部審批流程較復雜,內部管理制度較嚴格,難以滿足成員企業的緊急生產運營資金需求,使得實施資金預算和資金結算集中管控存在抵觸而流于形式。建立FSSC后,因資金預算管理、資金結算管理難以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對成員企業的資金存量、流量和流向難以把握和監控,部分成員企業地理位置偏遠,經濟欠發展,存在很多實際情況難以滿足管理的規范化要求,加上系統支撐不到位,使得資金預算集中管控和資金結算集中管理效率低下,甚至流于形式。(3)資金集中結算使用網上電子審批流程存在安全隱患。因全面實行電子流程審批報賬及支付,涉及到的操作系統和操作人員眾多,因操作水平、安全意識、硬件配置、安全措施不到位及網上銀行系統存在的安全漏洞,存在信息安全隱患。因資金信息的處理、存儲和傳遞都集中于開放的或局域的Internet網絡系統,加上信息資源的共享性和復雜性,使得傳統資金控制系統中某些職責分工、相互制約的控制制度失去作用。光、電、磁介質也不同于紙質介質,可以被不留痕跡的篡改、截取和泄露。(4)會計核算的不規范性使得集中、統一、規范及優化提升需要一個過程,存在一定的流程管控風險帶來的資金管理風險。建立FSSC后,會計核算、資金結算、會計檔案管理、會計檢查工作等都面臨著新的變化,會采取一些新的方法進行處理,如部分非核心業務進行外包,部分核心業務內部實行流水線作業。因人員業務水平和整體素質的差異,需要一個培訓期間,因業務流程處于不斷優化完善的過程,需要一個提升期間,因外包業務的擴展,存在新的管理風險,等等。這些新的問題需要摸索新的方法來處理,必然存在一些流程管控風險,很多時候直接體現在對外服務的窗口資金結算這一節點上,存在資金管理風險。各級成員企業對資金結算風險意識不強,預算管控工作不精細,發起付款申請存在嚴重的不均衡性、存在大量不規范的現金結算業務等,資金結算人員風險意識不強、存在不規范的操作、未及時做好日清日結工作等,都存在一定的資金安全隱患。
四、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資金結算風險應對策略
(1)加強系統支撐,高度重視系統開發支撐工作。要做好系統需求及升級管理,定期和不定期的開展系統需求調查、評估和驗收工作,不僅要注重高危型和危急型信息安全漏洞,也要關注中危型和低危型信息漏洞,發現漏洞要及時查找原因、進行堵塞,并建立應急響應制度、制定好相關應急措施。形成系統支撐常態化、系統開發延續性,定期對系統的效能、效率和安全性能進行檢查評估。通過以上措施為資金集中結算保駕護航,逐步提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資金結算安全性和效率。(2)加強預算管控和資金結算規范化管理。實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集中結算后,要進一步加強資金預算管理,統一預算、統籌安排、合理使用、精確管理、簡化流程,提高預算管理工作細化水平和整體效益。財務部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要明確自己的財務管理職責,定好位站好崗,加強協作,將財務管理和財務核算工作進行無縫銜接。建立預算管理和資金結算信息平臺,完善共享機制,對經營過程中的資金流、信息流進行有效集成和實時控制。加強財務管理和資金管理制度,規范資金管理制度建設,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加強資金管理風險防范措施,逐步建立成員企業的授信評價體系與風險預警機制,跟蹤了解成員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狀況,確定資金風險及信用等級,重點做好流動性風險、內部操控風險、經營性風險的防控工作。并強化審計監察工作,及時發現和糾正成員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規避風險,打造資金安全防火墻,減少經營風險。(3)進一步防范和化解網上銀行信息傳遞處理及內部資金管理控制失效的風險。根據有關信息系統管理的規定,采取有效的安全加密技術。制定適應網絡系統的控制體系及相應的崗位責任牽制機制,電子數據傳遞通道應封閉且嚴格責任界限,并對數據采取多種途徑進行實時備份加密保管,對關鍵數據,如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薪酬發放數據,在采用電子流進行傳遞的同時,也采用紙質介質進行傳遞和保存。要重視培養既懂電腦知識又有豐富財務金融理論、財務核算及財務管理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針對我國網上銀行監管不力的現狀,加強與銀行的溝通協作,提前做好突發狀況的相關預案,提高資金結算安全系數。(4)推進財務核算和財務管理標準化項目,并不斷進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內部工作流程優化,通過不斷優化流程、統一標準來控制財務集中核算管理和資金集中結算風險。實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后,各成員企業的財務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被大大的集中,為規范財務核算和管理,實現統一規范的操作,提升基礎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水平,控制風險,通過推進核算管理、流程控制、業務稽核、會計報告等多環節的標準化,實現統一的核算細則、統一的原始附件、統一的取數來源、統一的審核界面、統一的關鍵流程控制點、統一的會計報告管理,并踐行標準統一、先進性、獨立稽核、風險控制、公平公開通報考核原則。同時,也要進行內部工作流程的優化,包括對外包業務的管理,對其內部業務操作流程、內部管理流程等進行優化和統一,對員工職業行為進行規范、加強內部質量分析、加強內部稽核檢查監督及績效考核考評工作。從而,做到從外到內雙管齊下,加強管理推進標準化,做到集中、統一、高效,在工作流程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降低資金集中結算管理風險,提高資金集中結算效率。
參 考 文 獻
[1]傅謹新.會計人員應關注網銀批量上傳打卡開資的風險[J].財務與會計.2011(2)
[2]周珣,劉忻.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財務與會計.2011(10)
[3]朱琳靜.淺析我國出版集團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財務與會計.2012(4)
[4]杜恒國.企業資金管理淺探[J].企業導報.2010(8)
[5]曾建光.信息安全漏洞風險與會計年報的及時性[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1(10)
[6]左亞濤,尹衛平.網上銀行管理模式的效用及注意事項[J].財務與會計.2011(9)
[7]王蘭玉.我國網上銀行監管的不足及完善路徑[J].財會月刊.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