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測繪質量管理的背景及意義,指出了測繪單位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質量改進是測繪工程質量管理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也是改善質量管理系統、促進質量管理系統有效運行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關鍵詞】質量;質量管理;測繪
一、測繪質量管理的背景
在人類社會出現和發展的各個階段,人們都在不同程度的關心勞動產品的質量問題。質量管理可以分為傳統的質量管理和現代質量管理。其中傳統的質量管理也叫做事后質量管理,主要對已經生產出來的產品進行檢驗、分析,從而得到產品中相關質量指標的分布狀況。現代質量管理主要包括統計質量控制和全面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是對產品生產過程及與產品質量有關的整個系統進行分析、控制和管理。《測繪生產質量管理規定》第一章中規定:測繪生產質量管理是指測繪單位從承接測繪任務、組織準備、技術設計、生產作業直至產品交付使用全過程實施的質量管理。測繪生產質量管理貫徹“質量第一、注重實效”的方針,以保證質量為中心,滿足需求為目標,防檢結合為手段,全員參與為基礎,促進測繪單位走質量效益型的發展道路。測繪單位必須經常進行質量教育,開展群眾性的質量管理活動,不斷增強干部職工的質量意識。測繪單位必須健全質量管理的規章制度。甲級、乙級測繪資格單位應當設立質量管理或質量檢查機構;丙級、丁級測繪資格單位應當設立專職質量管理或質量檢查人員。測繪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建立和完善測繪質量體系,并可自愿申請通過質量體系認證。測繪單位在質量管理方面已作了一些研究工作,如ISO9000系列標準認證,質量管理體系的制定、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全面質量管理、質量QC小組的建立、工序質量控制、服務質量管理等。ISO 9000質量管理體系是質量管理的核心系統,同時是在總結世界各國先進的質量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集中地體現了當代科學的、先進的質量管理技術。全面質量管理作為成熟的質量管理理論,其實踐在近半個世紀己為眾多社會組織所驗證,在測繪管理和生產管理中予以運用,建立測繪質量控制體系己基本實現了測繪質量管理制度化、系統化和規范化,質量行為日趨規范。
二、測繪單位質量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以及事業單位、測繪企業的深化改革,迫切要求各級政府測繪主管部門加強測繪市場調控能力,實行政企分開,實現由部門管理向行業管理的轉變。這就致使測繪行業由原來的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由于社會對測繪產品的需求明顯增加,并且對測繪產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測繪成果進入市場,越來越多的測繪隊伍參與了市場競爭。面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測繪單位為了盡快轉變觀念適應市場經濟的環境,從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加大技術改造和研究等方面著手,千方百計利用各種手段加強質量管理,制定各種相應的質量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完善測繪質量工作的各項措施。由于測繪行政部門的質量管理機制不健全,對劣質測繪產品的查處不夠,執法力度不大,每年的測繪成果質量檢驗也是走過場,導致了測繪單位在工作過程中重效益,輕質量,雖也經常強調以質量取勝,但在實際生產中卻不能把質量與經濟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提高生產效益,提高測繪單位的市場競爭能力,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求發展,加強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將成為測繪單位的重要經營戰略。
三、建議
質量改進是測繪工程質量管理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也是改善質量管理系統、促進質量管理系統有效運行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要確保測繪產品的正確性,確保質量管理系統的符合性,持續改進質量管理系統的有效性。測繪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持續保持運行期間,應加強對體系的監督檢查,通過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發現體系運行過程中的不合格并針對不合格及其產生的原因,制定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逐步改進和提高質量目標的要求,對測繪工程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適應性和充分性進行持續改進。測繪工程的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應該在更多測繪工程實踐中去檢驗質量管理的體系,并使之能持續改進;范圍應擴大,要更適合同測繪專業的質量管理;還要擴展到測繪工程的技術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因各原因而變更時的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最終形成一套可覆蓋測繪工程中的各環節過程的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的軟件。
參 考 文 獻
[1]何平,袁秀麗,徐立崗,劉玉剛.淺談測繪生產單位質量管理[J].吉林地質.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