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河流過的地域
在無數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車
以唯一的輪子
發出使陰暗的天穹痙攣的尖音
穿過寒冷與靜寂
從這一個山腳
到那一個山腳
徹響著
北國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凍的日子
在貧窮的小村與小村之間
手推車
以單獨的輪子
刻畫在灰黃土層上的深深的轍跡
穿過廣闊與荒漠
從這一條路
到那一條路
交織著
北國人民的悲哀
(選自《北方》)
詩歌點讀:
在上世紀30年代貧窮落后的農村,手推車是廣大勞動人民用做交通運輸的主要工具。作者選取了手推車這一富有北國特征的意象,通過手推車發出的“尖音”、印出的“轍跡”所引起的聯想,描繪了一幅陰暗、荒涼、衰敗、貧窮的北國農村的圖景,傾訴了北國人民的痛苦。詩中的憂郁色彩,是作者對北國人民的愛和同情的真情流露。
這首詩雖是自由詩,但自由中有規律,參差中有章法。全詩分為兩大段,每段十行,上下對稱;兩段中的長短句式前后對應,排列整齊,無一多余的字詞;全詩沒有韻腳,于無韻中回蕩著自然的規律。詩中用景物、色彩、音響渲染氣氛、烘托情緒,情景交融,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黎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