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經濟的動蕩,把貴金屬作為避險工具的傳統功能演繹的淋漓盡致。
在目前通脹壓力巨大的環境下,貴金屬無疑是最好的避險工具,
白銀作為工業必需品,消耗量巨大,白銀的存量70年前是黃金的10倍,而現在變成了1/5,以后將會變得更加稀少。
“窮人的黃金”
白銀價格的一路高漲,讓原先看不上白銀投資的投資者眼冒紅星,一年之間近乎翻番的盈利紀錄,也讓白銀登上了投資市場的巔峰。
相比黃金投資,白銀投資看上去似乎更加適合普通人,有些人甚至戲稱其為“窮人的黃金”。正是由于白銀投資所具備的平民化、低門檻等特性,在黃金價格突破每盎司1900美元之后,國際資本把炒作的對象瞄向了一向不被投資者重視的白銀市場。
同為金屬貨幣,黃金一度突破1600美元/盎司,白銀才30美元/盎司,價格被嚴重低估。
白銀之所以被低估,是在近20年來,其工業用途遠遠大于金融屬性。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獨立學者宋鴻兵指出,在1949—1976年,世界白銀儲備是黃金的10倍,但現在黃金是白銀的5倍,因為白銀廣泛用于太陽能、電池等新材料領域(大約占總量的70%,現在全球經濟正在逐步回暖,制造業也將慢慢復蘇,白銀需求量逐步增大,未來一段時間仍會繼續走高),而黃金因為價格高昂,工業用途并不多,這就是說,白銀比黃金更加稀缺。他認為,白銀未來有望上漲4倍達到100美元/盎司。
1940年全世界的黃金存量是3萬噸,而白銀1940年挖出來的總儲備量是30萬噸,兩者之間黃金是白銀存儲量的1/10。到2010年這個比值發生了重大變化,現在全世界的庫存白銀量從32萬噸下降到3萬噸,黃金存儲量3萬噸上升到了15萬噸。白銀現在只是黃金存量的1/5,出乎意料的是,白銀比黃金更加稀缺,而且稀缺得很嚴重。傳統上的1:16現在進一步惡化到1:60,現在一盎司黃金價格是白銀的60倍,而歷史上是16倍,這對黃金的暴漲造成非常大的壓力。美國電子學會曾經做了一次報告,報告中明確指出了白銀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開采光的金屬,它的經濟開發時間離現在只有12.5年。
一季度以來,白銀價格領先于其他大宗商品,出現沖高回落走勢,最近又率先于其他商品,出現止跌反彈行情。應該說,白銀的工業需求屬性和金融投資屬性共同促使其成為今年商品市場當之無愧的領先指標。
誰是“黑馬”
但聰明的投資者都是找那些暫時人氣較低、潛力較大的“黑馬”領域。鉑金將有可能成為貴金屬領域的“黑馬”。
雖然同屬貴金屬,但鈀金市場跟黃金市場有較大不同,其價格的運行軌跡也呈現出了獨特的歷史走勢,國際黃金價格自1988年開始下跌一直到2001年才開始反彈,2001年至今,金價基本沒有出現過太長的下跌過程,價格上漲了將近600%。鈀金則完全不同,1996年至2001年間,就在黃金價格持續下跌的時候,鈀金價格卻直線飆升,從1996年最低的114美元/盎司上漲至2001年最高的997美元/盎司,翻了將近9倍。而自2001年之后,黃金屢創新高,鈀金價格卻再也沒有突破過900美元。
鈀金雖然便宜(相比黃金和鉑金),但并不代表鈀金礦產資源豐富或產量較大,事實上鈀金的年產量跟鉑金差不了多少,每年只有200噸左右的供給量,還不到黃金產量的1/10。
但由于鈀金還不為中國投資者所知,摸不到實物的投資還很難得到市場追捧。就像黃金及白銀期貨的推出一樣,雖時間漫長,但終究會“修成正果”。加拿大豐業銀行預計未來鈀金價格將突破1000美元/盎司,理由是資源的枯竭及供給量的減少。
稀有金屬“鉑金”也是當下投資者關注的產品之一。鉑金與黃金、白銀等同屬貴重金屬,由于鉑金的開采量和稀缺程度遠高于黃金,長期以來,價格一直在黃金價格之上。然而,隨著黃金價格的大漲,在去年8月底,鉑金、黃金價格出現了罕見的“倒掛”現象,9月底,國際黃金現貨價已比鉑金高出108.41美元。進入2012年之后,價差進一步加大。但今年一季度,鉑金走勢遠強于還處于振蕩格局中的黃金價格,三個月內漲幅就超過了10%。不過,隨著歐元區債務危機的爆發和蔓延,鉑金價格受到嚴重打擊,此前瘋狂的投機盤爭相出逃,從1700美元/盎司回落到了現在的1500美元/盎司左右。
因為白銀、鉑金、鈀金與黃金同為國際貴金屬現貨、期貨的交易品種,而且這些貴金屬的工業價值要遠遠大于黃金。黃金的實用性不如白銀、鉑金,黃金主要用途就是做首飾、一系列部分和各種各樣的精品,需求量比較少,但是黃金的存量越來越多。而鉑金、白銀和鈀金有著包括汽車、照相行業、電子行業、電器行業等等巨大工業消耗量。由于美元貶值出現系統性的上漲,這些貴金屬上漲度遠遠要大大高于黃金。2010年這一年黃金大概平均上漲30%,而這些貴金屬平均上漲50%。
稀有金屬投資前景和收益越來越被市場看好。日前在哈爾濱舉辦的第一屆新材料博覽會上,工信部領導首次透露了國家“十二五”期間整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達到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稀有金屬在新材料中的重要應用使其將迎來黃金發展階段。這一好消息無疑給已經熱鬧非凡的稀有金屬市場再次注入了一股“強勁劑”。
市場上的對沖博弈
對此,業內人士稱,稀有金屬是繼股票和黃金之后的第三大投資品種,因其所具有的優勢已經在市場上鋒芒畢露。
5月10日,國內白銀期貨上市的第一天,主力合約1209成交活躍。搶得白銀期貨第一單最多的湖南水口山副總李誠星表示:“白銀期貨開盤之初,我們空了4手,多了2手,1手成交。目前企業進口白銀都是在境外做全額套保,以后對國內生產的白銀將利用白銀期貨進行一半套保。”
“接近35萬手的成交量應該說是非常不錯,是近幾年最好的一個期貨品種了。”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朱遂科表示。
作為新型投資產品,稀有金屬自身所具有的優勢正是它最大的“賣點”,也是吸引投資者目光的焦點。投資者宋先生道出自己投資稀有金屬的理由。他是從安全性、資金少、風險低、操作靈活以及投資功能齊全等方面權衡后做出了投資的選擇。
“去年白銀作為貴金屬中的價值洼地迎來大漲,而我看好鉑金被低估,將是下一個價值洼地。”宋先生認為投資鉑金的大好機會已經到來。他在去年春節后果斷投入20萬元買入白銀,到今年5月份拋出,獲利超過150%。近日,宋先生又投入50萬元購買鉑金。
“黃鉑金價格倒掛的情況,已經持續近兩個月了。”宋先生分析道,鉑金價格長時間高于黃金,黃鉑金的比價通常在1比1.4到1比1.6之間。2002年之前,鉑金基本處于350美元至400美元/盎司區間。2002年后,鉑金開始了一輪長達6年的大牛市。
長期關注貴金屬價格走勢的宋先生還發現,鉑金與黃金價格難得出現“倒掛””,2008年金融海嘯時也曾出現過,但只維持數日,價格相差也只有幾美元,“論稀缺程度和開采成本,鉑金價格理應高于黃金。”細心的宋先生查閱資料了解到,目前,只有南非和俄羅斯等少數國家出產鉑金,每年的出產量只有188噸,而黃金每年有2506噸;另外,已經多年沒有發現鉑金礦,而今年在我國的山西、內蒙古等地先后發現新的金礦。這次鉑金與黃金價格“倒掛”持續時間之長、價格差異之大,令他感到十分意外,也促使他果斷買入鉑金。
一位金融界的投資人士稱,從投資角度看,稀有金屬未來的上漲空間巨大。當下,全球貨幣體系的貶值趨勢已形成,資源成為抵御貨幣購買力下降的良品,稀有金屬升值是大勢所趨,未來上漲潛力巨大,景氣周期已經打開,一場資源升值的盛宴也徐徐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