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石油集團連續跨越、創造奇跡的故事每天都在三秦大地上發生和傳播著。
從2005年重組時年銷售收入303億元,到相繼突破400億元、600億元、800億元、1000億元,直至2012年的1618億元;實現利稅費總額由170億元增長到626億元;上繳財政由97億元增長到456億元;集團總資產由2006年底576億元增長為2012年底2090億元。
延長石油的高速增長,速度之快,步伐之大,被譽為延長石油速度。而在高速增長背后,延長石油現在更看重的是,增長的內涵、增長的質量、增長的可持續,這一切都離不開科技創新。
“延長石油已經走過了107個年頭,歷史證明:科技是推動延長石油發展的核心力量。歷史賦予我們再造百年延長石油的光榮使命,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是實現延長石油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和科技支撐型轉變的根本保證。”延長石油集團沈浩董事長在集團2012年底召開的第二屆科技創新大會上語重心長地告誡十萬員工。
創新體系夯實發展之基
“一個整體、三個層次”的科技創新體系是延長石油科技管理的主架構——即以集團公司為整體,以科學技術委員會為科技工作決策層,以麾下幾個研究院為科技攻關主力層,以各生產單位為新技術應用層,各板塊和直屬單位均配備總工程師,各基層單位均成立科技管理部門,把科技工作上升到集團跨越發展的主要日程。先后制定了《科技成果管理暫行辦法》等10余項制度,按照“整體規劃、分級管理”的模式,將科技項目分為集團級、公司級、場站級三級管理,編制了年度目標,規范了項目管理程序。建立了以集團公司為主體,各板塊為支撐、三級單位為補充的科技投入經費保障機制,科技資金投入由2006年不到2億元,跨越到2010年的15億元,而2012年,他們已經投入40億元。
科研平臺凝聚智慧之力:過去幾年,是延長石油推動科技資源深度整合,強化創新基礎平臺建設的關鍵期。先后組建了集團公司研究院及延安分院,完成了西北化工研究院、省石油化工研究院、省輕工業研究院的整體并入;在重組北京石油化工研究設計院的基礎上,成立了北京石化工程公司,提升了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發展后勁。如今,延長石油集團擁有5個研究設計機構、1個國家級技術服務中心、8個省級研究中心和5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成為陜西省首批院士專家工作站之一;正在加快建設的黑色金屬檢驗中心、煤氣化研究平臺、催化劑研究平臺、高分子合成研究平臺、橡膠制品分析評測平臺、精細化工研發平臺等10大工程中心及重點實驗室,為“十二五”的發展鋪就了快車道。
2012年10月25日,延長石油集團與英國BP公司、美國KBR公司合資建設的“碳氫資源高效綜合利用技術研究中心試驗示范基地”在陜西興平市奠基。三方確定在已成立合資公司的基礎上,建設全球唯一的VCC技術試驗中心和TRIG氣化技術試驗示范裝置,共同開發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高端技術,搶占能源化工行業發展制高點。
科技攻關突破技術之頸
近年來,在我國油氣產量總體增長趨緩的背景下,延長石油不斷加大科技攻關力度,通過深化地質認識,強化資源勘探,全面推廣先進的二次、三次采油技術,推動油田發展方式由依靠新井求產的資源驅動型向技術驅動型轉變。實施油田開發項目200項,《低(超低)滲透油田高效增產改造和提高采收率技術與產業化示范》施工成功率100%,投入產出達到1∶4.1;實施油氣勘探項目32個,其中延長組深層勘探地質研究和富黃探區勘探研究使探區原油產量由7000噸一舉突破10萬噸。而以《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頁巖氣高效開發示范工程》為主題的天然氣勘探技術和開發工藝則是其“十二五”的主要攻關項目。
據悉,延長石油還在開展“煤油共煉”“煤焦油懸浮床加氫”等技術研發及工業示范項目建設,力求掌握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核心技術并實施產業化,獲得創新權和發展主導權,使油氣煤鹽綜合發展越走越寬。
高新工藝引領未來之路
延長石油結合重大項目建設,開發引進了一批適合產業發展的新技術、新工藝,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楊莊河煉化項目引進了美國UOP第三代超低壓連續重整技術等專利工藝,改變了延長石油沒有高標號汽油的歷史。與此同時,延長石油更注重自主創新,延長石油靖邊油氣煤鹽綜合利用項目的關鍵技術均為我國自主創新,項目采用的14項國內外先進技術中,很多是國內技術,開創了具有延長特色的油氣煤鹽綜合轉化模式,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關注,被評為“聯合國清潔煤技術示范項目”。集團研究院自主研發了24種化學助劑、2種防腐技術產品、6種水處理劑等產品;延長化建公司成功開發“大型儲罐液壓頂升自動焊倒裝施工技術”和“鋯材管道焊接工藝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興化集團在國內率先完成硝酸銨冷凝液氨氮減排工程,成為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企業。
過去幾年,延長石油實施科研項目400多項,先后有97個項目列入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陜西省“13115”科技專項和省科技攻關計劃,并有54項科技成果獲獎,其中油氣煤結合技術獲兩項國家專利。
人才強企培育創新之本
延長石油堅持人才強企戰略,集團每年引進高層次人才300人,招聘大學生1000人;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石化撫順研究院以及國內5所知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養戰略合作關系,積極支持合作單位優勢學科建設。先后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設立學術基金或獎學金。現在的延長集團,擁有各類人才3.6萬余人,占從業人員的38.7%以上,其中:國家級突擊貢獻專家4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0名、陜西省突出貢獻專家22名、省“三五”人才7人、三秦學者1人;高級工程師由2005年的不足100人增加到目前的近1000人,初步形成了企業發展的人才“富礦”,成為延長石油科學發展、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然而,其新的人才計劃更加恢弘,到2015年底,要建設1支由1萬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科技創新隊伍。
這些措施涉及科研投入、體制機制、人才培養、考核激勵等方方面面,勾勒出日后集團公司科技工作開展的一個全新格局,成為確保‘十二五’科技規劃目標實現的有力支撐。”
站在1600億元新起點,延長石油人感慨,如果沒有科技創新的源源動力,延長石油的發展怎會有如此令人贊嘆的撐桿跳。
站在新起點,延長石油正以更加恢弘的氣度,加緊實施“油氣并重、油化并舉、油氣煤鹽綜合發展”的產業戰略,緊緊圍繞“轉方式、調結構、強基礎、求創新”四大系統工程,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決心把延長石油建成令人尊敬的創新型國際能源化工公司。
按照延長石油集團的總體構想,“十二五”期間,延長石油兒女決心開創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油氣煤鹽綜合轉化利用,努力構建具有“延長特色”的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這條道路是世界化工史的一條全新道路,將開創化工行業油氣煤鹽綜合轉化的新紀元。
延長石油集團公司總經理張積耀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延長石油一百余年的發展過程中,每一次重大進步與科學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關。從原始簡陋的采油、煉油設備到現代化的集成裝置,從單一的資源勘探到多種資源綜合利用,延長石油在科技支撐下不斷發展壯大。
如今的延長石油,依舊在堅持高端引領、產學研結合,有效破解“陜西形象”的同時,為延長石油穩定發展油氣為主,加快建設油氣煤鹽一體化綜合利用的特色產業集群鋪平了道路。我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延長石油必將繼續走出一條具有延長石油特色的發展創新道路,為致富陜北老區、促進陜西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延長石油集團科技創新的引擎正在迸發出越來越強勁的動力,助推這艘能源航母在更廣闊的海面,乘風破浪,開創新航程!
新聞當事人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延長石油):是中國擁有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資質的四家企業之一,是中國陸上石油工業的發祥地和唯一的石油工業百年老字號,是我國財政貢獻最大的省屬國有企業,是陜西省最具規模實力的省屬國有企業。
沈浩:男,1953年4月出生,高級工程師。現任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延長油礦管理局)董事長(局長)、黨委書記。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陜西省唯一國有企業代表。
注:本組文章轉載自《科技日報》。
(史俊斌系《科技日報》陜西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