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著時候遇到的事情、看過的畫冊、打過的電話、想過的問題,等等,常常會在夢中出現。出現的時候不像醒著的時候那么“有條有理”,會把各種情況混在一起。比如白天你在家里遇到了小表弟,到了夢里,很可能你帶著他一起在公園坐飛椅、摩天輪呢——這是媽媽一直沒有答應你的事。
有人說,我從來不做夢。真是這樣嗎?
腦電圖測試告訴我們,人每隔90分鐘就會做夢,夢長5分鐘到20分鐘。
說沒有做夢的人,其實是醒來后把夢忘記了。如果在腦電圖顯示他正在做夢的時候叫醒他,他會記得剛才那個夢。
夢中看到的情景為什么跟醒著看到的不一樣?
做夢的時候,大腦某個特定的地方血液流動非常快,原來這是負責看夢中景象的“視覺神經系統”,它和醒著的時候看景象的視覺神經系統是“不搭界”的——哇,我們有“兩雙眼睛”呀!所以,夢中能“看”到很多奇形怪狀的景象。
老做噩夢讓人緊張,科學家有辦法把噩夢變成美夢。
有個人老是夢見壞人把他追到一個黑暗的死胡同里。科學家把結尾改為讓他轉過身,追他的人遞給他一個包:“你的包掉了。”在醒著的時候,讓他一遍一遍地把噩夢改成這個結局。經過一系列的科學訓練,這個人終于在美夢中笑了。當人做夢的時候被叫醒,夢打斷了,這時測量血壓、脈搏、體溫等,都不正常,精神也變得不安、緊張,容易發怒。
做夢時候右邊大腦半球更活躍些,醒著的時候左邊大腦半球更活躍些,這樣一來,大腦兩半球都能積極工作,這對人的注意力、情緒等都有好處。
如果真的一夜無夢,很可能是大腦受損害或有病的表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