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對“按秒計費”、“寬帶不寬”等電信熱點話題進行了答復。他表示,當前媒體和大眾關心的“按秒計費”不是技術問題,國際上都是按“分鐘”計費。目前,工信部正在加緊研究更加合理的話費計算方式,力爭給用戶一個滿意答復。
對于“寬帶不寬”問題,苗圩說,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一是用戶訪問網站的容量;二是骨干網、城域網及接入用戶的帶寬是否足夠;三是用戶實際使用帶寬一般為接入帶寬的70%,這和用戶的使用習慣有關。苗圩表示,寬帶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城域網和“a最后一公里”。對于城域網帶寬,“光進銅退”是最佳解決方案;對于“最后一公里”問題,政府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安排布局,推動問題的有效解決。
寬帶建設的落后使中國的信息化水平與國際差距越拉越大,信息化指標的國際排名近年來不斷下降。對此,苗圩透露,中國的寬帶戰略今年已上升至國家層面,目前,發改委、工信部等相關部委正在組織研究具體規劃,爭取年底正式出臺。
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演進、應用程度不斷加深,人們對于網絡帶寬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工信部就“十二五”時期的寬帶建設已進行全面規劃——計劃到2015年,城市寬帶速率將達到20M;農村的寬帶速率將提升到4M,有條件的省市帶寬速率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