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同一天的同一時段,我的兩位好友分別發來的短信:一位說準備好了行囊與好心情,即將啟程去往太平洋的塞班島度假;另一位告訴我,周末準備來個“胡同游”,帶著孩子步行探訪自己童年的足跡:看看小時候爬過的樹、留戀過的小吃店什么的,邀我同行。
一個跋山涉水,另一個在家門口的咫尺之遙,但兩人的興奮勁兒不相上下,因為,同樣是準備出發。
真的很巧!在這一期,你會發現這樣兩篇文章:《1歲8個月踏走玉龍雪山》和《下一站,社區》?!?歲8個月的小美女yoyo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暢游海拔3000米的雪山之巔,是不是創下記錄不好說,但yoyo爸媽的勇氣著實讓人佩服。一家三口無條件出發(不為女兒收獲什么、記住什么),無條件地挑戰著年齡與高度的極限?!鐓^親子讀書會、支持農業的媽媽小組、玩具租賃分享、幼兒園資源大發現、拼養團……一群媽媽最大可能地發現并開發著身邊的育兒資源,讓養育變得多元而富有支GsZcPouy+M9uTZBl1irwvNseHfRvapM+oXAXwPwNzYw=持感。
是的,你會發現:我們越了解世界,世界越吸引我們。
帶孩子認識世界,可以是遙遠而陌生的國度與異鄉,也可以是身邊再熟悉不過的一草一木、街道、鄰居。無論在遠方,還是在身邊,其實都預存著一筆令人驚嘆的資源與財富,只等著
我們去發現。
而當我們真正將自己打開的時候,最大限度的發現與創造也會隨之而來。我想,這一切并不完全關乎金錢,卻關乎勇氣、智慧與熱情。
不是嗎?類似的事情,類似的道理,還有很多。
如果我們更愿意相信自己做媽媽的直覺與本能,愿意付出更多的時間與陪伴,或許,真的可以省去是否讓孩子上早教班的困擾。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長大懂得愛與感恩,或許,我們可以從回到家中向老人問好,耐耐心心地陪他們聊一次天,認認真真地為他們過一次生日開始。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懂得快樂與友好,或許,我們自己可以從主動向他人微笑打招呼、真誠地說謝謝開始,無論她/他是你的Boss、鄰家的老人,還是清潔工、快遞員。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懂得寬容,或許,我們可以從打心眼里悅納自己開始。
……
有一些美好,要到遠方才能領略,有一些美好,就在身邊。試一試,去發現它們。記住,帶著一顆發現的心。這樣,每一天,每一個時刻,我們都可以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