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案例:
小學生作文片斷一:不知道是誰在傳這個月的考試取消了,老師說簡直是空穴來風,大家還是好好復習準備應考。
小學生作文片斷二:爸爸一邊看報紙一邊說道:“現(xiàn)在的八卦新聞大部分都是空穴來風、胡編亂造來吸引大家的眼球。”
診斷:
【分析】這里的兩位小朋友都是錯把“空穴來風”的意思理解成“無中生有”。 “空穴來風”,我國古代成語,原意為“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語出《風賦》(戰(zhàn)國·宋玉),現(xiàn)卻多誤用來比喻“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jù)”。誤用情況應當改變,不應該再以訛傳訛。
【詞目】空穴來風
【拼音】kōng xuè lái fēng
【正音】空:不能讀作“kòng”
【正形】風:不能寫作“豐”
【近義詞】斑斑可考
【反義詞】無中生有、捕風捉影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釋義】有了洞穴才進風。比喻自身存在弱點,流言蜚語等得以乘隙而入。比喻消息和傳說并不是毫無依據(jù)。穴:洞、孔;來:招致。(空的穴中有風吹過是正常事,形容證據(jù)確鑿的事。)現(xiàn)多用比喻消息和傳說毫無依據(jù)。(第六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
【語法結(jié)構(gòu)】主謂式
【常用搭配】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空穴來風,其來有自。
【成語出處】宋玉《風賦》
【成語示例】1、然而銀行當事人,安能逃避責任,空穴來風,理有固然。(清·梁啟超《續(xù)論市民與銀行》)
2、凡是深悉內(nèi)情者,均知空穴來風,非是無因。(當代·黃易《尋秦記》)
【出處原文】戰(zhàn)國·楚·宋玉《風賦》:王曰:“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今子獨以為寡人之風,豈有說乎?”宋玉對曰:“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其所托者然,則風氣殊焉。’”
成語鏈接:
此語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師屈原的話:因為枳樹彎曲,樹枝上常招引鳥兒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來了風。白居易詩中準確使用過此語:“朽株難免蠹,空穴易來風。”說腐朽的樹木難免招來蟲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來風吹。按此解釋,“空穴”和“來風”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應比做說法有根據(jù)、有來由。所以,以“空穴來風”比喻不存在和沒影兒的事,是不夠妥當?shù)模蝗舯扔魇鲁鲇幸颍_有來頭,則比較恰當。若怕用錯,可將“空穴來風”同“未必無因”連用。“空穴來風”原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現(xiàn)多用來比喻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jù)是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