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代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醫院財務可能會面臨著諸多風險。本文首先界定了醫院風險的含義,分析了新形勢下醫院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加強醫院財務風險管理的措施,以期為化解新形勢下的醫院財務風險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新形勢;醫院財務風險;應對措施
醫院財務風險的含義就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競爭大潮中,醫院受到了非常多的因素的巨大影響。很多情況下,這些影響就造成了醫院未能達到它的預期目標,或者是醫院的資金沒有在正常的軌跡上運行。這些都可能危害醫院,帶來某些經濟損失。在當代,由于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在這種新形勢下,醫院的財務風險也就形成了。
一、風險形成的原因分析
(1)急需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醫療行業的性質是服務性的,這就是說患者對醫療服務的質量要求非常高。與此同時,醫院需要注重本身的財務經營情況。但是,醫療機構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距此還有不少差距。(2)醫院的風險意識不強。如今,在不少醫療機構中,計劃經濟時代的很多陳舊觀念還在流行。在財務資金的相關操作方面,簽批流程并不嚴謹,造成了資金的利用效率并不高,本單位的財務經營也有著非常大的風險。(3)內控機制不健全。市場經濟在持續發展,我們對“單位內部控制”也越來越熟悉。對中國醫療界來講,內部控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沒有達到業界所希望的程度。醫療單位的領導者在運作資金時,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很隨意的。在單位內部,各職能部門間沒有進行充分的監督以及制約,導致了醫院面臨很大的財務風險。(4)資金使用不合理。眼下,大多數醫院都沒有嚴格的資金管理制度,在購買相關的醫療設備等,進行科學分析論證的醫院并不多,對相關的醫療設備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沒有科學有效的預測,這就導致了資金浪費,造成了財務風險。
二、強化醫院財務風險管理的對應措施
(1)增強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大財務管理人員的力度培訓。由于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達標而導致了財務風險,對這些財務管理人員要進行相關培訓。就財務管理人員而言,他們必須要從總體上分析醫院內部的收入支出,對于部分花費大但是成效不顯著的花銷,要及時予以清除。財務人員要設法控制影響財務風險的劣勢因素,使得它們不發展、擴大,這樣方能確保醫院的財務能夠進行正常的流動以及更新。除此之外,要宣傳相關的法律知識,使得任何違法的熱應承擔的責任都被公布出來。(2)完善相關制度建設,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和風險防范機制。醫院沒有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這一直都制約著醫院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因為醫院實際上是負債的,所以有必要構建風險預警以及防范機制。就風險預警機制以及防范機制而言,要符合醫院的實際狀況,結合日常以及定期抽查,全面地進行布控,還要進行重點控制,外部防范要與內部控制結合起來,上下級要共同進行監督。(3)加大財務管理人員培訓力度。由于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高而頻頻造成醫院的引發財務風險,這就要求相關的醫療機構須對本單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這樣就能夠提高他們的風險意識、能力和水平。就財務管理人員而言,他們必須從總體上分析對醫院的內部收入以及支出,這樣一來,財務管理人員就能夠從醫院資金的運用情況來分析醫院的內部控制狀況,進一步提高自身業務素養。(4)完善風險控制制度。醫院的風險制度始終不健全,這成為了制約醫院財務工作效率的瓶頸之一。我們不僅要管理醫院中的“資金”和“人員”,還要通過調整和控制此類部分,使得整個醫療機構取得控制財務風險的理想效果,這就要求醫療機構完善相關的制度。不僅要完善和強化醫院的風險控制制度,加強對醫院財務風險進行監督的制度建設。還要保證監督制度的透明性、公開性。因為醫院是處于負債的狀態,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整套風險預警以及防范機制。需要注意的是,風險預警機制和防范機制要不僅要做到日常審查、定期抽查、全面布控、重點監控、內部控制、外部防范相結合,還需要與醫院的實際情況相符合。在整個醫療單位內,要切實地執行監督制度,并不斷完善地對現有的財務風險監督制度進行完善。
三、結語
現代醫院不得不面臨市場的激烈競爭,而財務風險則是其必然產物。在我國,衛生體制的改革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這將會導致醫療市場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與此同時,它們的財務風險也處在變大之中。財務管理部門應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及時地作出判斷,將財務風險消除掉,或者是運用各種措施使之減少到醫療機構所能承受的范圍內,使得醫療機構可以抵御以及防范財務風險的能力增強,減少本單位的財務損失。這樣一來,醫院就能夠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實行醫院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李瓊.芻議醫院財務風險及其防范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6)
[2]張艷華.淺談醫院財務風險的成因與控制[J].企業導報.2009(5):113
[3]諸葛麗,朱艷.略談建立醫院財務風險檢測預警機制的必要性、障礙及路徑[J].現代經濟信息.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