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工作
大學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國家教委(即教育部),從1994年開始工作到2001年正式離開,我在教育部工作了七年多時間。通常人們對第一份工作的印象總是最深刻,感情也是最深,我也一樣。
因為就住在教委大院里的單身宿舍,平日上班倒是方便,不必來回奔波。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是打掃衛生,就是擦桌子拖地。不知道其他部委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傳統,每天早到的同事都會幫著一起把辦公室打掃一遍。
其實工作上的壓力還好對付,有什么不會的不懂的都可以問同事,慢慢地也就適應了工作上的節奏。以前老聽人說政府機關工作就是一杯茶一張報紙混一天,在我們這兒顯然不適用,恨不得每天都得跑著干活。
最難過的時間是參加工作后的第一周,完全不知道應該怎么安排時間。在大學里還有個自習的習慣,工作后自習課是沒有了,雖也有時候看書,但看了一會兒就覺得無聊,又不知道該干些什么。通常的路線會是:從國家教委大院出發,往西再往南至民族飯店,然后再往西單附近溜達,然后再轉回宿舍,頗有點退休老同志飯后遛彎的感覺,區別在于他們是為了鍛煉身體,我是因為無聊。
到了周末尤其如此。
一度十分喜歡出差,因為出差了就一直有事做,而且可以借機四處走走,雖不像旅游般輕松,但多少也可以開開眼界,飽覽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每次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出差都不著急回北京,恨不得出差時間越長越好,等出差結束了回到北京,其他團員都已歡天喜地地回家了,我只有拖著個箱子回到我那挨著廁所的七平方米的宿舍。
還好剛開始工作的第一年,我還在電臺做客座主持人,平時還有一些配音的工作,一方面多少有些外快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豐富業余生活。
相對于生活上的無聊更讓我彷徨的是未來,不知道未來在哪里,我的目標在哪里?以后我要做什么?換工作還是繼續在教委待下去?如果不待我想去哪里?我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
對于這些問題我自己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我只是隱隱地感覺,現在的生活可能不是我最想要的,可又說不出來我到底要什么。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先把現在能做的做好,雖然不一定最理想,該做的工作還是要做好,在現實的改變到來之前現在的生活還要繼續。
長遠的打算雖然不甚明了,但近期的愿望還是有的,那就是出國讀書。
留學英國
對于很多學外語的人來說,出國是一個很自然的想法,加強一下語言能力是一方面,同時也希望開開眼界。
可怎么才能出國?靠家里資助自費出國是不太可能的,家里條件不允許??开剬W金?提供全額獎學金的多是美國的大學,但對語言專業的我們來說到了美國就等于是沒專業了,而文科生在美國本就不好申請獎學金。
1997年,在接待英國校長代表團的過程中,我的工作得到其中一位團員,即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的認可,獲得赴英留學的邀請,并獲全額獎學金。
這多少有些運氣的成分。
如果不是因為接待這個代表團,如果不是因為諾丁漢大學正在考慮加強與中國的聯系并希望找到一個合適的人為此提供協助,如果不是因為在接待過程中我的工作表現尚可,我可能也就沒有了這次留學的機會。
從學生到公務員的身份轉變讓我困惑了許久,而再次轉變為一名學生的過程卻是異常順利。抵達英國一個星期以后,我對自己的新身份已經感覺十分自然。
一年的留學生活十分順利,也還算豐富,沒怎么吃苦,獎學金足以保證我不必打工就能過上相對“寬裕”的生活。
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回到教育部工作半年后一直隱在心里的感覺越來越強烈:這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嗎?內心給自己的答復:不是!
可是我想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呢?我不知道。從大學畢業至今,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一份工作。
盡管這樣的想法并不影響我繼續做好眼下的工作,但在回國半年后,我開始慢慢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理想的工作可能是一些國際非政府機構,或是一些國際文化交流公司,能用到外語,有國際交流,而且不是純商業機構,這應該是適合我的工作,我想。
參加了數次面試,有人家看不上我的,也有我看不上人家的。
這時候一個不是機會的機會出現了,受央視英語頻道主持人楊銳的邀請,我去他的節目做嘉賓,結果由此得到了在英語頻道面試的機會,從此走上了主持之路。
當我決定加盟英語頻道的時候,我向外事司領導提出辭職,領導的第一反應是:又來一個。看來我不是辭職的第一人。
從教委辭職到英語頻道工作,從一個公務員轉行去做一個主持人,我不知道等在前方的會是什么樣的未來,但我還是做出了這個決定。當時的想法是,實在不行,我再換!
臨走的時候有教委的同事好心提醒,再待兩年就可以升職了,我笑笑。
我不等了,不是等不及了,而是因為當官從政實在不是我的興趣。我只想去做一些我有興趣的事,去尋找我也說不上來的卻一直在找的我喜歡的生活方式。
在任何部門都會有一些人總想在不合適的時候用一種很生硬的方式要向別人展示他們的存在。
但我去意已決,真的。
臨走前我還根據工作安排,作為面試官之一面試了那一年的應屆畢業生,就算要走,在走之前,該做的工作還是要做的。
從1994年9月入職到2001年11月正式離開,我在教育部工作了七年零兩個月。
盡管認定在教育部的工作不是我最理想的工作,但我一直堅持認真做事,也自認是一個合格的公務員。
盡管這份工作帶來的生活方式不是我最心儀的,但我一直以來都對這段經歷心存感激,因為正是在教育部我得到了鍛煉,得到了成長。我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言談舉止,無不受到這段經歷的影響。如果沒有這七年,我可能就不是今天的我,也可能沒有機會成為主持人。
2000年,我主持的第一個節目China Today在英語頻道播出,生命中新的一頁掀開了。
(摘自《何必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