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國的民營企業也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的強大。其中,民營企業的管理問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特別是民營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的會計工作問題。文章就民營企業的會計工作規范問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民營企業;會計工作規范;會計制度
一、民營企業會計工作現狀
目前,政府專門成立 “民營企業領導小組”為民營企業提供服務,這為其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和保障。民營企業迅速發展,成為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它在促進市場競爭,增加就業機會,減輕就業壓力和推進技術創新、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但是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其中財務工作不規范是一些企業中比較難以跨越的管理門檻。我國民營經濟較之于西方國家,工業化的起步畢竟比較晚在發展上也還存在著不足,特別是規模比較小的企業,企業的管理上漏洞還比較大,而在財務會計工作上,民營企業的會計工作能適應企業發展的大概占了三分之二,不夠規范的還占有三分之一的比例,在這,我們對這一成的企業進行分析,他們會計工作不規范主要突出在企業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制度上。
二、民營企業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1)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民營企業自身創辦時的資金來源大多是通過家庭積累或是親戚朋友小范圍內籌資而來,這樣的資源也很有限。而出于穩定和節約成本考慮,企業日常工作和重要事件管理都會不自覺落在企業的業務、業績方面,導致會計部門被領導層忽視的可能性較大,會計的管理工作也往往被弱化或被從屬,掛鉤于企業其他部門,會計工作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個被動使用的工具,它沒能為企業的決策提供依據,也不能主動參與企業決策,組織和控制全過程,導致企業的成長與會計工作相脫節,直接影響企業的后續發展。(2)民營企業會計核算沒有統一標準。在執行制度的過程中,民營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企業管理者高度集權管理嚴重,直接導致性管理者越權行事,會計執行的隨意性較大。在民營企業領導小組的2006年中小企業會計工作狀況調查中,有48.33%的企業認為會計管理制度執行情況良好,46.67%的認為一般,5%的認為執行情況較差,還有8.3%的小企業根本就沒有會計管理制度。(3)財務人員素質整體較低小。不少的民營企業會計人員專業素質不高,且沒有會計專業的技術職稱,有的財務人員上崗是靠關系而非專業水平,這與民營企業的管理者有很大的關系。沒有合格的財務管理人員,在中型企業當中表現較為突出,對于規模比較小的企業來講有一個合格的會計工作人員就夠了,但對于一個具一定規模的企業來說,還應有財務管理人員。會計只是負責企業經營活動記錄,財務經理才是真正的財務管理行家。
三、應對措施
(1)現金流的控制。企業在經營和決策過程中,提高現金的周轉速度來使企業獲得更大利潤,這就需盡力縮短營業周期。其次要注意作好現金預算,企業現金來源渠道實際是多元化的,使用方向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企業有了一定的規模后,生產經營會變的復雜,現金的流動過程也會越來越復雜,單靠老板的頭腦是無法應付的,這時就需對企業現金的籌集和使用事先作好規劃。(2)引進企業財務的競爭機制。科學的組織結構才有利于引進科學的管理模式,才能為加強企業財務會計基礎工作創造良好環境。(3)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企業自身在聘用人事環節上就應該嚴格把關,任人唯賢,對于不符合要求的人員堅決不予任用,企業還應該為在職人員盡可能地提供培訓的機會和組織再學習,財政部門就有規定本來定期的會計從業人員的考核。(4)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規范會計工作。政府有關部門可對企業主加強法制教育和誠信教育,提高他們對企業會計管理工作重要性認識,引導民營企業主在會計工作上加強自律,以遵法守法的態度做好本企業會計工作并落到實處,政府經濟主管部門應加強監督和檢查。建立民營企業間財務會計工作的交流通道,組織開辦企業財務管理交流會。對于財務會計工作處理得當,取得成效的企業進行肯定并頒發相應的榮譽證書,請專門的財務專家和經驗豐富的財務工作者講述其管理之道,其他企業也可以借鑒。
當今社會民營企業在社會經濟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民營經濟占全國經濟總量的22.4%,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提高民營企業的管理水平,尤其是財務管理水平顯得尤為重要。加強這部分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對規范企業內部管理和會計核算,提高其綜合素質和競爭力,促進其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將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強大的動力。
參 考 文 獻
[1]任淑美.財務管理[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145,138
[2]張一青,孫春嘵.民營企業文化與競爭力[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3]小企業會計核算與稅務處理圖解[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