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辛基 天氣:陰
雖已進入三四月,但赫爾辛基依然只有0℃左右,今天自由活動,要了解最本土的芬蘭設計,那充滿創意與時尚的赫爾辛基設計街區自然不容錯過。25條街上分布著近200間設計商店、畫廊等,在工作室與小店里穿梭,聆聽親自打理店鋪的設計師闡述設計,實在是一件令人溫暖、愉快的事。
作為世界設計之都,赫爾辛基的設計聞名遐邇。漫步這個城市,最不能錯過的當然是城市中心地帶的小巷中藏著的秘密樂園——赫爾辛基設計街區。這里聚集著各式各樣以設計為主題的博物館、古董店、畫廊、時尚店鋪和餐廳,從設計經典品牌到年輕設計師的創意工作室,林林總總,各有特色。
在赫爾辛基旅游局問詢處,我們找到了最重要的“赫爾辛基設計街區地圖”。這份地圖分別用五種顏色把街區中188個店鋪分成五類并羅列,設計簡潔,清晰便利。想要了解芬蘭設計,可以花上幾年,也可以僅用一天,深度不同,但一樣有趣。
在設計中融入情感交流
Artisaani小店就在旅游局問詢處的旁邊,雖只有20多平方米,作品卻琳瑯滿目,有另類的首飾、靚麗的陶瓷、俏皮可愛的小皮包、或時尚或復古的衣衫長裙等。坐在收銀臺后邊的是位上了年紀的老奶奶,見我不趕時間,便笑容可掬地跟我嘮起嗑來。原來小店已有30年歷史,經營著大約60位設計師的純手工作品,這些設計師大多為芬蘭本土設計師,即便是外國設計師,也一定在芬蘭生活了很多年。“我們的作品都是真正的芬蘭設計,手工制作,所以很多游客都會經常造訪我們這里呢!”
距Artissani小店不遠,我在一家叫做Okra的小店停下步伐,應該是朝向以及北歐超大窗戶的原因,這家小店的采光非常好,無論是臺上擺的還是墻上掛的藝術品,都在光照下多了一分靈性。我自然地和收銀員聊了起來,竟然驚喜地發現她是位設計師。Okra包含10位手工設計師的作品,眼前這位艾娃·喬克恩正是其中之一。她是個陶藝家,而目擅長中國景德鎮傳統名瓷之一——玲瓏瓷。
喬克恩撫摸著作品,羞澀地說:“你一定認為我的作品和中國有什么淵源吧,其實只是因為阿拉比亞瓷器工廠在1945至1975年成規模地生產過,但玲瓏瓷需要太多手工制作時間,人工成本過高,工廠放棄了這個部門和技術。我祖父家中有一整套玲瓏瓷,于是我將它作為碩士畢業論文的研究主題,從那時起開始了解它,時至今日,它成了我設計的全部。”喬克恩并沒有去過中國,對于玲瓏瓷的學習和設計都是在芬蘭完成的。因為使用工具的不同,玲瓏瓷傳統的米粒鏤空在喬克恩的作品里都變成了正圓形,加之燒制技術和材質區別,中國的玲瓏瓷顏色發青,而她的作品更加白皙。
在喬克恩的作品介紹里,有一句話引發了我的興趣,“我追尋的是情感,而非形式。”她遞上泡好的茉莉花茶,“你看,我們用的都是茶杯,形狀本應一樣,但手工制作的特點便在于此,你的偏橢圓,而我的圓得更標準。我并不完全贊同美國摩天大樓之父路易思·沙利文的著名設計理念——形隨機能,設計的功能性雖然重要,但設計所帶來的情感交流同樣重要。比如這些茶杯,我希望使用者的手指劃過這些鏤空圖案時,光線產生的手指影子能給享受茶香的他們帶來更多回憶。”
聽著喬克恩對設計融入情感的憧憬,握在手中的玲瓏瓷茶杯也似乎有了暖茶之外的溫度。
將再循環進行到底
這時,一位著裝樸素的中年女性走了進來,戴著極有特點的黑框眼鏡。喬克恩說,她也是十位設計師之一,叫焦安娜·托米斯特。托米斯特主要做首飾設計,最大特點是原材料的選擇:一切都是回收再利用。她隨手從展臺拿起一件叫做“勺子項鏈”的作品,原來精美的墜子曾經是一把勺子;隨后,她又指向另一條項鏈,竟然是許多形狀相近的眼鏡片經過打磨和印花后串成;再比如芬蘭加入歐盟前使用的硬幣做成的耳環、橡膠刷變成的戒指等,每件作品在美與實用的基礎上講述著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
“我平時愛逛二手店,那里有淘不完的原材料和靈感。生活購物也盡量選擇二手商品,夠用就可以了。”“夠用就可以了”正是托米斯特的生活哲學。但她的作品只在Okra小店出售,因為在這里賺的錢已經足夠生活以及撫養孩子。托米斯特掰著手指頭,說:“我生活中不需要太多錢,有得吃,有得喝,并且只買必需用品。你看,我的手機還是非常老的Nokia呢,商店里已經買不到了。”在托米斯特看來,我們的世界已經擁有太多東西,不需要不斷地尋找并使用新的,然后再扔掉。“你是想為環保做貢獻嗎?”對于我的疑問,托米斯特嚴肅地思考了片刻,托托眼鏡,說:“或許吧,我沒想那么多。只是希望減少浪費,并且最大限度地物盡其用。”瞬間,我除了對托米斯特各種創意的欽佩,更對她的坦誠刮目相看。
抱有類似想法并付諸實踐的芬蘭設計師不在少數。Globe Hope就是一家專門使用再循環材料設計新產品的設計店。在芬蘭,它是這個領域里最有名氣的,因為使用材料廣泛、經營品種多樣。小店的內部裝潢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貨架和裝飾物,全是回收用品。雖然破舊,卻不影響美觀。
“創建這個公司前,我在服裝設計行業工作了13年。服裝產業更新換代的加速以及質量的下降、對資源的浪費簡直太驚人了,所以我決定撤離,做我真正想要的設計。”Globe Hope的創始人兼CEO瑟嘉·盧卡拉說,“所以在我的設計中,外觀美是不夠的,還必須是生態的,有道德的,生態化首當其沖。我更希望我的設計能給消費者在使用再循環材料時帶來靈感或啟發,讓更多人為地球做一點點貢獻。”回味著盧卡拉的設計理念,看著眼前用唱片做成的耳環、安全帶編成的水壺套、鍵盤按鍵變成的冰箱貼、軍大衣改制的時尚女包……不得不發出感嘆,這樣的設計不僅是對美的追求,還是一種獨特品位的象征,更是用實際行動承擔起社會責任的體現。
無處不在的芬蘭設計
一路上,接連路過氣勢磅礴的白教堂、建在地下的巖石教堂和別出心裁的靜默大教堂,它們都地處繁華的市中心,但只要推門而入,瞬間便被寂靜緊緊包裹,令人屏住呼吸,生怕破壞了那份莊嚴和撫慰人心的安靜。想必這神奇的感覺與教堂獨特的設計有關:內部環繞著彎曲的木材,沒有玻璃,也并不寬敞,但只要拜訪一次,此生便不會在記憶中消逝。
夜幕已來臨,特地前往一家以維京文化為主題的餐廳。餐廳在芬蘭著名的百貨大樓Stockmann正門對面,內部的裝潢、餐具的使用、服務員的服飾都仿佛把我帶入那個只有在電影里才出現的維京年代。點了一份具有芬蘭特色的三文魚土豆湯,味美至極。
晚上9點,與赫爾辛基設計街區總負責人艾諾·維普薩萊恩約在獲得全球最佳設計酒吧的A21會面,閑談間收獲良多。原來,赫爾辛基設計街區是一個獨立組織,與旅游局合作辦一些活動,但政府對街區的運作并沒有過多地干預和扶持。政府與街區會員間互動、溝通,利用會費組織各式各樣的設計活動。比如兩月一次的Late Night Shopping。由于芬蘭的資源有限,小設計店無法承受晚上長時間營業所產生的費用,因此他們通過這個活動讓人們在特定時間慕名前來購物,發揮價值。而一年一度的赫爾辛基設計周也同樣是街區的亮點,街頭巷尾充滿各式各樣不拘一格的設計,從傳統設計到工業設計,無論是時裝秀還是音樂會,全程貫穿其中,這里也成為各類設計人士和設計公司擴展人脈的平臺。
問及街區將來的規劃和目標是什么,維普薩萊恩輕松地說:“希望我們的街區讓赫爾辛基變得更有意思,讓國外的游客們覺得這是一個充滿設計的城市,也讓我們國人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有更好的了解。購物不僅有Stockmann、Sokos這樣的大型商場,還有許多性格鮮明、特色突出的小店用于體會和選擇。”這樣的憧憬,實際、具體,沒有華而不實,更沒有“野心勃勃”,但細細品味,充滿了對人的關愛,這也許就是芬蘭設計的本質之一吧!
特色店
Astia Taivas:50年古董店
位于Uudenmaankatu街13號的AstiaTaivas是一家古董店。這家有些狹小的店里擺滿了各式瓷器和玻璃制品。AstiaTaivas已有50多年的歷史,花上45歐元你就可以在這里買到Arabia在60年前生產的茶杯組。
Design Forum Shop:最大的設計師展示商店
Design Forum(芬蘭設計論壇)從1875年開始就作為推廣芬蘭本土設計師的一個平臺。Design Forum Shop則是赫爾辛基最大的設計師展示商店。店內主要分為兩區,零售區和展覽區。
Dianapuisto公園:年輕設計師作品
位于Design Forum商店對面。入夏之后,時常會有露天跳蚤市場,由于費用很低,也有年輕設計師將自己設計制作的產品拿到這里來賣。露天市場通常會在周六上午10點左右開始,下午收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