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近兩年身陷被收購傳聞的博科來說,最新發布的季度財報無疑將其身價再次提高。2012年首個財季,博科收入為5.61億美元,環比增長2%,同比增長3%。盡管增長幅度看上去并不是很高,不過其5900萬美元的財季凈利潤依然還是讓人眼前一亮。要知道,這可比其去年同期的凈利潤提高了一倍多。
在業績“高唱凱歌”的同時,圍繞在博科身邊的各種收購傳聞已經成為過眼云煙。實際上,在博科首席執行官Michael Klayko的規劃中,這家公司的目標就是去挑戰業界巨頭。當然,我們都知道,他所說的巨頭就是思科。
“博科不是一個消費類的品牌”
信息架構,網絡為先。在云計算概念被熱炒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完整數據信息解決方案的構建并不僅僅是服務器、存儲等硬件基礎設施的部署,也不單純是分布式文件系統、中間件等軟件架構能夠搭建起來的,實際上,網絡在整體數據信息解決方案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毫不夸張的說,網絡是數據中心整合、聯動的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因此,從2010年開始,包括IBM、惠普、戴爾等在內的大廠都開始針對數據網絡展開一系列的收購。這種收購,被外界視為綜合類大型廠商完善自有解決方案的重要一步,換句話說,市場上的這些“大玩家”已經不再僅僅滿足于依靠合作伙伴來提供整體化的解決方案了。
一方面,網絡的關鍵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另一方面,大型廠商也開始涉足這片市場。這對于網絡產品和解決方案廠商來說,是否是一種挑戰?大廠和網絡基礎設施廠商之間的OEM合作關系是否面臨著崩盤的危險?
博科首席執行官Michael Klayko認為,盡管市場上確實存在著這種變化,但是博科依然有著自己的優勢。“我們同合作伙伴之間保持著長期的合作關系,有些合作的時間跨度長達十幾年。因此,博科能夠很好地平衡同合作伙伴之間的關系。”Michael不無自信地表示說,“要知道,博科并不是一個主打消費類的品牌。我們在網絡交換方面有長期的經驗以及大量市場份額。”
博科亞太區合作伙伴業務高級總監Charlie FOO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認為,博科所提供的并不僅僅是產品而已,還包括各種解決方案以及服務。因此,在網絡端到端的業務上,博科并不會那么容易被取代。
當然,博科也并不僅僅只是“后知后覺”地迎接市場的變化。實際上,其目標直接指向了思科。Klayko認為,過去十年間的網絡市場平淡無奇,而且缺乏創新產品,因此,用戶不得不用高價格去買一些“足夠好”的產品,“目前來看還沒有誰能夠去挑戰(思科),因此,我們被客戶挑選出來作為另外一種選擇。”
Klayko表示說,很多企業在選擇購買產品時都會考慮員工對控制界面的熟悉程度,“我們對用戶表示說,如果你很熟悉思科的方式,那么你也會熟悉我們的產品。”實際上,博科美國剛剛發布的Hyper Edge解決方案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側證之一。
投資亞太市場
等于收獲新的商機
來自IDC的預測顯示,盡管2012年全球經濟有可能面臨衰退的風險,然而,亞太地區的信息技術支出卻并不會因此而受到太大影響。根據IDC方面的表述,2012年亞太地區的信息技術行業支出將達到6530億美元,同比增長 10.4%。盡管預期增長率低于2011年同期,而且IDC認為未來4~5年間這一數值都會有所降低,但是其也同時表示,到 2015 年,亞太地區信息技術行業的支出年增長比例仍將保持在9%以上。
Forrester Research的報告也表達了幾乎相同的看法。Forrester Research認為,亞太地區政府和企業采購信息技術的規模在2011年已經超過了4600億美元,使其成為繼美國和中西歐之后的第三大區域市場。此外,Forrester預測,即使面臨全球其它經濟體的低迷,2012年該地區的IT投資也將超過5000億美元,增長近10個百分點。
實際上,一直以來,業界對亞太市場的發展態勢普遍都持樂觀態度。因此,就如同股市中節節攀升而且逆大盤而動的股票一樣,亞太市場也同樣受到了投資人和廠商的追捧,對這一區域市場的投入正在持續加強。
作為博科全球接待中心網絡中的最新成員,博科日前正式在新加坡開設了其亞太區接待中心。這也從側面肯定了分析師對亞太市場的積極預測。博科方面同樣也認為亞太市場會為其帶來更多的營收:“在亞太區開設區域接待中心是博科的一項戰略性舉措,因為這與博科在該地區的商機直接相關。”
對于博科亞太區接待中心的作用,相比官方說法,博科首席執行官Michael Klayko表述得更加直白:“通過讓客戶在自己所在地區訪問博科資源、探索解決方案選項,并與我們的員工進行互動,這些地區接待中心讓我們亞太區的客戶能夠更輕松地與我們做生意。”
據悉,設在新加坡的博科亞太區接待中心的主要責任,是安排物流和技術人員來協調接待與博科銷售團隊、合作伙伴及客戶開展的研討會,向他們簡要介紹最新解決方案、路線圖,并演示涵蓋服務提供商、企業數據中心和園區局域網環境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