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大學畢業后我被分到一個企業小學當老師,而且這個學校并不在市區,離城還需半個多小時,剛到這個小學報到時心里無比的失落,學校只有七個教室,一個年級一個班,操場也只比一個籃球場大不了多少,但當第一個教師節來臨時孩子們在山上扯上一把蘆葦和幾枝野花放在我的講臺上,一進教室就被這簡單的野花所吸引,被孩子們純真的笑容所感動,這時我的感到了一種為人師表的幸福,剛走入工作崗位的我被這簡單的快樂所感動著。但當工作逐漸走入正規時,才發現生活是這么的現實,一個月三、四百多元的工資只能維持每天上班下班的車費加一頓午餐,生活和工作變成一種膠著的狀態,
不知如何前行。
在沒辦法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的情況下有時望著家的方向會有一絲莫名的嘆息,雖然已經工作,但是這份工資卻無法讓自己滿意,父母已經年老自己卻無力回報。那時哥和嫂子在鐵路上教書,同學們在地方學校教書工資都是我的兩倍,那時我常想如果我一個月有這么多的工資就可以打的上班了,呵呵,不知那時的想法怎么會這么簡單,其實細算下來真的是打的上班就是我兩倍的工資也不能夠達到的,但那時真沒多想,只是站在校門口等車時會有這樣的渴望,那時的我仰望著我哥的幸福,對在地方學校教書的同學充滿了羨慕,而別人卻羨慕我是一個老師,有兩個假期,我的幸福被別人仰望著。
初到學校的迷茫,失落與無助沒有能影響我那棵年輕而充滿激情的心,那時一個電飯煲和一個電爐便可弄出一小頓可口的飯,沒有電冰箱每頓依然有可口的小菜飯,二舅來學校探望我,一份蓮白回鍋肉在電爐上炒得香飄四溢時我沒能感覺到二舅的難過,只在多年后才知道二舅在爸媽面前提到我一個人的電爐生活時眼中包著淚水。
漸漸工作走入正規,學校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年輕的我成為學校的大隊輔導員,辦校板報,組織活動,參加普通話考級,學習簡筆畫,毛筆字,參加培訓考教師資格證我一一不落下。那時,我有的是年輕人作為資本,抑或還有點不羈不拌。
98年春節我在同學的推薦下成了一名兼職導游,利用我的假期去當導游,那時沒有導游證當的是:“黑導”,就是帶著團去瀘沽湖或者麗江、大理等,那幾年我常常在春節,“五·一”大假和暑假去帶團,一個黃金周的工資當我教書三個月的工資,一個暑假的收入當我一年的收入,98年時同學的工資已經漲到七百多了,而我依然一個月三百多元的工資,因為我是企業小學的老師,我那時就希望我的學校能盡快交回到地方教育系統,盡早甩掉“企業”的帽子,能夠拿到和他們一樣的工資我也就滿足了。
而那時的同學們卻羨慕我每個假期的天馬行空,瀟遙自在,但他們卻不知道那時帶團的辛苦,那時帶團用的中巴車很差走的土路,甚至車窗都不好關又沒有空調,不像現在的有了柏油路。客人在一路顛簸中吃著黃土頂著高溫前行,卻沒有任何埋怨,因為那時的人們要求不高,幸福感反而更容易得到,一路上把瀘沽湖的美介紹得讓客人充滿了無限的向往與期待,同時我也一直說到“熟悉的地方沒有景色”。而我現在在想,只有經歷了艱苦才能見到絕世的風景是真的。當客人在一路顛簸和黃土的陪伴下見到瀘沽湖時,他們的驚訝與贊美把一路的艱辛忘記得干干凈凈。
剛工作那幾年我除了當好一名老師,假期做做兼職導游,還利用休息時間去當健身教練,與哥哥開水吧與開網吧。因為年輕,我不停的經歷著折騰著,有快樂有驚喜,有歡笑有淚水。在別人眼中我就是一個能折騰的,而我卻渴望別人的平靜生活。對于一個女孩子來說能當一個老師,一年有兩個假期何嘗不是讓人羨慕的,但在經歷了幾年的教育生涯后,這份工作于我而言實屬“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終于我選擇了離開。很多同事和朋友都不理解為什么學校馬上就回歸地方教育局了?為什么還是要選擇辭職?……事實上,那時的我,不再年少卻還有一份輕狂,在征得老公同意后毅然作出了辭職的決定,甚至沒有想過以后的路應該怎么走,我就這樣選擇了離開教育行業。
如今這個學校叫“梧桐樹小學”,每當經過這個學校時讓我心生感慨,一個讓我在此工作了近七年的地方,早已不再是當初破舊的模樣,我會心生懷念,可是早已不再留戀。很多現在的同事卻都不能理解為什么會放棄一個很適合女孩子的工作,而且有兩個假期,就連我的兒子都告訴我說:“媽媽,你現在不要在要現在的工作了,還是回去當老師哈,這樣爸爸我們三人就能在假期里一起去旅游了”,我告訴兒子有些路是不能走回頭路了,回不去了,人的人生軌跡是會在不經意之間發生改變的,兒子理解不了。
不經意中應聘到了邛海賓館,并在領導的培養下成了一名職業經理人,在這里我找到了我生活的起點,一頭扎在這份工作中一不小心就快十年了。在剛到邛海賓館的前幾年,有時忙得來下了班都不想再從邛海賓館門前過,只要周未休息要經過邛賓門口都感覺在上班一樣,每天當我走在海邊,我無暇去看海的平靜,樹的翠綠,小草的搖弋,只會想到草坪上的背景音樂是否響著的,路上的紙屑需要拾到垃圾箱里,樹枝枯了需要通知綠化組來修剪,當朋友告訴我孔雀好美,我想的就是晚上她有時會叫得人們投訴。每每有同學或朋友與我談到邛賓的環境時無不羨慕這個工作環境,得天獨厚,天然大氧吧時,我都會很不屑的告訴他們“熟悉的地方沒有景色”,你天天呆在這里你就不會覺得這里有多美了。
在邛賓呆的時間長了,聽得大家的贊美也多了的時候,慢慢的我就在想,為什么我不能調整自己的心景,換個角度來看風景,讓自己的腳步慢下來,看看自己的工作環境,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的贊美,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羨慕,于是我學會了用客人的角度去觀察。真的,人有時看風景可能完全是需要心景的,當你學會改變和調整自己的心境時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現在,我每天開車從濕地公園去上班,一路的綠樹,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風景,春天陽光明媚、梨花、桃花、杜鵑花、報春花分別盛開,粉的一片,白的一片,夏天綠樹成陰,秋天秋高氣爽,冬天一排排白樺林迎著朝陽屹立在寒風中……猛然間,我覺得我是幸福的,能在這樣的環境里工作,能在這樣的路上行走,能在清晨醒來看到自己的親人,能喝上一杯熱牛奶就已經是一種幸福,所以現在我終于理解別人對我的幸福的仰望。
一個人總是仰望和羨慕著別人的幸福,一回頭,卻發現自己正被仰望和羨慕著。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別人眼里,而現在我的幸福在我的心里。