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理論工作者和政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宣講十八大精神,應把握好六“要”六“忌”。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理論工作者和政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為此,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組織都組織了宣講團成員進行宣講,而宣講大都控制在一個小時至兩個半小時,時間十分有限,如何在這有限的時間段內把黨的十八大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宣講到位,同時又讓聽眾入耳、入腦、入心,這確實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
宣講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
主次不分。主次不分就有可能離題太遠。會議背景、會議概況或某些附加說明介紹太多卻把應該強調和講深講透的主要精神放在次要位置本末倒置。此類宣講肯定達不到好的效果。古人云“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宣講時間有限,如果想在有限的一兩個小時里想把什么都講完,既不能達到目的,也不能留給聽眾思考的余地、想像的空間、發揮的平臺。強行講全,其結果必定不能給聽眾留下更深的印象產生更好的效果,甚至還會適得其反,造成聽課者思想混亂,誤解精神。
空洞無物。特別是對于十八大報告的創新點“首次把科學發展觀正式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首次明確規定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基本內涵、首次明確規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基本內容、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首次提出了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增的具體目標、首次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十八大的最主要精神”等等,如果只是空洞無物地宣講,有效果,但效果不明顯。分析時泛泛而談、浮于表面,只會羅列不會深入分析,不能由表及里、透過事物的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并恰當揭示,以至于給人以大而空、虛而玄、泛而散的印象。
脫離實際。宣講脫離實際,群眾就會感到枯燥無味。如果十八大精神宣講不能做到因人而定,見家長說學雜費減免;見農民侃農業稅、村村通公路、農網改造,新農村建設;碰工人談工資、就醫、就學、住房;遇低收入者聊低保,廉租房;給學生講校園建設、課程改革,與他們談過去,展未來等等,滿口政治名詞的宣講,有誰愿意聽?有幾個能聽得懂?
官腔十足。個別宣講者在宣講時,語速較慢,故意將每個字拖長,甚至句子里還會夾雜某些特有的語氣助詞,比如“嗯”、“啊”、‘“嘛”等等。如果用這種“官腔”來宣講,盡管觀點正確,也盡管內容規范嚴謹,不容易出錯,而且講起來顯得優越高貴,派頭十足,政治保險系數高,但無實質性內容的大話、空話、套話(就是少有實話)都是些“正確的廢話”。如果用“官腔”來宣講十八大精神,則有些假而騙人的味道。對于外行的百姓來說,理解起來就特別困難,正所謂“你不說俺倒清楚,你越說俺越不明白了”。
只讀不講。個別宣講者在宣講時過于依賴多媒體課件,出現“只讀不講”或無說明無引申的狀況。筆者曾聽過市某位宣講團成員對十八大精神的宣講,其課件就有80多頁,而近一半都是十八大會議概況,包括與會代表多少人,選出中央兩委多少人政治局委員多少人七大常委是哪幾個,平均年齡多少經歷如何性格怎樣等等,加上宣講結尾處如何貫徹十八大精神內容之后,剩余宣講真正的十八大精神內容就相對少得多。與此對應,在宣講時間分配上,他的會議概況整整多一倍于十八大精神內容。而他的這個課件也影響到本縣個別宣講團成員使用。由于課件頁數過多且主次不分,給人以以“讀”代“講”,拿課件來糊弄人,靠讀課件內容來挨時間的壞印象。
低俗下流。如,在十八大宣講活動中筆者聽到這樣的一段話,“鄉鎮干部是喝黃酒、說黃話、看黃碟;縣級干部是喝白酒、摸白腿、打白條;地市級干部是喝紅酒、親紅唇、收紅包;省級干部是喝洋酒、開洋車、泡洋妞;再上一級干部是喝名酒、說名言、干名星;老百姓是喝啤酒,聽屁話,當屁民”。我相信我黨的絕大多數干部絕不是象這段黃段那般無恥下流,至于少數人,那是另外一回事。十八大精神如果要靠類似這段黃段簡單庸俗地宣講,那要不就是故意炒作,嘩眾取寵,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要不就是思想作風問題而不是能力水平問題。某中央領導講過,鼓勵改革,允許失誤。那么宣講地一樣:鼓勵深入,允許講錯。講錯是見解能力不同,而低俗則是肉麻當有趣,是思想作風問題。
宣講十八大精神應把握好六“要”六“忌”
講主要問題,忌面面俱到。首先應講清報告的主要內容,例如十八大的主題和重要意義、十八大的一些創新點等,并力爭從歷史與現實、從黨情國情世情等多角度講深講透,然后再根據不同的宣講對象有選擇地講一講他們所關注的一些問題,切不可追求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使講課效果大打折扣。
緊扣報告內容,忌泛泛而談。宣講者必須打牢扎實的理論功底(市某位宣講團成員就把我國的主要矛盾說成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無故加多了一個“力”字),還必須時時注重知識更新,自覺調整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面。對十八大報告要學深學透,領會精神、掌握實質,準確把握宣傳要點;宣講時,應緊緊扣住報告的主要內容,不要為了嘩眾取寵,大量介紹與報告內容關聯很少甚至毫無關聯的問題,游離了報告的主題,把宣講變成了“故事會”,顛倒了宣講內容的主次關系,讓聽眾仿佛在聽“天書”,一場宣講報告聽下來收獲甚微。
理論聯系實際,忌紙上談兵。十八大報告是經過較長時間廣泛深入調查研究、在集中了全黨全國人民智慧的基礎上精心總結出來的,因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科學性和概括性。宣講時,一定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最好宣講前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同宣講部門聽眾或宣講地方民眾多交談、多溝通,了解他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和疑點問題;這樣,宣講時才更具有針對性,才能切入他們的思想實際,虛功實做。同時,要根據不同的聽眾對象,多舉他們身邊事例,并要注重事例的典型性和新穎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宣講活動產生既生動又富有感染力的效果。
講究語言藝術,忌單調枯燥。語言的表達對宣講十分重要,良好的口語表達是宣講效果得到優化的最有效的手段。開場白要引人入勝、中間要高潮迭起,收尾要干脆利落。要重視運用比喻、設問和反問等修辭手法,同時注意運用好俚語、歇后語、諺語等聽眾喜聞樂見的表達形式,宣講的語言要盡量口語化,并力爭詼諧幽默;注重形體語言,要和顏悅色,要把自己和聽課者融為一體,極力避免一味的說教;再者,語調要抑揚頓挫,借以增加宣講的感染力。
充分利用多媒體,忌空口宣講。隨著我國縣域經濟社會的發展,縣直單位、鄉鎮、大部分村、社區一般都有多媒體等學習工具。宣講前要精心制作課件,宣講時應充分運用多媒體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文字、圖片、動畫和視頻,把宣講的主要內容等向聽眾展示出來。通過演示課件,一方面可以將更多的信息帶給他們,同時也能使宣講活動更富有啟發性、生動性,從而活躍聽眾的思維,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但課件要精簡不能過多太過濫,過多與過濫都會轉移聽眾注意力,難以讓聽眾在有限的時間里接受和領會更多的精神。筆者認為,一個半小時的宣講時間以40至50頁課件為宣。
把握政策導向,忌庸俗淺溥。十八大精神涵蓋了黨今后10年的發展方向、重大方針政策、重要工作部署,必須使全黨、全社會對十八大精神透徹了解、深入學習、全面貫徹才能集廣大干部群眾的力量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這就需要在宣講內容上做到抓住重點和注重實效相結合,對大政方針政策尤其是其中的關鍵詞、關鍵句要宣傳到位、領會到心,同時結合各地實際情況有重點、分層次的進行宣傳學習,切忌把黨的大政方針政策庸俗化。
十八大精神的宣講活動還將會在全國各地繼續進行。克服存在問題,突出宣講重點,全面準確深入宣講十八大精神是每個宣講團成員應盡的責任。只有認真總結運用成功的宣講經驗,吸取失敗的宣講教訓,才能宣傳好、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大精神。
(作者單位:中共橫縣委員會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