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指出:高等學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事實上,高校的校園文化活動具有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它與教學文化一起共同服務于高校對大學生培養的需要,對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學生素質,保證大學生健康成長、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校園文化活動;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素質
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單一地強調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更加重視人才的綜合能力和文化素質,更加重視人才在創新、應變等方面的能力。在大學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不僅要深化第一課堂,還要加強對學生第二課堂,例如體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文藝活動等的培養,讓學生既能學到一些書本外的知識,又可以豐富業余生活,提高文化素質,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一、校園文化活動的涵義
大學的校園文化活動首先應該先從文化說起,校園文化是指存在大學校園中,由各大學校園主體(含教師、學生、學校教育管理者、服務者)創造和實踐的、在一定時期內發展和演變中形成的、具有校園特色的各種文化形態的總和。校園文化活動是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學術研討活動、文藝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課外體育活動等的總稱,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校園文化中最積極、最活躍的部分,是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有效載體,也是建設大學校園文化,提高大學文化品味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校園文化活動與大學生素質
從目前社會上關于素質教育的理論來看,21世紀的大學生的應具備的素質有: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等等幾個方面。校園文化活動除了能夠在促進大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發掘自身的潛能,還能不斷提高大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等等。校園文化活動既深化了素質教育,又培養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還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水平,促進了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三、校園文化活動在提升大學生素質中的作用
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樣,都是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大學生素質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和氛圍,大學生們綜合素質也能體現學校優秀的校園文化,二者有著密切的聯系。一方面,素質教育其目的是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了方向性和首要性的作用。大學生們在各種各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中,情不自禁地就會受其熏陶、影響和激勵,也會通過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總結活動,逐漸提高和完善自己,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另一方面,校園文化活動的教育和引導作用,也是高校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必須思考的問題之一,目前,我們實現素質教育的方法和路徑有很多,良好的校園文化活動就是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的實現上和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效果提升上,校園文化活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一,根據不同專業特色開展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夠增強大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從而增強大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接受、吸收和理解,全面提高大學生素質。大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的影響下能夠加深對專業知識的感受,并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于實踐、運用于社會、服務于社會,從而達到開闊眼界、豐富知識、提高專業能力的作用。各種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夠豐富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大學生的專業技能,讓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發展方向有一個更明確的認知,對大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也使大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得到強化,思維能力得到提高,還能夠激發大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增強了自主學習的自覺性,逐漸形成樂于學習、勤于思考、開拓創新的習慣,進而全面的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二,各種各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大學生在大學階段的學習是要學會獨立適應社會,取得社會適應能力的學習。我們最終的教育目標是知識與能力的和諧發展,因此不能夠忽視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大學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就是要在培養大學生除了在專業能力素質的基礎上,還要有不斷適應社會的能力素質,把所學知識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學會各種社會規范、技能和生活方式,使自身素質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并與社會外部環境的要求達成一種平衡與協調。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注重于鍛煉大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質,同時也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參與意識,延伸了大學生的社會活動層面,全面提高了大學生的各方面素質,為將來盡快的適應社會奠定了基礎。
第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素質,尤其是身心素質。因為校園文化活動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幫助大學生形成優良的個性品質和積極的心理狀態。作為當前年輕一代的大學生充滿了好奇、好動、參與活動意識強,文化需求廣,表現出對不同層次文化的追求和喜好。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以其特有的參與性和娛樂性,豐富大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夠使其在學習之外,發揮自己的特長,展現了表現欲,并在此基礎上創造了一種良好精神需求,從根本上消除了大學生心理和情緒上可能會出現的自我干擾和相互摩擦,也協調了同學之間人際關系。在課余,大學生們通過參與自己喜歡的校園文化活動,就能夠勞逸結合,從而有效地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學習效率。另外,大學生還會通過組織、參與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學會制定計劃,做好總結,注意協調各種關系,其心理素質也會得到不斷提高。在與其余學生的交往中,學會了如何進行人際交往,提高了個人心理狀態的積極因素。
第四,校園文化活動能夠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良好的審美觀是大學生素質的一個方面,也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校園文化活動不僅有利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還可以幫助大學生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優美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夠熏陶和感染大學生的藝術和審美觀。在校園中,高質量的、高品位、高素質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夠給大學生帶來藝術的美感,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審美觀。同時,高尚的審美情操帶來的愉悅感能夠使大學生感到心情舒暢,身體協調,也能夠有效的消除各種有害健康因素的干擾,從而增強體質和體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總而言之,校園文化活動對大學生的素質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當然,良好的校園文化活動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通過大學生的積極參與而得以體現的。只有當他們確實感到通過參加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質之后,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積極投身到校園文化活動的氛圍之中。最后,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和環境,把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校園文化活動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大學生才能從校園文化活動得到鍛煉,充實地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活,未來才能更好的為社會服務。
參 考 文 獻
[1]胡錦濤.加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人民網·教育動態.2005(1)
[2]張景俊 王鑫.校園文化活動與大學生素質培養[J].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0(11)
[3]張書明.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局限及其對策[J].山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
[4]王曼云.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教育工作[J].企業導報.2009(6):172
[5]汪子為等.校園文化與創造力的培養[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6]蔡克勇.大學校園文化與創造性培養[M].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