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田間小區試驗研究了化肥氮磷鉀不同配比對甘薯產量和品質形成的影響。結果表明:P5K10組合可顯著提高濟薯21的鮮薯產量和薯干產量,分別比對照增產7.83%和9.95%,其余組合均比對照減產,減產幅度最大的為N6P5K10組合。在生育后期,N6P5和N6P5K10組合不利于薯塊干物質的積累,而P5K10和N6K10組合有利于養分向塊根中運輸,最終導致薯塊干物質含量的提高。氮磷鉀不同配比均可促進前中期可溶性糖的積累,P5K10和N6K10組合促進了前中期甘薯塊根中淀粉的積累,P5K10、N6P5和N6K10促進了生育中后期塊根中淀粉的積累,而在所有組合中,P5K10組合的變化幅度最大,說明施用磷鉀肥可促進可溶性糖的積累和轉化,提高甘薯塊根的淀粉含量。
關鍵詞:甘薯;施肥;產量;品質
中圖分類號:S531.062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3)03-0076-04
甘薯是我國重要的淀粉與乙醇原料作物、飼料作物和保健食品原料作物,甘薯一生中吸收最多的元素是氮、鉀和鈣[1]。氮素是其重要的營養元素之一,在一定范圍內,增施氮肥可以提高甘薯的干物質生產能力和塊根產量,而施氮量過高會延遲結薯,導致地上部旺長,降低塊根產量[2]。增施鉀肥可以增加甘薯干物質向塊根中的分配比例,使干物質在地上部的分配率降低,抑制地上部莖葉徒長,提高塊根產量,適量供鉀可增加功能葉和塊根中的ATP含量,增加塊根中的ABA含量[3]。甘薯對磷的需要量雖然比氮和鉀少,但磷的供給狀況對甘薯的正常生長和品質特性有重要影響,適量磷肥有利于甘薯塊根內干物質積累,促進產量提高[4,5]。因此,需要結合土壤肥力情況進行氮磷鉀配合施用,才能達到提高甘薯產量和改善品質的目的。前人在甘薯氮磷鉀配合施用方面進行了許多研究[6~8],但在改善品質方面研究較少。本試驗旨在通過氮磷鉀不同配比對甘薯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為指導甘薯生產中科學合理地施肥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為濟薯21。供試土壤質地為砂壤,土壤有機質含量1.31%,堿解氮54.3 mg/kg,速效磷19.7 mg/kg,速效鉀184 mg/kg。供試氮肥用尿素(魯西化工廠生產,N含量為46%);磷肥用重過磷酸鈣(山東陽谷生產,P2O5含量為44%);鉀肥用硫酸鉀(俄羅斯進口,K2O含量為50%)。
1.2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0年在平陰縣冷飯村進行,5月27日栽插,10月15日收獲。試驗設5個處理(肥料用量均為666.7m2的量):CK:不施肥料;P5K10組合:P2O5 5 kg、K2O 10 kg;N6K10組合:N 6 kg、K2O 10 kg;N6P5組合:N 6 kg、P2O5 5 kg;N6P5K10組合:N 6 kg、P2O5 5 kg、K2O 10 kg。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小區面積45 m2,6行區,壟高25 cm,壟寬20 cm,壟距75 cm。施肥標準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