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投資動向,往往被散戶看作風向標。股市最近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基金在干什么?他們怎么看市場?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倉位測算報告顯示,基金最近不但沒有“抄底”,反而大幅賣出股票,股票倉位近歷史底部。截至7月30日,共有456只偏股型基金,平均倉位為72.31 %,較前一周降低3.49%,與前一月相比倉位則滑落9.35個百分點。可見,他們對短期市場并不看好。
事實上,從基金的公開表態中,他們也不認為市場已經見“底”了,僅僅是到了“底部區域”,有“中長期投資機會”。
博時基金:等待或許是最好的戰略
上證綜指迭創新低,2132點被擊穿。市場熱點匱乏,場外資金不敢盲目進場,投資者已顯麻木,信心低迷可見一斑。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認為,等待或許是最好的戰略。
博時基金并不認為當前的經濟需求已經出現了趨勢性的改善。從投資角度看,受制于中央和地方的財政約束,基建投資難以顯著改善,未能對經濟總需求形成支撐。在房地產調控放松已成為一種政治風險,企業去庫存之路依舊漫長的背景下,如果沒有貨幣政策的刺激,經濟調整中,總需求的恢復將是一個艱難緩慢的過程。
當前中國經濟調整不僅僅是周期性調整,還有更深層次的制度原因,從衰退到復蘇,共識是唯有改革,才能幫助中國經濟走出困局,然而重大制度紅利還未顯現。博時基金引用了利弗莫爾說過的一句話:“在股市中賺錢一定要等:一是一定要等到足夠好的機會出手;二是買了好股票一定要等到賺足。當前,等待或許是最好的戰略。”
新華基金:A股短期仍將延續震蕩調整格局
新華基金認為,目前在國內外經濟持續低迷的重重壓力下,投資者情緒較為悲觀,若無實質性政策利好刺激,A股短期仍將延續震蕩調整格局。
基于對宏觀經濟周期和企業盈利周期的判斷,目前經濟處于衰退后期,且持續時間將較長。新華基金認為,近期強勢股補跌,未來市場下跌空間有限,中報過后,對三季度后半段的A股市持謹慎樂觀態度。預計三季度股票市場將呈現探底回升的走勢,整體上仍然維持震蕩筑底的格局。
嘉實基金:機會總是在無人問津時
在投資人還在因行情低迷而信心不足,缺乏投資動力時,嘉實基金大膽指出,機會總是在無人問津時。
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邵健認為,經濟下行,使市場估值維持低位,投資者對企業盈利的預期進行了大幅度下調。隨著短周期經濟觸底溫和回升,市場環境有望向好。嘉實基金也提醒說,考慮到中長期增長速度面臨下降、政策力度較弱及海外風險等因素,市場回升幅度有限,正面因素仍將通過結構性機會表現出來。
建信基金:A股市場進入中長期價值洼地
建信基金認為,目前的A股市場相較其他投資品種,堪稱價值洼地,市場向上獲得投資收益的機會可能大過市場向下的風險。
政策方面對流動性的放松,對于A股市場的后市表現是有力的支持,有望實現市場的長期向好。從更廣義的政策面來看,對國內經濟轉型的推動,雖然在短期內對經濟增長的推動力有限,但從中長期來看,實現轉型后的中國經濟將獲得更強勁的內生動力,經濟增長將不再限于“量”的突破,而是“質”的提升。這都會為國內資本市場帶來機會。
建信基金認為,具體就目前的市場環境而言,雖然股市處于持續的震蕩狀態,但仍然存在結構性的機會。就今年下半年而言,A股市場行情發展既面臨有利的因素,也面臨一定的壓力。
上投摩根:可關注結構性機會
面對今年以來混沌的市場行情,今年表現搶眼的上投摩根基金在其發布的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中指出,雖然目前大的政策方向是逐步放松,但經濟的一些中長期結構問題仍待解決,下半年A股市場整體仍將延續區間震蕩格局。
上投摩根基金指出,今年是投資相對活躍的一年,結構性機會較多,一些契合中國經濟轉型的成長股不斷得到驗證而脫穎而出,“牛者恒牛”。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品牌消費、醫藥、TMT、節能環保、建筑服務等細分行業。同時,銷售持續良好的地產行業,估值還有繼續回升的空間。此外,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面臨長期拐點,一些飽受原材料成本擠壓的中下游產業很可能具有階段性盈利改善的機會,典型的如電力。綜合而言,環保、節能、品牌消費、券商、保險、地產等行業為主要看好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