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不得不承認,我確實有點吃驚,雖然剛開始漏洞百出,但是你居然挺過來了。
現在我決定讓你做一些更有挑戰性的事,你將會首次承擔起領導團隊的責任。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差事,尤其是對你,以前那些工作你可以通過毅力挺過去,但是現在你不僅得保證自己的工作進度,還必須讓手底下的男人能夠認同你——要知道,一個女人來做一群極客的頭兒,這實在是太可笑了。老實說,我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地等著他們來向我抱怨了。
對了,你準備要孩子了?我預感到對你的工作來說,這不是什么好消息。去做事吧,希望你在新崗位上至少能撐過3個月再來遞交辭職信?!?/p>
——一個老板的自述(二)
2月20日,晚上6點30分,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
劉月(化名)剛結束了和技術經理的溝通會議,對將要上線的新產品特性有了大致了解。需求文檔已經入手,信息搜集整理完畢之后,就是正式的代碼實現階段,并在后端平臺上進行版本控制。
這是明天的事情了。
現在,劉月想的只是盡快赴約,和朋友一起去看孟京輝的話劇《戀愛的犀牛》。2012年,是平臺配置工程師劉月離開校園的第6年。
同一時間,硬件測試工程師張山(化名)仍然守在工作崗位上,雙目緊盯著屏幕上的曲線紋絲不動,外賣送來的工作餐被遺忘在了桌角。
這是她技術生涯的第7年。被歲月磨平了棱角的她,開始懷疑自己最初的選擇,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到底是為了什么;在房價飛漲的北京,究竟什么時候才會擁有屬于自己的小窩?即將而立之年的IT技術女開始進入最為糾結的人生階段——“我迷茫,我尋找?!?/p>
被揭開的迷茫
2月27日,晚上6點45分,北京市海淀某家咖啡館內。
坐在記者面前的劉月剛下班,她的公司就在附近,平常收工的時間甚至會更晚一些。
盡管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日子,看得出劉月還是很精心地修飾了自己,衣著裝扮時尚得體,舉手投足溫文爾雅,似乎與“IT工程師”這一強調“鐵血紀律”與“嚴密邏輯”的稱謂沾不上邊。
她說:“人的心態是一段一段的,每個時期都有各自的特點?!?/p>
“那你現在是什么心態?”記者問。
這時咖啡廳的燈突然滅了,四周陷入一片漆黑。劉月淡定地說不用擔心,馬上就會恢復正常,這家店她經常來,以前也出過這樣的狀況。
劉月的父親是一名電信工程師,這對于她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芭院芏嗟乃季S都是從感性出發的,這會很糾結,因為看不清;而技術行業需要邏輯鮮明的理性思維,你能明確地得到結果。陰柔細致和硬朗冷酷同時從身上流過,這就是IT技術女性的特別之處。”
劉月自信在技術圈子里是個活躍的人,但與圈外的人在一起時還是差得太多了?!芭c一個陌生人可能會沒有任何說話的欲望,這很可怕。”
工作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期,領導開始安排她在技術之外做一些培訓和溝通工作。
在公司里,劉月的辦公位置是經典的開放式格間區域,任何時候只要她從座位上起身,周圍的同事都能一覽無余。隨著資歷的不斷增長,每一年劉月站在自己的格子間環顧,都會看見有人離開,然后頭也不回地消失了,隨即又會有新的同事進來替代他們。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視線內都是“90后”了,這是一種很強的壓抑感?!被ヂ摼W行業閃電般的認知更迭對于從業人員,尤其是像劉月這樣的技術人員來說無疑是一種考驗——“不想Out的話,就拼命趕上來吧?!?/p>
繼續走下去,是不是正確的選擇?
有時,迷茫的感覺會在劉月的腦中一閃而過,她會找出一張白紙,仔細分析自己的性格、職業狀況、興趣愛好等,試圖找出以后的出路,直到一整張白紙沒有任何富余空間。
3月3日,晚上10點35分,北京海淀區某大廈內。
辦公市里依然燈火通明,張山的加班仍然在繼續,眼花繚亂的數據生硬地從液晶屏上擠入她眼中。
昏昏欲睡之際,同事從網上轉過來一張“IT女上班標準樣式裝備圖”,下面的標注是:“像你嗎?”
幾十秒鐘后,同事得到了她的回復:“太像了,除了不會背那個大單肩包之外?!?/p>
學習電子商務專業的張山之前并沒有想過會從事技術工作,只是在機緣巧合下自學了編程和開發,結果入行后一做就是7年。
現在,她正在迷茫中掙扎。
與典型的北漂白領一樣,“加班”和“隔離感”成為張山身上揮之不去的關鍵詞。想轉行,但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么,“目前我好像也只能做技術,好處是賺錢還算多?!比鄙倬窦耐?,平均兩周一次的看電影是張山工作之余僅有的娛樂內容,路途遙遠也使得她與昔日摯友間的相聚逐漸減少。
剛領到結婚證的她想要盡快生小孩,這也是她目前最大的心結——現在的工作狀態讓她很難去真正實施這樣的計劃。
被抉擇的未來
不久前,劉月去參加了一個電臺訪談節目,當時3位嘉賓中就她一個女孩,另外兩位男士從事的都是文字工作,當她說出自己是IT工程師時,主持人詫異地“質問”她為什么還在做這種“枯燥、無味、可怕的職業”。
“以前我會迫不及待地解釋:事情不是他們想的那樣。時間久了也就懶得說了。其實根本就不用去在意或者改變什么,按照我自己的生活方式來就行了?!眲⒃乱呀泴W會了“不理不睬”,覺得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迷惑。
劉月的生活是飄忽的,與朋友結伴,在各種風景中留下足跡。除了技術,還有旅游、攝影、話劇。尤其是話劇,每看完一部劉月都有寫劇評的習慣?!皩ξ襾碚f,技術和文字是互補的。寫作能給我的理性工作帶來靈感,而技術文檔則必須通過文字撰寫?!?/p>
“35歲之前,我的規劃是沿著現在的路一直走下去。”劉月已經做出了決定,還會繼續追隨技術。“40歲時我希望能嘗試全新的工作狀態,比如創業或者當自由作家,告別一成不變的‘格子間坐班’日子?!眲⒃掳堰@個過程看作是一種旅行,希望去不同的地方收獲不同的風景,包括愛情。
與劉月不同,入行5年的軟件工程師劉小美(化名)下班后通常是徑直回家,同樣從事IT行業的丈夫也會在差不多的時間回來。到家以后,劉小美脫下職業外套,捋順了頭上的高馬尾后就開始做家務。毫無疑問,家庭在她眼里是第一位的。
前些日子,劉小美上網時無意中也看到那張著名的“IT女上班標準樣式裝備圖”,她并不認為這代表了什么實質的意義?!斑@就是一種戲虐。女性從事IT技術確實很辛苦,但其他行業也一樣辛苦,這很正常,IT只是職業的其中一種?!眲⑿∶赖卣f道。
“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素質通常都要弱于男性,但女性更善于溝通,這對團隊協作很有幫助,一個優秀的團隊不能缺少女生的加盟?!眲⑿∶缽牟徽J同IT行業“把女人當男人使,把男人當騾子使”的說辭,企業文化不同、工作內容不同,工作強度也會有很大差別。
劉小美是一個“很穩當的人”,“做技術工作,沒有‘辦公室政治’,同事間關系融洽,有問題可以直截了當的提出來一起討論,這讓人覺得很輕松很舒服?!彼?,劉小美不選擇改行,“我剛走過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個5年,接下來我會好好規劃下一個5年?!?/p>
想離開的是張山。她開始考慮家人的意見,離開北京去二線城市生活。“我大概會在一兩年以后離開北京,去老公的家鄉沈陽考個公務員?!边@樣的規劃似乎與現在的她差別太大。
但是,張山似乎依然有些留戀北京這個大都市,畢竟這是自己奮斗了7年的地方,究竟是離開還是堅守,張山也反復問自己很多次。而立之年做選擇,這是誰也逃不掉的命題,沖過去,是領悟;改變軌跡,也會迎來別樣的人生。強悍的內心和邏輯縝密的推理,已經成為IT技術女的人生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