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要上班了,如何能夠保證寶寶的口糧,你準備好了嗎?媽媽們的高招兒層出不窮呢!母乳喂養難不倒我們,不信,聽聽這5 位母乳媽媽達人都怎么說的吧!
寶兒媽
接納上班這件事,爭取更多支持很多媽媽因為上班焦慮而泌乳減少,我的經驗是:從心理接納上班這件事情,讓自己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和處理關于上班的種種情況。
對我來說,回到工作崗位的
第一個星期是一個重要的轉折。在上班前的一兩個星期,我先回到辦公室熟悉一下環境,帶上寶兒給同事們看看,跟上司提前在電話中商談回來工作的細節。這些小事情讓公司同事更了解我的狀態,也能讓我以積極的狀態更快地投入工作。上班之后,很多人都詢問我的寶寶情況,周圍的同事甚至主動提醒我還有每天一個小時的哺乳假,在我吸出乳汁的時候幫忙站崗放哨……有了大家的支持,母乳喂養更容易堅持下去了。
菲爾媽吸奶器,吸多多奶多多
很多媽媽都說,使用吸奶器把奶水吸出來,冷藏或冷凍起來備用,這樣就很容易適應重新工作,不必因為無法給孩子喂奶而煩惱了。但是,一上班我就遇到問題了,有時候遇到手頭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想做完再吸奶,兩三次之后,發現奶變少了。我趕緊咨詢有經驗的同事,原來奶不是越積越多,而是越吸越多!像我那樣的做法, 多次不吸,奶就會越來越少。于是,我由原來的奶脹才吸,一天吸一次,改為上午、中午、下午各吸一次,即便手頭工作忙,也要保證3次的吸奶時間。回家之后,我會先給孩子喂奶45 分鐘左右后,繼續吸一會兒奶。最初的幾天只能吸出少量的奶。不過,堅持一段時間,我驚奇地發現,吸出的奶量有所增加,總算能夠保證寶寶的口糧了。
思雨媽解決后顧之憂
身體疲倦,往往也會影響乳汁的分泌。上班之前,我帶孩子,公公婆婆做家務。重返工作崗位之后,公公婆婆又要帶孩子又要做家務,特別辛苦。并且我下班后也覺得很累,沒有時間和精力幫老人分擔家務,有時候帶孩子的力氣也沒有。剛上班那一個月,家里除了思雨,每個人都困得不行,恨不得有個地方就能躺下睡著。我的奶量也減少了。這可怎么辦呢?
周末帶孩子在小區散步,遇到瓔珞媽媽,聊起來知道她們家也是爸爸媽媽忙,就請了一個小時工,幫助爺爺奶奶做家務。我眼睛一亮,趕緊問:“那小時工做得好不好,能不能上我家來做半天呢?”很快,在瓔珞媽媽的幫助下,我們家的清潔大掃除和做飯等家務移交了大部分給小時工。爺爺奶奶專職帶孩子,還能趁著孩子午睡一起休息。我的心情一下子輕松不少,乳汁也漸漸回來了。
琳媽耐心陪寶寶度過不接受奶瓶的日子
生下寶寶,每天和小人兒一起度過,日子過得飛快。轉眼,4 個月的產假休完了,該上班了。沒想到,上班第一天就出狀況了。剛進門,奶奶就抱著孩子說:“趕緊喂喂吧,琳琳不接受奶瓶,用勺喂也往外頂,一天下來餓壞了!”我腦子一下子蒙了,啊!怎么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我趕緊用溫毛巾擦擦胸脯,把小家伙的小腦袋抵到胸前。小家伙早就餓了,一下就找準奶頭很嫻熟地哼哧哼哧吃起來。
接下來的日子,爺爺奶奶每天都在抱怨“寶寶不吃奶瓶,不會用勺”“每次勺里的奶都灑掉了”“有奶不能吃,寶寶還是餓肚子”等等。我心里也難受,但工作不能耽誤,只能一邊安慰老人,一邊盡量讓寶寶多接觸奶瓶和勺子。
很快一個星期過去了,寶寶用小勺漸漸掌握了訣竅,灑掉的奶越來越少了。但她還是拒絕用奶瓶。小勺就小勺吧,只要寶寶能夠吃到奶就成。現在想起來,堅持母乳喂養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它真的需要耐心和信任。
提前讓寶寶體驗奶瓶
也有媽媽建議在上班前讓寶寶體驗奶瓶。在讓寶寶完全用瓶子喝奶之前,給他一個充足的適應變化的過程。在每次喂奶之前或喂奶快結束的時候,讓他吮吸一下人工的奶嘴,體會一下有什么不同。這樣到真正用奶瓶時,接受起來就相對容易了。
專家支持/ 周敏(北大婦兒保健中心助理研究員)
上班媽媽如何避免奶水減少
1 媽媽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有信心堅持母乳喂養,逐漸適應恢復工作與照顧寶寶的雙重壓力,保證足夠的睡眠與休息時間,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2 上班后的媽媽每天至少能保證3 次哺乳,讓寶寶充分吸吮乳房,以刺激乳汁的分泌。這樣可以有效刺激分泌足夠的乳汁,并盡量延長母乳喂養的時間。
3 提早準備好吸奶器,白天上班時間感覺到奶脹即可吸奶,每次吸奶應盡量吸空兩側乳房,感覺到乳房柔軟,一般需要10 ~ 20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