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新會計準則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上市公司中的運用。本文從公允價值的相關理論入手,分析公允價值在上市公司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一些上市公司公允價值計量的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公允價值;對策
一、公允價值的相關理論
我國新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的定義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從公允價值的涵義來看,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具有以下特征:(1)相關性。公允價值是面向現在和未來的,它克服了傳統會計全部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只能提供過去信息的弊端,使企業的現時價值得到更真實準確的反映。(2)動態性。同一項資產在不同的時間,其公允價值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項資產在同一時間但在不同地點,其公允價值也可能不一樣。(3)決策的有用性。由于公允價值是以市場定價為基礎的,側重反映現在和未來的信息,其決策價值明顯比歷史成本更具優越性,所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能更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
二、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上市公司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1)金融工具中的公允價值計量。新準則規定金融資產初始確認時,交易性金融資產按公允價值計量,其他三類金融資產按公允價值加交易費用計量。后續計量時,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按公允價值計量。(2)債務重組中的公允價值計量。新會計準則規定公司進行債務重組時不僅支付對價與債務之間差額可以計入當期損益,而且支付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也應該計入損益。在新會計準則中,運用公允價值計量方式不僅能清晰地反映資產轉讓損益和債務重組利得或損失的根本原因,還能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企業的收入和費用的配比。(3)投資性房地產中的公允價值計量。在新會計準則中,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可提升投資性房地產持有企業的當期凈利潤,提高企業凈資產價值,增強企業融資能力。但是,由于采用公允價值模式的處理較為復雜,涉及環節多,執行難度大,對于持有大量投資性房地產的企業而言,每年新增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評估費用也增加了,從而對企業損益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采用公允價值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計量的關鍵問題就是如何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進行評估,而這需要專業的評估團隊,勢必將加大投資性房地產價值的不確定性。(4)資產減值測試中的公允價值計量。根據新會計準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商譽的減值都要進行公允價值計量。資產發生減值,當資產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時應予以確認。但是,要合理確認各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有較大的難度。對于企業合并形成的商譽,新準則規定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但是很明顯在各公司的年報中,存在合并商譽的上市公司,約有17%的公司沒有進行減值測試,即沒有進行該商譽的公允價值計量。
三、對上市公司公允價值計量運用的建議
(1)加強理論研究,完善市場環境。對公允價值實踐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針對性、人性化地制定出公允價值的計量準則,完善公允價值計量方式,保證公允價值會計實踐能夠順利的進行。在市場發育不夠完善的中國,有很多要素項目不存在活躍市場。這給公允價值計量帶來了很大困難。要真正順利推進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我們還應該培養各級市場,獲得客觀的市價。(2)規范公允價值計量在實際操作中的使用。新會計準則中規定的公允價值計量,不僅適用于初始計量,更多地適用于后續計量。要想真正掌握公允價值計量方法中的專業技能,我們應該在制定的公允價值準則、規章制度指南中強化披露公允價值獲取的相關的正確的信息,讓會計信息使用者了解和評價公允價值的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3)不斷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及業務素質。在新會計準則中,會計政策選擇權加大了、專業判斷事項增多了,特別是在公允價值計量上,沒有高素質的會計人員,就不可能得到正確的估計和運用。對于這類操作上的問題,可以通過對會計人員素質的培養和改善,提高會計人員的操作水平以及專業水平來解決;同時還應加強會計人員等對新會計準則及公允價值計量方法的培訓學習,使他們熟知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盡快地掌握具體的運用方式。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素質,培養具有公允價值觀念、懂得會計理論與實際業務的會計人員。
參 考 文 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2]張新建.公允價值在會計計量中的應用和發展[J].財務與審計.2008(5)
[3]王建成,胡振國.我國公允價值計量研究的現狀及相關問題探析[J].會計研究.2007(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