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避暑去山里,冬天避寒到三亞,世界末日,地球危險,避難請去太空。雖然價格不菲,但至少,比只存在于傳說和電影的諾亞方舟更靠譜。你覺得2012是真的,那就來一次太空旅行。但是,你錢準備夠了嗎?
有人愿意買單
2001年4月30日至5月6日,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國商人丹尼斯·蒂托造訪了國際空間站。其間,他在失重條件下飄來蕩去;對著瑰麗的太空攝像、拍照和制作立體照片;用儀器觀測地球海洋生物繁殖區(qū),為漁船作業(yè)提供情報;通過電視直播和因特網(wǎng)講述見聞,“太空生活新奇、刺激,再多住幾個月也樂意”。
第四位太空游客則是一名女性,40歲的伊朗裔美國電信界女強人阿努謝赫·安薩里,在付出了2000萬美元并準備了7個月后,于2006年9月18日如愿以償踏上了太空之旅。一想到要飄在天花板上睡覺,搖搖晃晃,安薩里有些擔心,于是吃了暈船藥以便讓自己迅速入睡。為了事半功倍,她還把特意帶上的iPod打開,塞上耳機,享受她在太空的第一個美夢。
安薩里在日志中寫道:“我喜歡失重的感覺,就像一個自由的精靈,如果你想移動,只需用一根手指輕觸墻壁或其他固定物體即可飄浮行進;如果有人擋路,只需輕輕彈跳到天花板上,就能像蜘蛛俠那樣從別人頭頂上飄過。”
2000萬美元一次
太空旅行有4種途徑:飛機的拋物線飛行、接近太空的高空飛行、亞軌道飛行和軌道飛行。
拋物線飛行能讓游客體驗約半分鐘的太空失重感覺,目前計劃用來實施這種旅游的飛機有俄羅的“米格-25”和“米格-31”高性能戰(zhàn)斗機,費用1萬美元。亞軌道飛行能產(chǎn)生幾分鐘的失重。2004年,美國一家私營企業(yè)研發(fā)的載人飛船“宇宙飛船一號”在火箭發(fā)動機熄火和再入大氣層期間能產(chǎn)生幾分鐘的失重。這種亞軌道飛行的價格約為10萬美元。
而真正意義的太空旅行,是費用高達2000萬美元的軌道飛行。實現(xiàn)軌道旅游的工具目前主要是國際空間站,可供游客到達空間站的“客車”主要是俄羅斯“聯(lián)盟”飛船和美國航天飛機。
未來會打折嗎
目前軌道飛行的2000萬美元費用,使太空旅行只能是“富人的俱樂部”,美國亞特蘭大太空工程公司總裁及首席執(zhí)行官約翰·奧茲指出,太空旅行市場如果要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每次價格必須降到5萬到10萬美元之間,才能讓大眾接受。2006年7月,首架專為太空旅行開發(fā)的可以重復使用的“火箭飛機”已由美國加州一家名叫XCOR的太空旅行公司研制出來,并試飛成功。美國航空航天工業(yè)前景研究委員建議開發(fā)低成本的商用太空旅行飛船——太空巴士,每次可坐20人左右。這種設(shè)想中的太空巴士,屬于能運送游客往返于國際空間站與地面之間的雙程軌道運輸機。
其實,科學家早就計劃向太空發(fā)射人造天體,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大規(guī)模的太空移民肯定會變成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