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們和毒品泛濫作斗爭的方式就是給吸毒者更多可卡因嗎?”在前不久一檔熱播的訪談節目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簡稱CNN)名嘴、英國人皮爾斯·摩根和擁槍支持者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他毫不妥協的控槍言論甚至招致萬人在白宮網站的聯合請愿,要求把他驅逐出美國。
在美國一向強硬的擁槍支持者沒想到,這次他們碰到了一個更強硬的家伙。
摩根1965年出生在英國薩里。他1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和繼父對小摩根疼愛有加,他的名字就是繼父起的。摩根從小就頭腦靈活、敢做敢言,并早早就有了職業理想——電視里那些記者、主持人讓他心向往之。
從小,摩根想問題的方式就很與眾不同。有一次,他和家人一起看一部有關虐待兒童的評論節目。突然間,他瞪著天真的眼睛問繼父:“你為什么不用煙頭燙我呢?”看著繼父驚愕的表情,他繼續說:“那樣我們就可以上電視了?!?/p>
從哈羅學院新聞專業畢業后,摩根卻去了一家保險公司,理由是“干新聞不好賺錢”。沒過多久,他發現自己還是更喜歡新聞這個行當,于是,他迅速修正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去《太陽報》應聘做了名記者。那時,英國政府處罰妓女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爭議,很多記者的關注點都在法庭判決上,摩根卻深入采訪了許多妓女。他文章中的那句“你們打算讓我把用生命賺到的錢用于交罰款嗎?”轟動了英國社會,就連傳媒大亨默多克也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很快將他招入麾下。
1994年,摩根當上了《世界新聞報》主編。當時,他才29歲,是英國二戰后最年輕的全國性報紙主編。摩根對報紙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提升時政和國際新聞的品質,把名人八卦從頭版扔到了最后。這雖然讓報紙失去了一些讀者,卻在傳媒界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2004年,摩根涉嫌刊登駐伊拉克英軍虐囚的假照片,報社給了他兩條路:道歉或者辭職。摩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并聲稱政府“沒有說出真相”。直到今天,英國政府對這件事情仍舊是極力回避,絕口不提。
辭職之后,摩根開始轉向電視,充分展示了自己在和人交流方面無與倫比的天賦。在一檔訪談節目里,他用十分煽情的方式把一向以硬漢形象示人的英國前首相布朗說得老淚縱橫。摩根卻笑道:“卡梅倫來了我也一樣能把他弄哭?!?/p>
2006年,摩根越過大西洋來到美國時,已經是名滿全球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了。在風靡全美的熱播節目“美國達人秀”中,摩根充當了最刁鉆刻薄的評委。即便是對麥當娜,他也毫不客氣:“麥當娜的時代早就過去了,我已經忍了她20年了,現在是Lady Gaga的時代了。我不會讓麥當娜上我的任何一檔節目。”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麥當娜經紀人和歌迷的不滿,但摩根卻不以為意。
這樣不會說話,卻絲毫沒影響摩根的人氣,反而讓他受到美國觀眾的歡迎。2008年,他以壓倒性優勢戰勝了美國人氣歌手特雷斯·阿德金斯,成為著名真人秀節目“飛黃騰達名人版”冠軍。就連參加節目的美國地產大亨唐納德·特魯姆普都毫不掩飾對摩根的欣賞,自掏腰包向摩根的慈善機構匯去了25萬美元(1美元約合6.2元人民幣)。
2010年,當CNN著名的新聞訪談主持人拉里·金退休時,一份年薪500萬美元的合同放在了摩根面前。CNN總裁克萊恩對他的評價是:“他可以‘逼’任何公眾人物回答他最苛刻的問題?!?/p>
就是在CNN的這檔新聞訪談節目中,摩根的控槍言論招來了爭議。摩根對槍的反感由來已久。1996年,英國發生了鄧布蘭校園槍擊案,15名小學生和1名老師當場死亡。摩根被震撼了,他永遠忘不了母親們哭嚎著沖進校園尋找自己孩子的場面。而今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再次觸動了摩根的神經,“我是個堅強的新聞工作者,但那場屠殺讓我淚流滿面。這么多年輕的生命還沒來得及綻放就逝去了?!倍斔吹矫绹鐣τ谶@次槍擊案的反應后,悲傷變成了憤怒——摩根實在無法理解,在這樣的慘案面前,還有人為美國槍支泛濫進行辯解。
摩根的禁槍言論使他成了擁槍派的攻擊對象,他們在白宮網站上發起請愿活動:驅逐摩根,因為他的言論違反了美國憲法。根據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規定:美國公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可侵犯。
摩根也毫不示弱:“美國憲法也賦予了人們言論自由的權利。而且,如果美國不采取行動,不用你們驅逐我,我會把自己逐出美國的。我可不想讓我的孩子去一所像桑迪胡克那樣的小學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